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遗症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珠江医院段传志教授在刀锋上跳芭蕾,从 [复制链接]

1#

段传志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广东省医学领*人物,现任医院脑血管病外科主任、介入治疗科主任。长年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在脑血管病防治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工作方面取得诸多成绩。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万余例,尤其擅长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血管内治疗。


  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等多个职务;曾获首届广东省医师奖、首届珠江医师奖等。

名医治病救人立功立德,

《仁心》栏目为当代名医立言。

本文是39健康《仁心》栏目组对

医院

段传志教授的深度访谈。

生了两个孩子、刚刚三十出头的张姗杉(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变成数百万新发脑血管病例中的一员。一切毫无征兆!

3月1日星期天,张姗杉像往常一样给家人准备早餐。谁知吃完早餐,她起身收拾碗筷,突然眼前眩晕来袭,一下跌坐在地上,数秒后开始呕吐,剧烈的头痛接踵而至,她的手脚不停抽搐,一旁的孩子吓得“哇哇”大哭“妈妈,你怎么了?”不一会儿,人就陷入了昏迷。

丈夫慌忙抱起她,医院。经诊断,张姗杉是突发脑出血,由于左侧颈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它并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突起,就像在血管壁上吹起了一个气球,只不过里面充满的不是空气,而是动脉血。堪称脑中“不定时炸弹”的它,如果没有破裂,可以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出现剧烈头痛、视力下降等,往往提示破裂出血,十分凶险,必须尽快进行手术。

◎脑动脉瘤示意图。/站酷海洛PLUS

然而,张姗杉的情况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由于动脉瘤角度过于刁钻,弹簧圈微导管始终无法到位,手术医生改放支架,试图覆盖动脉瘤颈以减少动脉瘤内血流,不料事与愿违。弹簧圈与支架都不行,汕头当地医生束手无策,手术做了一半被迫中止。

此时的张姗杉命悬一线,但家人不愿放弃,四处打听,医院求助无果。这时好几个消息源都主张“去找段传志教授想想办法”。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医院。

一、在毫米血管里“穿针引线”,开辟生命通道

“这是典型的血泡样动脉瘤,瘤颈很宽,瘤壁薄,极易破裂引发急性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极高。病人情况太复杂,确实很棘手。”详细了解张姗杉的病情,段传志皱起眉头,分析同样不乐观。

更麻烦的是,上一次手术植入的支架,进一步阻碍了栓塞的通路。张姗杉昏迷多日,脑内大量出血,已有大面积脑梗塞迹象,即使出血的动脉瘤能够栓塞,也不一定能清醒过来。此外,她的左侧椎动脉暗藏一个大的夹层动脉瘤,犹如“不定时炸弹”。

◎段传志画图解释动脉瘤,就像在血管壁上吹起了一个气球。/叶芳摄

“段主任,情况我们了解了,就等您一句话,病人还能不能治?如果连您都说没希望了,我们回去就办理出院,不想让病人再受罪了。”看着态度异常坚定的家属,段传志沉思了片刻,郑重说:“转过来吧,我们再搏一搏!”

时间就是大脑!医院的第二天,段传志带领团队与死神进行博弈。

先从患者大腿根部穿刺股动脉约2毫米的穿刺口,置入微导管。直径不到1毫米的微导管,像走迷宫一样沿着复杂的血管网络到达脑内,再如“穿针引线”一般艰难地穿过颅内支架的细微网孔,唯一的通路被打通了!接下来,微导管精确地穿过动脉瘤颈到达动脉瘤内,快速填充弹簧圈成功将其栓塞。

4个多小时的手术,犹如“刀锋上的芭蕾”,段传志团队小心谨慎,技高胆大,终于成功解除动脉瘤再出血的危机,把病人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术后经过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和一系列对症处理,张姗杉奇迹般地苏醒了,一个月后基本恢复生活自理。康复两个月后,段传志又为她治疗脑中另一颗动脉瘤,帮她彻底摆脱脑出血风险。

在血管内介入技术问世前,像张姗杉这类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病人唯有开颅救命,但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并发症也多,神经介入治疗的诞生与发展无疑给了患者一个新的选择。段传志教授从医34年,在毫米脑血管里“穿针引线”开辟生命通道,拯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

二、没有捷径,百炼功成始自然

脑血管病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特点的“三高”疾病。据估算,目前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万,脑血管病患病人数超过万,每年因脑血管病死亡人数约万。

自年于第一*医大学毕业,段传志开始与脑血管疾病打交道,见识了各种各样的病患:颈动脉狭窄、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脊髓血管畸形……在那个以“大开大合”的开颅手术为主的年代,医院开展介入治疗,广东省开刀最多的神经外科大夫一年也就做十几台动脉瘤手术,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病患群。况且,80%以上的脑动脉瘤病人,都是瘤体破裂大出血才来就医,很多病人可能就死在半路上了,甚至连死了都不知道是脑血管病,没能查出原因。

◎接过病人的片子,段传志和助手仔细研究。

如果说选择学医是因为长期目睹父亲被严重肝病折磨,缺医少药,希望穿上白大褂能够救治像父亲这样的病人,那么涉足脑血管病外科更多是兴趣使然。

“大学最开始接触的就是人体解剖学,钟世镇院士教我们这门课程,在他潜移默化影响下我对神秘的大脑、对脑血管逐渐产生兴趣。后来又参观了全国第一台核磁共振,医院(医院)接触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使我对脑血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段传志决定扎根在这个领域。

被钟世镇院士领进门后,他又幸运地遇到了一位“贵人”——恩师李铁林。李铁林教授,是第四*医大学的才子,能双手画画写字,手术技艺精湛。他是国内神经介入治疗创始人之一,与医院的凌峰教授并称中国神经外科界的“南李北凌”。

“你的手巧”是对外科医生最高的赞美,但手巧与否也要一定的天赋。李铁林发现新人段传志有一双难得的“巧手”,勤奋刻苦,于是青眼有加,悉心栽培。师徒二人一起成立了脑血管病专业组,专注于血管内介入治疗。

◎段传志在查房。

神经介入就是利用直径仅0.5-0.6毫米的微导管操作技术,从患者股动脉穿刺导入脑内动脉,在计算机控制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的监视下,对累及人体神经系统血管的病变进行治疗。这种不需要开颅的微创治疗方法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对病人有益的方式,之于医生,却要承担多一种风险,那就是辐射。吃进大量的射线,不仅会加速人体衰老,还会损害生育能力。介入医生唯一的防护,靠那一身二三十斤重的铅衣。很多医学生不愿从事这个行业,家里人也反对。

“幸好我父母不懂这些,当时还是女朋友的妻子经常担心,但我是*人,要有敢于牺牲敢于奉献的精神。”段传志说,那个时候全国80%的神经介医院开展。现在防护意识增强、防护条件改善,介入医生都有定期体检,若打算要孩子还要避射线半年。

◎段传志(右一)在为患者做介入治疗。/医院供图

一双能完成无数高难度介入手术的巧手,一双能够济世救人的巧手,练出这双巧手,往往需要几十年。动脉瘤血管直径不足一毫米,那时没有模拟训练,而人的脑血管跟动物又有很大区别,不能拿鸡鸭来练手,段传志唯一的方法就是勤学苦练,多看,多做。

“一要苦读专业书籍,看老师、前辈做,完了琢磨自己做;二跟李铁林教授跑会诊,帮忙做会诊手术。”段传志跑遍了全国19医院。手术做多了,自然熟能生巧,百炼功成,最终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创下令人惊叹的纪录:最快15分钟完成一台高难度的动脉瘤介入手术。

医院闻名的“手术狂人”,段传志带领团队完成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诊疗手术已突破万例,位居华南地区介入手术量前茅。

三、不断创新解临床难题,领跑国内学科前沿

在过去无数手术中,段传志印象最深刻的是,20年多前医院转过来的一个复杂疑难病例:脑袋里24小时‘呼呼呼’像狂风吹一样作响,病人惶惶终日,夜不能寐,其充血水肿的右眼凸出来宛如一个可怖的血馒头。这是典型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之前看恩师李铁林教授治过这种病例,段传志心里便有了底,果断给病人用上可脱性球囊。“我用管子带着球囊进入瘘口,然后把球囊打起来,瘘口一堵,杂音就消失了。”他第一次在手术台上体会到“妙手回春”的感觉,更加坚定了介入治疗是一个造福患者的好技术。

◎段传志手绘可脱性球囊操作示意图。/叶芳摄

但是,介入的成功高度依赖影像设备,段传志曾经碰到过不少窘境。有一回去韶关做会诊急救手术,当地仅有的一台二维磁共振坏了,为了抢救病人,他急中生智利用胃肠机勉强把手术给做好了。

“上世纪90年代以前介入技术发展就像在省道上走,90年代到本世纪初就像是在高速公路上跑,进入21世纪以来就像启动的飞机,飞速发展。”见证了介入发展的三个阶段,段传志说,相比于开颅手术,血管内介入治疗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伴随计算机影像学不断进步、栓塞材料的不断发展和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水平明显提高,介入治疗已经成为脑血管疾病治疗的首选。

◎医院脑血管病外科已经成为全国神经介入技术的培训基地。

得了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就如同脑中安放了一个个“地雷”,如何“排雷”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经过近三十年的钻研探索,段传志针对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创新了多项技术成果,有效降低了这些脑部“不定时炸弹”的致死致残率。

为了避免再次使用微导丝而造成动脉瘤术中破裂以及无法继续栓塞的困境,他发明了“微弹簧圈导引技术”,用微弹簧圈替代微导丝,导引微导管至动脉瘤进行栓塞,这一重大栓塞技术被同行称为革命性的创举。

随着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技术的日趋成熟,为了更好做到有效安全的栓塞治疗,段传志又创新提出了微导管塑形治疗动脉瘤理念,“塑形的成功,等于栓塞手术成功了80%”。他研究设计出多种塑形类型,减少手术风险,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解决了又一临床重大难题。医院的进修医生告诉他,“段主任,您的微导医院手术室24小时循环播放。”

他还与恩师李铁林教授共同总结出神经介入治疗规范以及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中破裂的处理原则及方法,并在SCI杂志EurJRadiol、中华神经外科学杂志以及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等国内顶级杂志发表,成为神经介入治疗的规范化指南。

◎段传志获首届广东医师奖。/医院供图

年,接过李铁林教授肩上的担子,成为学科带头人的段传志更忙碌了,人才培养、临床业务、科研项目、科室建设、人文关怀、医疗质量等要操心的事情太多太多。对于学科长期发展,他强调“两条腿走路”,介入技术要提升,开刀手术也精通。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团队的要求。严师出高徒,现在所有的脑血管病专科手术,都难不倒他的团队成员,让他引以为傲的是,一些学生的水医院的教授。

四、柔心上行医,“一切从头开始”

医疗水平越来越好,病却越治越多?段传志看到,过去20年间,我国脑血管疾病发病迅速,脑血管病死亡率逐渐上升,且农村地区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做科普,义诊下基层进社区,推动神经介入诊疗技术下沉,基层脑血管疾病救治规范化培训……成为他近年来的头等大事。

01:32

“在偏远落后的山区,看到很多青少年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罹患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造成了严重的后遗症,半身瘫痪了,使早已举步维艰的家庭雪上加霜。”段传志深有感触,心生怜悯,于年发起成立“传智”青少年脑血管疾病救治基金。

在前不久(7月9日),段传志教授团队名医工作室落地云浮新兴县,让老百姓大病不出县,在“家门口”享受优质脑血管病医疗资源。同时,名医工作室在新兴县定点帮扶,补齐基层医疗服务的短板,医院的介入水平。

这些年,随着多功能螺旋CT、磁共振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不断升级换代,脑血管疾病的检出率大大提高,像颅内动脉瘤可以提前做预防性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筛查,应该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一个方向。”段传志郑重说道。

每个星期二上午,是段传志雷打不动的出诊时间,看似苟不言笑的他,对病人是格外细心和耐心,“1片药分成三次吃,多喝水”、“不要太担心床位,只要有一张病床全院都可以调配给您”……

◎段传志在给病人看诊。

25岁的海小姐最近经常头晕,段传志建议她先做个脑电图,得知她父亲有脑血管畸形,他赶紧提醒:“脑血管畸形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生活环境有关系,临床发现有家庭聚集的现象。你们长期吃住在一起,最好做个筛查。”

71岁的李婆婆患动脉瘤做了颅内支架手术,出院前特地跑来见一见段主任才安心回家。“阿婆,记得半年来一次住院复查脑血管造影。”说完又转头叮嘱李婆婆的女儿,“脑动脉瘤明确有30%的遗传概率,父母有这个病,儿女也有必要筛查。除遗传因素,后天包括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高血脂、感染、各种意外引起的头部创伤等均可能诱发动脉瘤,40岁以上建议做CTA(CT血管造影)和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看到李婆婆康复,笑眯眯地走出诊室,段传志心里有一种“傻傻的幸福”。不过他说,“一切又从头开始了。不管做了多少台手术,下一个病人永远都是第一个。”

(通讯员:伍晓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