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遗症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脑中风后遗症中医特色治疗 [复制链接]

1#

脑中风后遗症多见于脑出血,脑梗塞,脑栓塞等,其中,脑出血和大面积的脑梗死或多或少均可留下一些后遗症,这里有必要在提提脑出血病症:大于30-----50毫升的出血一般在急性期我不主张手术,注意是进行icu治疗方案。临床评估风险,及病情发展情况。稳定后,在采用保守治疗方案。否则采用钻髅碎吸术或开髅术。30毫升以下我们主张内科保守治疗。

对脑梗塞的急性期的治疗主要是根据病人的病情,发病状况,体质,禁忌症,家属的经济情况和治疗要求,以及时间治疗窗,院方设备技术决定治疗方案。

1:pcpR血管内旋抽吸溶栓支架固定术。设备技术经济要求较高。

2:尿激酶,链激酶,蚓激酶。巴曲酶或重组纤维ra-t等治疗方法。

3:奥扎格雷。阿司匹林等,

4:扩管药的应用戊己可可碱。尼莫地平等药物。

还有中药的针剂,例如:丹红,脉络宁。清开灵,血塞通,灯盏花素等。

中风分三期

第一期,急性期。

急性期指的是发病以后的两周以内,发病两周以内就是急性期。中脏腑这个昏迷的病人急性期最多一个月,就中经络的在两周以内,中脏腑的在一个月以内,这个病程期间叫急性期。急性期的关键就是救命,你不抢救,不救命那病人死亡率很高的,这急性期的特点要救命当然怎么发挥中医的作用,我下面都要讲,中医能发挥作用在这个急性期。

第二期,恢复期

恢复期就两周一个月以上到在半年以内,这个恢复期。这个恢复期的主要的目的是降低他的致残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都是这个残废呀!所以恢复期的治疗的重点是降低他的致残率,这个致残率,这个阶段西医是没办法的全靠中医发挥优势,尤其这个作用针灸和锻炼,加上中药,这是很大的关键。而且这个恢复呢一个月以内,一个月到三个月,叫他恢复一天一天可以恢复,所以治疗对路他的半身不遂,今天手指不能动也许明天就能动了,很快后遗症期就几乎就致残了。他的后遗症有三个:

1.语言蹇涩,尤其出血或者梗阻在左半侧,左半侧因为语言中枢在左边,那就往往语言不利,最难恢复的就语言。

2.口眼歪斜,这个还容易恢复。

3.半身不遂,下肢容易恢复,上肢难,尤其手指的功能很难恢复。

痴呆:

中风以后突然病人痴呆了。当然从西医来讲,痴呆分好多类型,血管性的功能性的,现在不管类型,中医治疗痴呆主要的办法我的体会要滋水涵木,不要光活血化瘀。痴呆都是中老年人,活血化瘀对他不利,要滋水涵木,也就是讲的调肾,里面有几个主要的药:枸杞子10g、野菊花10g、生地*15g、灵芝10g、丹参30g、葛根10g、生杜仲10g、桑寄生10g、怀牛膝15g、蛇床子10g、补骨脂10g,这个方子大家可以试试看,对痴呆,不光是中风以后后遗症的痴呆或者本身痴呆,它有一定的疗效,先拿汤药打基础,吃一个月左右,就一天一付,早晚喝或上午下午喝有三个后遗症:痴呆就能恢复,就是三个月以内,这是一个很关键

抽搐:

病人中风以后老抽搐,这个抽搐你一定要给他养血用四物汤,养血熄风。因为他这个抽搐是虚风,不是实风。用生地15g、当归10g、白芍15g、川芎10g、仙鹤草10g、生芪15g、生杜仲10g。生芪用在气滞血衰,养血的过程必须补气,加上生杜仲就益火生土,增加养血作用,然后再加上白蒺藜10g、钩藤15g。钩藤就这么用:假如血压高的就后下,血压不高的就同煎,这是抽搐。

癫痫:

中风以后病人发癫痫了,这个时候辩证你要用海参肠,给它烤干或者阴干为粉,装胶囊里面,拿30g石菖蒲煎水冲服,一天6克,分两次冲服,这是我讲的三个期,加上六个后遗,就这么处理。

第三期,复发期

“有研究显示,曾发生过中风的病人,再发中风的风险,比一般人群要高9倍。”宋水江教授介绍。据统计,脑血管病经抢救治疗存活者中,在5年内约有20%~47%的复发率,而在1年内复发的最多。而且,每复发一次,脑细胞受损加重一次,神经系统的功能损害也加重一次。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多,中风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也显著增加。而每一次中风,会让健康状况日趋恶化。是否有办法扭转这种局面呢?

“二级预防,是病人最后的希望。”宋水江教授指出。


  中风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无病防生病”,针对有中风高危因素者;二级预防则是“有病防再发”,针对曾发生中风的病人,防其再发中风。


  不论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都是针对中风发病的危险因素。中风的危险因素很多,有些无法改变,像年龄、性别、种族等。但很多是可以控制的,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等,控制这些因素,中风发病必会减少。


  宋水江教授将中风的二级预防归纳为三方面:一是调整行为危险因素(建立良好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及积极运动);二是控制血管危险因素(控制血压、控制血糖和调节血脂);三是积极抗血小板及溶栓治疗。


  这些措施看起来平常,但被大量的研究证实非常有效。据张茁教授介绍:收缩压降低约10毫米汞柱,中风再发的风险下降约3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降低约L毫摩尔/升,中风再发的风险下降约20%。


  若二级预防的种种措施被合理坚持应用,可以减少80%的中风复发概率。

一旦接触治疗脑中风时必需注意

1吸氧:连用7天以上。

2抗菌药的应用:应用抗菌素,控制感染肺系,泌尿系的感染,

3使用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注意药物;糖+ATP+CO-A+细胞C皮试+胰岛素4个单位,

4定时翻身,放止形成褥疮。生命稳定后立即推拿按摩患侧肢体,中药外涂,采用八字针法,每日一次,连用1--3个月。

5)防止褥疮的形成:

定时翻身,如有褥疮可用煅石膏克加,痢特灵20片共为细粉外用,

可以适当的静点抗生素,防治感染。

中药汤剂不能口服时采用鼻饲。或直肠滴入。每天两次,生大*或碳化大*40克加毫升开水浸泡40分钟研极细粉后取上清液直肠滴入,或清开灵注。

理血剂的应用

1,舌下两条静脉发紫黑而弯粗,舌尖紫暗有瘀点瘀斑静脉穿刺时流出的血液发黑紫而粘稠时可加活血药。禁用止血药。;例如:丹参,丹红,脉络宁,清开灵,川穹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舒血宁,疏血通。低分子肝素等,连用14天。

2,舌下两条静脉呈鲜红色而不发粗无弯曲,舌尖鲜红,静脉穿刺流出的血液鲜红是要用止血药,禁用活血药。但是不管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的均禁用活血制剂。

理血剂的应用

1:舌下两条静脉发紫黑而弯粗,舌尖紫暗有瘀点瘀斑静脉穿刺时流出的血液发黑紫而粘稠时可加活血药。禁用止血药。;例如:丹参,丹红,脉络宁,清开灵,川穹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舒血宁,疏血通。低分子肝素等,连用14天。

2,舌下两条静脉呈鲜红色而不发粗无弯曲,舌尖鲜红,静脉穿刺流出的血液鲜红是要用止血药,禁用活血药。但是不管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的均禁用活血制剂。

3.在脑中风初期在血压没有彻底控制的情况下,动脉硬化程度严重,要防止活之太过,活血导致出血,所以;用清开灵40—80毫升,脉络宁,胞二磷胆碱,门冬酸钾美注射液,等连用14天。

4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活止并有的原则,脑颅压高时除了应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甘油果糖,连用三天,再有20%的白蛋白5—10克静点每日一次,并用减低血管通透性的丹参20毫升,清开灵40毫升加5%的葡萄糖毫升,静点,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出血性的中风后脑血管痉挛有缓解作用,可使局部的脑血流加快的到改善,降低血管通透性,防止脑水肿的形成。

脑保护剂的应用

1)尼莫地平:20-40毫克,每日3次,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5毫克,每晚1次.可扩张脑血管,防止脑梗塞,但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应尽早使用尼莫地平,可缓解脑血管痉挛。尼卡地平注射液0.6—1.2毫克/公斤加5%葡萄糖毫升静点。连用14天。

2)胞二磷胆碱,脑活素,申捷,闹水解蛋白物,脑复康,茴拉西坦胶囊:等,无论出血缺血均可应用。

4)另外:维生素b类,维生素e均可应用。

5)静点:5-10%葡萄糖,毫升+ATP20mg+胰岛素4单位+细胞色素c皮试()

+co-A单位:静点,每日一次。能促进葡萄糖的代谢和吸收,以助大脑功能的改善,消除氧化的自由基,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改善缺血半影区的血运。

同时加用硫酸镁或门冬酸钾美对细胞内外环境起稳定保护作用。

防治应激性溃疡,制止消化道出血

病人保持安静:必要时。应用安定,等镇静剂;尽量减少探视。保持环境清静。

出血时鼻饲:云南白药2.0+付肾素8毫克+冰盐水毫升,同时静点西咪替丁,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针剂。

例如:

1)盐水+西咪替丁1.0+维生素kmg+B60.3+维生素c3.0

2)5%葡萄糖毫升止血敏毫克,止血防酸0.4静点,每日一次,中病即止。

特色疗法:

白芨粉30克+白药2.克大*碳40克为极稀末加生理盐水毫升,静点,每日

调整血压

安定,10-20毫克,肌注或加生理盐水毫升直肠滴入。利血平1毫克合谷穴交替注射。必要时可重复应用,

心痛定舌下含服。还有冬眠疗法。氯丙嗪25毫克,异丙嗪25克。杜冷丁50毫克,肌注,或直肠滴入,中药方剂:

生白芍,60天冬15怀牛漆30克生龟版30生代赭石30克,元参10克,麸炒川楝子10

生麦芽10茵陈10生龙骨,生牡蛎30天麻15双勾30克,菊花15山栀子15克,*芩12克生决明30克,生甘草,6克以上加水煎三次,浓缩,鼻饲或直肠滴入,

还要;大*40克,川牛膝60克,丹参60克,加水煎三次,浓缩毫升,直肠滴入,毫升,每日一次,连用14天。

降颅压

减轻脑水肿,甘露醇,甘油果糖,使病情应用,

可以应用:利尿剂,呋塞米等,但糖尿病,消化道出血,严重的感染忌用地米

保证呼吸道和大小便通畅

痰多者加沐舒坦1--2之,生理盐水毫升,用1--3日,

小便潴留可行留着导尿术,

大便不通,可用生大*30-40克为粉加热开水,密封40分钟,取上清液直肠滴入,

连用14天

保证营养供给,生命体征正常

每日糖盐水,1--0毫升,为宜,以保证有效的血容量。每日补钾3-4克,但应缓慢静脉注射,可以适当的输入白蛋白,全血等胶体液体,血压过低时,可以引起脑供血不足,必要时,用多巴安,啊拉明注射液,等升压药,并注意吸氧。

注意血糖,血脂血粘的异常,异常值时必须用药

综述纲要

正确的治疗方案:

当生命体征稳定后,就应该立即采取针灸,拔罐,推拿,药浴中药内服,中药外涂液等特殊措施抢救偏瘫后遗症,整个治疗程序应该采取保安静—长吸氧—足营养—稳血压—降颅压—抗感染—保通畅—调平衡—防出血—消淤血--活化剂--保生命救偏瘫—针灸法—按摩术—促正气—全康复。

乃为医者所必须遵守的

给药途径:

静脉。口服。鼻饲,等。一定要采用直肠滴入疗法,体现了中医的上病下治的原理,提高临床疗效。还有介入,手术等方式,从内科到外科的手术治疗手段,不能固步自封。

中风后遗症的处理:

1)半身不遂,血压正常,或偏低者,肢体软瘫,肿胀发紫暗,面色苍白,心悸气短,食少,舌淡暗,脉细涩。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芪30—克麸炒川穹,30克当归10克,米炒桃仁10克,米炒地龙20克,红花10克,炮山甲10克,威灵仙15克,鸡血藤30克丝瓜络15克米炒水蛭15克,水煎服。血压偏高的。肢体强劲,头昏耳鸣,视物不清,健忘失眠,多梦,舌暗太少,脉玄涩,用镇肝熄风汤加减: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生代赭石粉20克,钩藤30克后下,元参15克,川牛膝40克菊花12克生龟板15克赤芍白芍各15克,当归20克生杜仲30克,米炒。米炒乌蛇10克,炒白蒺藜30克。水煎服。

语言不利

痰瘀型:舌暗苔白腻。脉玄滑。方子;天麻10克,制胆南10克天竺*10克,石菖蒲30克郁金30克。水蛭15克,全虫12克,制白附子15克,炒远志12克,茯苓15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陈皮15克30克,水煎服。

2)肾精不足。患者反映迟钝,头昏目眩,舌光红无苔,脉细,方子:石斛30克丹参30克山萸肉30克,首乌30克,石菖蒲30克,菊花20克,五味子10克,炒远志15克,熟地30,肉苁蓉30克,枸杞子15克,水煎服

癫痫样发

作风痰型:昏倒抽搐。目睛上视,牙关紧闭,舌苔腻,脉玄滑。

用方:天麻30克石菖蒲30克法半夏15克,胆南星12克,全虫10克,僵蚕15克,远志15克,玳瑁10克,猪牙皂10克,醋郁金15克,水煎服

虚风内动型。中风日久,反复抽搐,或者口眼,上下肢皆抽搐,腰酸头昏,舌红苔少,脉细。

方子:生代赭石15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生龟板15克,生白芍30克,元参15克,天冬12克,怀牛膝30克,僵蚕12克,地龙18克,蝉蜕6克,水煎服

痴呆症

痰瘀型;舌暗太腻,脉滑。用法半夏15克,制胆南星12克陈皮15克,枳实12克,茯苓15石菖蒲30郁金30克,竹茹12克,水蛭6克,胶囊冲服。丹参30川穹炒40克。水煎服,

隋海不足,反映迟钝。呆滞健忘,二便失禁,舌红苔少,或l略腻。熟地30克,山药30克。枸杞子15克,山萸肉30克,菟丝子15克,何首乌15克,天冬10克,鹿角胶,川牛膝40克,龟板胶10克,益智仁15克,远志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巴戟天15克,肉苁蓉15克,肉桂5克石菖蒲15克,郁金15克,天竺*12克,水煎服

小便失禁

加芡实,金樱子,桑螵蛸益智仁均在30克以上。可加用。猪膀胱一个同煮,饮用。

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四神丸,干姜,补骨脂肉苁蓉山茱大便失禁:四神丸,山茱萸五味子,石榴皮萸五味子,石榴皮。禹余粮赤石脂等。

可用:-2+利多卡因2毫升,足三里,三阴胶,穴位注射,1.5毫升,双侧交替注射使用。还可,八髎穴注射。

家传方子:

一般是生命体征稳定后,还要注意到血糖血色素,均正常的情况下应用,组成如下:

*芪*参50熟地40山芋肉25肉苁蓉25菟丝子25赤芍25当归25地龙25桃仁25蜈蚣3条(是药房的蜈蚣,不是外面捉的蜈蚣)土元10川芎15红花15怀牛膝50三七粉6(分二次药水冲服)熬水服,日一剂!

蜈蚣熬后可以炕干研粉分三次吞服,不必去头脚!高血压引起瘫痪者需血压正常方可服用,因为高血压患者不可轻用*芪!或者先去掉*芪,待血压正常再加*芪!或用*芪时加用知母以佐其温燥之性。虽然*芪轻用有升提作用,重用则有降压作用,但最好别冒险!

处方: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随证选穴:上肢可轮取中渚、阳池、后溪等穴。下肢可轮取风市、阴市、悬钟等穴。病程日久,上肢宜配取大椎、肩外俞;下肢宜配取腰阳关、白环俞。

肘部拘挛加曲泽;腕部拘挛加大陵;膝部拘挛加曲泉;踝部拘挛加太溪;手指拘挛加八邪;足趾拘挛加八风;

语言蹇涩加廉泉、通里;肌肤不仁可用皮肤针轻叩患部。

口眼歪斜:1、治法:取手足阳明、太阳经穴,初起单取患侧,久病可取双侧,先针后灸。2、处方:地仓,颊车,合谷,内庭,承泣,阳白,攒竹,昆仑,养老随证选穴:本病还可取迎香,颧廖,瞳子廖,下关等。流涎加承浆;善怒加太冲;多愁加内关。

家传方子:

口眼歪斜:1、治法:取手足阳明、太阳经穴,初起单取患侧,久病可取双侧,先针后灸。2、处方:地仓,颊车,合谷,内庭,承泣,阳白,攒竹,昆仑,养老随证选穴:本病还可取迎香,颧廖,瞳子廖,下关等。流涎加承浆;善怒加太冲;多愁加内关。

1、耳针:取穴:肾上腺,神门,肾,脾,心,肝,胆,脑点,耳尖,瘫痪相应部位,降压沟。隔日一次,十次一疗程,休息五天,再做第二疗程。2、头针:取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颞前线、颞后线、枕上旁线、枕下旁线。快速捻针2-3min,留针30min,留针期间反复捻转2-3次,据病情可延长留

八字针法治偏瘫一针能动

八字针法治偏瘫一针能动是以皮下。

定向阴阳补泄八字为概要的一种新型针灸疗法。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激活理论。疗效在提高了许多。

石学敏的醒神开窍法治疗偏瘫。

石学敏的醒神开窍法治疗偏瘫。

中药包扎疗法

*芪50克,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各9克,丹参15克,僵蚕9克,蜈蚣3条,伸筋草30透骨草30为细末加氮酮适量包扎上肢。每3天一次。或煎汤熏洗患肢,每日两次。

推拿技术

1)头面及颈项部操作

①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推印堂至神庭2~3分钟:依次一指禅推印堂、睛明、阳白、鱼腰、太阳;四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人中等穴,往返1~2次,并配合抹、按、揉2~3分钟;扫散头部两侧(重点在少阳经)1~2分钟,拿五经1~2分钟,擦面部1~2分钟。

②患者坐位或俯卧位。拿揉颈项部两侧2~3分钟,按揉风府0.5~1分钟,拿揉风池、肩井2~3分钟。

上肢部操作:

1: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沿患肢外侧、前侧、内侧往返掖2~3分钟,以肩关节、肘关节及其周围为重点,同时配合患肢外展和肘关节屈伸的被动活动;按揉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穴各一分钟;推抹腕部、手背、手掌各一分钟;理五指1~2分钟,同时配合腕关节及指间关节屈伸的被动活动;捻五指1~2分钟,配合拔伸手指一分钟。

②患者取坐位,按患侧肩胛骨周围及颈项部两侧2~3分钟,配合患肢向背后回旋上举及肩关节外展内收等被动活动;拿揉上肢3~4遍,配合活动肩、肘、腕关节,摇肩、肘、腕关节各5~6遍;搓患侧上肢2~3遍。

背部及下肢部操作

①患者取俯卧位。自上而下按揉脊柱两侧2~3遍,重点在天宗、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等穴;掖脊柱两侧2~3分钟;掖臀部、大腿后部和小腿后部各1~2分钟,以腰椎两侧、环跳、殷门、委中、承山及跟腱部为重点,同时配合腰部后伸和患侧髋关节后伸的被动活动。

②患者取仰卧位。拿揉患肢向下至踝关节及足背部2~3分钟,重点在伏兔、膝眼、足三里、解溪等穴,配合髋、膝、踝关节的被动屈伸和下肢的内旋活动;拿揉委中、承山、解溪等穴各1~2分钟;按揉风市、梁丘、膝眼、阳陵泉、解溪等穴一分钟;搓下肢1~2分钟。

通天柱疗法

椎体旁开1.5—4厘米的膀胱经处,主要是胸1,2到骶椎旁开的穴位上下各进针67厘米,约3.5寸,平行进入皮下。接电针。用连续波30分钟即可。每日一次。救治不好时改用疏密波。20分钟即可。

中医治疗中风偏瘫的三大经验秘方

中风病急性期由于气血逆乱,损血耗精,至恢复期必见虚证,可有半身不遂,兼有气短懒言、神疲倦怠、眩晕耳鸣、肢体乏力、腰膝酸软等症。来看看中医治疗中风偏瘫的三大经验秘方。

通经活络药

肝风内动后,经脉络道瘀滞,血不能充养肢体,从而出现上肢不能抬举,掌不能握,下肢不能行走,足不能步的半身瘫痪主症。治疗用通经活络之法,药用桑枝、桑寄生、天仙藤、忍冬藤、鸡血藤、海风藤、青风藤、络石藤、全蝎、蜈蚣等。其中,桑枝通利关节,善通上肢之经络,,兼有祛风清热之功。桑寄生养血通络,犹善通下肢之经脉,兼有补益肝肾之效。天仙藤、忍冬藤、鸡血藤、海风藤主用通经活络,其中天仙藤尚能理气活血而利关节;鸡血藤又兼补血活血,舒筋活络,对老人、虚人、血不养筋的经络不通者尤宜;忍冬藤兼有清热通络,用于经络闭塞,风湿痹痛者较好;络石藤专于舒筋活络,用于筋脉拘挛,不易屈伸者更宜。蜈蚣既有平肝熄风定惊之功,又有舒筋通络,搜剔经脉络道之能。蜈蚣、全蝎、小白花蛇对中风急症阶段的痉挛抽搐具有卓效。

益养肝阴药

中风病急性期由于气血逆乱,损血耗精,至恢复期必见虚证,可有半身不遂,兼有气短懒言、神疲倦怠、眩晕耳鸣、肢体乏力、腰膝酸软等症。治用益养肝肾药物,可使肝血得以濡养,肾精得以填充,元气得以恢复,诸症得以消除。药用蒸首乌、枸杞子、怀牛膝、女贞子、杜仲、山萸肉补益肝肾之精血,肝得濡养,则肝阳不致亢而为害,内风之源得以澄清,肾精得充,则肝木得以涵养,精血化生有源,其中杜仲还有通血脉,利关节之功,怀牛膝强筋骨,舒筋脉兼有引药达膝之效;女贞子尚能安五脏,强腰膝,明耳目。用太子参、北沙参益养正气,用于气血不足之证,太子参功同人参而力弱,此药益气而不燥,养阴而不腻,无助阳动风之害;北沙参补养肺气,益脾养肾,二者合用,有补气而养血,补阴而制阳之功。笔者体会临床上太子参、北沙参合用,补气之功胜过*芪,而无*芪升阳助火之弊,可谓中风气虚补气之良药。

重症用药

中脏腑脱证,历代许多医家均用回阳固脱,多用参、附、桂之类。近代著名中风病专家李秀林教授主张不用桂、附之类回阳,他提出桂、附辛温大热,性刚烈,而中风之病,多因肝肾阴虚,阳亢为害,或以气阴两虚为本,按“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之理,若用桂附之类,易致耗津损液,有由伤阴而致动风、动血、动火之弊,甚而火助风威衍生变证。故他临证主以西洋参、北沙参、枸杞子、何首乌等补益固摄元气,养护真阴,阴中求阳,使阴复阳回。

无论哪一类中风患者,都需服用普恩复蚓激酶肠溶胶囊进行治疗,溶解血栓,疏通血管,对于恢复期的患者,每半年服用普恩复蚓激酶几个疗程,阻止血栓形成,以达到防止复发的目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