后遗症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那不到14米的父亲,比任何人都高 [复制链接]

1#

林炳水夫妇俩的身高都不到1.4米,但儿女们认为他们比谁都高

这是一篇关于“矮子炳水”的故事。

如果您有耐心,请深读。

只要五分钟,他可以给你带来满满的正能量。

如果您觉得好,就把这正能量分享给朋友们吧!

在惠安县螺阳镇东山村,“矮子炳水”的名声,很响亮。

他叫林炳水,79岁,他的确很矮,不足1.4米的身高,永远比别人矮一截。

只是,人生的高度从来都不是由先天决定的,更无法用身高来衡量——他自强、勤劳、肯干,他将读书传家的朴素想法坚持下来,将4个儿子培育成才:建筑类高级工程师、医生、大学教授、高校工作人员,9个孙子辈,已有7个大学生,还不乏就读人民大学这样的名校。

儿女们说,他们有位伟大的父亲,他们的父亲比任何人都要高。

矮少年:“那时我小,总感觉低人好几等”

在距离惠安锦水小学不到10分钟路程的小村路里,一栋5层楼高的民房,便是林炳水老人的家。3年前,老人为了逢年过节全家能聚在一起,发动儿子在原有的石头房上,翻建起这栋楼,四兄弟各居一层。

“快请进。”老人闻着声音走到门口,一脸的微笑,短小的身板,看起来却十分硬朗。

林炳水年出生,自幼失去母亲,8岁时因战乱与父亲失去联系,从此兄妹四散,姑姑则成了他的养母。

嘲讽,伴随着林炳水的童年,“矮子炳水”的绰号,更陪伴他至今。

14岁时,林炳水身高才1米多一点,即便是成年后,也不到1.4米,永远比别人矮一截,“那时我小,心里很不是滋味,总感觉低人好几等”。

同龄的小伙伴,要么升学,要么传承家族手艺当学徒,身高和体质都明显不如人的他,更没能力做什么苦工,只能放牛。

“你去挑水都不够高。”养母丢给他的一句话,让林炳水自卑的心更受打击。

要么在打击中沉沦,要么在打击中成长,林炳水显然是后者,他决定要学一门技术。

那时,恰好合作社招记工员,他便痛下决心学珠算,白天边放牛边背口诀,晚上挑着油灯跟堂叔学珠算,才挣得一份不费体力的活儿。

有活干,并不代表嘲笑的结束,“父亲后来去工地里做粗工,有些工友故意将土装得满满一担,让他挑不动。”女儿林碧燕回忆道。

好丈夫:“我们配合得很好,从来不吵架”

转眼间,林炳水20岁了,却还没有对象,“这年龄在上世纪50年代,算很晚了”,因为又穷又矮,更没人愿意帮忙介绍。

不过,上天从来都是公平的,同个生产队里,有个小他3岁,跟他一样穷,一样身高的女人林盆,两人很自然地走到一起,最终成婚。

没有什么惊世爱情,有的则是稳稳的幸福,6年后,两人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再之后,是第二个、第三个,一直到第六个。再后来,林炳水在外承包工地,林盆因患有肝炎,就在家养毛兔、猪和羊,卖钱贴补家用。“当时我们一里一外,配合得很好。”看着对面的妻子,林炳水会心一笑。

两人的屋子,总是被收拾得井井有条。“做家务不用分男女,谁多做一点,也没差。”林炳水又看了一眼对面的妻子,笑着说,“我们这一辈子,配合得很好,从来不吵架”。这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林盆,突然开口,略带羞涩地说,“我脾气不好,容易生气,而他总会让着我”。

好父亲:“不能等有钱了,才让小孩读书”

儿女们渐渐长大,林炳水便谋划如何赚更多的钱,供养老小,他上山拉过石头,奔波各地工地做粗工,后来出来承包工地,一切都是为了多挣点。

但是,作为一位父亲,林炳水做的,却远远不止这些。他记得,在三明承包工地那会,有次看着妻子背着两岁的老六,还一边涂油漆的背影,心里一阵酸楚,“没文化只能干粗活”,林炳水心想,一定要让儿女有文化,“不能等有钱了,才让小孩读书”。

林炳水是这样想的,他也是这样坚持下来,只要是与学习有关的书籍,他都会替儿女保存下来,以备不时之需。他会亲自指导孩子们的学业,每份考卷,他签名时,都得重新再审过一遍,“错误的地方,要指出来,再告诉他解决的方法,不能随便签个名了事”。虽然常年在外地工作,但是儿子们每一次重要考试,他都不会落下,考试前一个月,他都会请假在家,陪着孩子。即使是现在,他也坚持每天学习,读书、看海都报时,遇到有益的东西,都会保存下来,再逐一打电话与儿孙分享,将知识传递给家人。

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林炳水也不愿让孩子放弃学业。老四本科刚毕业那年,正是家里最穷的时候,“老五刚得白血病走了,家里能卖的都卖光了,还欠下了元的债务”,上世纪90年代,两万多元,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简直是一笔巨款。

赚钱还债,成了这个家最迫切的事情。老四也急于去找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但一说出口,就遭到林炳水的反对。“6个儿女中,老四读书是最好的。”林炳水始终认为,困难可以慢慢克服,但时间不等人,错过了读书的年纪,就一辈子错过了。

最终,老四也不负所望,考上研究生,“当时可是村里的第一个研究生”,再后来不断进修,从博士到博士后,长期从事数学方面的研究。

儿孙们:“他总能把一切照顾得那么周到”

读书传家的朴素想法,在这个家庭传承下去,孙儿辈们9人有7个大学生,不乏就读中国人大和西安交大这样的名校。老人的教育方法,影响了两代人。

“要舍得花时间,从生活到学习,耐心细心去引导。”听上去简单平凡的一句话,操作起来却没那么容易。从孩子年幼起,林炳水便注重对孩子的引导,帮助孩子发现不同的东西,“没碰过的东西,都去尝试,哪怕是去泥地里玩土,只要没体验过,都有新的东西可以学。”他认为,成长中的孩子,每一种行为都有其道理,大人要学会去观察分析并适应它,“孩子不听话,跟你过不去的时候,要耐心引导,不能硬着来”。

“他总能把一切照顾得那么周到。”正因为此,在二儿子林育川眼里,父亲是个兼顾家庭、生活和工作的完美榜样。4年前,林育川的女儿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时,年过七旬的林炳水还亲自送她到北京去上学,“宿舍里有没有缺什么,东西摆放安不安全,我都得看看,再提醒一下”。

林炳水的一言一行,对儿孙们影响很深。在教育女儿时,林育川也像父亲那样,用耐心的引导代替责骂,不管学习还是生活,都尽量多花时间陪伴。干女儿林茵茵说,自己也常向父亲讨教育儿经,但怎么也学不会,“生气起来的时候,就忍不住会责骂小孩”。

林炳水仍然保持着一个习惯:每逢孙子孙女大考前,他都会跑到学校去,给他们加油打气,也因此得到所有孙儿的喜爱和尊重。林碧燕说,“儿子女儿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爷爷家,陪他说话聊天”。

渐渐地,这个家形成一个习惯:事无巨细,都要听听林炳水的意见,“每个与学业有关的决定,都要向父亲讨教意见,挑学校,选专业等等”。

有一回,在福州读初三的孙子,为选择哪所高中而拿不定主意时,便征求爷爷的意见。林炳水得知后,亲自跑去福州,实地走访两所中学,最终选择离闹市较远的中学,他认为,在教学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读书就得挑个清净的地方”。

如今,锦水小学的老师,在教育学生时,总要提起林炳水,提起他家的小孩,当作学习榜样。很多人现在都夸他,林炳水置之一笑,缓缓地说,“做人应该要谦虚”。

海都见习记者李斐斐海都记者田米文/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