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遗症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风后遗症难治吗 [复制链接]

1#

四川省广安市的套针传承人何承都是中医世家,为了治疗母亲的病痛四处求学而心愿得以所偿。自古中国“百善孝为先”,为了母亲的病而四处求学足可见何承都是尊孝道尽孝心的一个人,其善可赞也!

知孝者其心必善,何承都最喜欢讲一句话:“穷苦人家的少收点钱,没钱的免费也要给治,不管有钱无钱都要让能看得起病治得起病”。何承都言行一致多行善举,周围乡邻提起举起大拇指皆赞其为“仁医”。医者,善道也,有此善行必可成大医也!

何承都学习了中医多功能套针之后,并不满足于学习班上所学的知识。回到广安后,多方查阅、翻看中医经典书籍,又结合自己中医世家深厚的家学根底,在头套针治疗中风后遗症上开创了自己独特的治疗。

现将何承都年07月13日于“套针大讲堂”分享的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方案整理刊载于下。

何承都将头部比喻水池,任、督两脉比喻为水池的上水管、下水管。在此我做进一步的解释,督脉主阳主升为上水管,任脉主阴主降为下水管,一升一降调节阴阳平衡方可保证头部这个水池水量的平衡。

这里的水指血液,只上水不排水多了就会溢出,在头部就容易形成脑出血;而只排水不上水或排的多上的少就会形成脑供血不足而形成脑缺血。这个比喻很形象也很好理解。

中风偏瘫的患者头皮浮肿就是血上的多了而下的少,那么就要疏通排掉多余的血液并使下水管通畅才行。以0.8×25mm套针于头套针运动穴线辅以承浆、中脘、下脘各1针可有效消除头皮浮肿。承浆穴用毫针,针尖向下方斜刺;中脘、下脘选1.0×37mm套针,针尖向下平刺进针治疗。

有精神及智力障碍并失眠多梦者以0.8×25mm套针由上星穴沿额中线向后进针治疗。

自闭不语者于头套针言语一区选用0.8×25mm套针1支进针治疗,风池(双侧)、风府、通里(双侧)以1.0×25mm套针5支进针治疗。

言语謇涩不清者取舌下金津、玉液刺血可有效改善。

颈项强直、手足无力、神智不清者可因颈椎压迫椎动脉使脑供血不足导致,需要改善脑供血不足。治疗选头套针运动穴线、脊套针颈1号进针点(双侧)配点刺松解三阳关。

脑供血不足的中风者,须在百会、后会用毫针直刺约2mm,头维(双侧)0.8×25mm套针皮下平刺。

中风后遗症患者患侧手臂不能抬举的选曲池、手三里,毫针直刺。患腿侧环跳、委中毫针直刺。注意委中穴下有腘动脉,进针时须谨慎。此配穴对中风后遗症偏瘫的患肢有很好的复健治疗效果,建议上肢加内关,下肢加三阴交,取调节阴阳平衡之效。

中脏腑的中风后遗症患者,要辨症是中的哪一脏腑,在治疗的同时必须治疗这一脏腑才能有更好的疗效。辨症后以腕踝套针结合脊套针调理所中之脏腑。

注:三阳关即腰阳关、至阳、大椎。

后会穴为董氏针灸特效穴,位置在后顶穴后5分处。

以上治疗以头套针为主,根据临症选择配合头套针治疗。

总结:治疗中风后遗症一定要辨症施治,如中脏腑的闭症、脱症治疗方案是有区别的。闭症为实症,实则泻之,闭症的治疗宜套针治疗的同时辅以刺血拔罐;脱症是虚症,虚则补之,脱症的治疗宜套针治疗的同时辅以太极神针-药灸。闭症可泻不可补,脱症可补不可泻。闭症虽为实症,但实症日久必转虚,治疗闭症时一定要灵活,日久转虚的闭症无论刺血与否都应考虑加以太极神针-药灸。无论闭症、脱症皆以头套针为主,再临症选择何承都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验配穴辅以治疗。需要再次提醒注意的是,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一定要辨明是闭症还是脱症,如闭症给补了或脱症给泻了都是会引起较严重的后果的!闭症、脱症的辨识其实很简单,握固不开即为闭症所致的中风后遗症,而手不能握的即为脱症所致的中风后遗症。中风一定要掌握闭症、脱症的辨识,遵守闭症急性期内不能补、脱症急性期内不能泻的治疗原则。恢复期是中风最佳治疗期,要在恢复期尽早的使用头套针给予治疗,这样可以使中风者尽快的康复。我在临床上多次在急性期介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肌张力下降,套针的介入治疗可使肌张力获得提升。急性期做为辅助治疗介入临床治疗可为出院后的恢复期打下好的基础,医院工作的中医套针传承人要勇于介入治疗,使中风患者能早日摆脱偏瘫的困扰。

套针最新培训信息:《届国家中医适宜技术现场+直播课欢迎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