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关于解放战争最好的影视作品,《大决战》三部曲绝对能名列榜首,它耗时了数年完成,动用了十多万真实的*队,坦克、火炮、装甲车很贴近史实,服、化、道、人物形象神态都做到了尽可能地还原,连阵地都是按照当年作战时的形态构建的。
这三部电影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上映,即便过了30来年,依然没有其他作品能够超越。不过这样的经典作品,在拍摄之初也是困难重重,就当时而言,有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就在于,到底该不该将林总加入?他加入以后又该是以什么样的形象面对观众?
我们现在可能觉得这不算什么问题,但自从年以后、《大决战》系列问世之前,林总都是反面角色,甚至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事卷》的初稿中,他战争年代的功绩都没有记述,差点也没登上36位*事家之列。
幸好当时有一群老同志、领导人认为功是功过是过,不能一棒子全部抹杀,这才有了我们能见到的《大决战》。
关于这段往事,背后是老革命家们实事求是的精神!
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已经有了不错的效果,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吃饱穿暖的基本需求达成后,大家也开始渴望精神上的追求。那个年代全球影视行业蓬勃发展,哪怕是中国香港也有不少高质量作品,但大陆这边却相对沉闷。
所以中央决定拍摄著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一来可以丰富人们的娱乐生活,二来能告诉和平年代成长的中国人,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中央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很快制片厂内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究竟是由一部电影讲述三大战役,还是每个战役独立创作呢?
最终,一些在世的开国将帅拍板,三大战役各自单独拍摄,由专门的剧本创作组负责。
《大决战》系列有一个不可复制的地方就是能采访到很多亲历者,比如平津战役的指挥者之一聂荣臻元帅当时就向总导演李俊一行人详细介绍了平津战役的情况,包括整体战略、战役经过、重大事件等等,有些增添了生命力的小对话、小趣事也是聂帅讲述的。
平津战役的剧本创作因为有聂帅在,整体的推进比较顺利,但是辽沈战役创作者就遇到了麻烦,即不知该如何来塑造林总。辽沈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先爆发的,上映时间也会是最早,所以这个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当时创作组里有人认为从现实出发,该怎么写就怎么写,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尺度不太好把握,干脆直接取消林总,或者像之前的《四渡赤水》那样拍个背影、侧身。不过这样的说法也引来了反驳,这完全不符合历史情况,创作出来就没有意义了。
组里面争来争去也没争出个结果,只好将情况上报,希望上级来解决,很快这个问题就呈到了杨尚昆同志的桌案上。
杨尚昆对此非常重视,解放战争时期他主要负责协助周总理处理*委事务,虽然人不在东北,但东北的战报、消息他知道的一点都不少。眼看剧本的创作组心里有负担,很可能无法拍出真正意义上的大决战,他当即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剧中一定要有林彪,要是不写林彪,当年东北战场的仗是谁打的?而且表现林彪一定要写实,不能因为他后来不好,就把这个人写成从头至尾都坏。
有杨尚昆拍板,创作人员这才放了心,他们随后去采访了很多在东北战斗过的老革命,将林总不苟言笑、语带威严、说话简短精悍等特点都在剧本中体现了出来,尤其是林总爱吃炒*豆这个细节可谓绝妙。
林总因为抗战时期被误伤,留下了很严重的后遗症,到东北之初消化很不好,他三天两头拉肚子,再加上不能沾荤腥,身体得不到营养补充,日渐消瘦,根本没精力指挥作战。后来听从一位老乡的建议吃炒*豆,发现很有效果。
此后林总拉肚子的情况好了些,*豆也能补充身体需要的蛋白质,所以从那时起他就养成了吃炒*豆的习惯,这算是他为数不多的“营养品”。《大决战》将这点都体现了出来,可见是用心的。
这些还原,其实才是对历史的尊重,林总虽然后期是做错了事情,但他前期绝非一个纯粹的野心家,否则他可能做到野战*司令员这样的职务吗?
就拿辽沈战役来说,此战是由东北野战*独自完成的,而林总是东野的直接指挥官,如果他完全没有能力,那他如何服众?我*又如何取得胜利?若他只是个大反派,那东野麾下的官兵们如何自处?
所以不能简单地将林总脸谱化,功劳与过错应该一分为二。杨尚昆那句“仗是谁打的”就可见老革命家们实事求是的精神。
不止是杨尚昆,曾经担任过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副*委的陈云也特别接见过创作组人员,陈云与林总曾长期共事,对林总的认识也比大多数人深。他告诉剧组:
对于林彪的功过要分开来看,不能因为后期的*治错误就否定了*事上的成绩,而且林彪是林彪,东北野战*是东北野战*,一心为*、为人民时他们都值得肯定,但后来犯错是林彪的个人行为,与东北野战*无关。
有这些德高望重的人接连安抚,剧组人员就再也没有任何顾忌,加上特型演员马绍信的出色表演,电影一上映就引起了热烈反响。尤其是林总的传神形象,让不少四野(即东北野战*)老兵看得热泪纵横。
对电影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