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遗症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海大力推进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建设便利患 [复制链接]

1#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2192.html

中新网上海11月23日电(记者陈静)当下,不少患者接受治疗出院后,需要持续康复。现在,越来越多的民众可以在社区接受智能化的康复治疗,免除了往返跋涉之苦。记者23日从上海市卫健委获益,目前,上海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总数达到91家。

据悉,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是民众家门口的康复平台,通过先进智能设备的配置,社区康复专业能力培训,医院优质资源支撑,大大提升了社区康复服务能级。年以来,随着一批批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建成开放,越来越多民众走进社区康复中心,重获健康生活。

家住上海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的孙阿姨,脑出血病情稳定后,就一直在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康复治疗。经过一年康复治疗,从一开始轮椅推进治疗室,无法独自行走,到能够独立行走,孙阿姨快速恢复。

一年后,孙阿姨的康复效果进入平台期,她时常为自己的走路姿势欠佳和步行速度相对较慢而生闷气。今年9月,随着上海市示范康复中心的建成,智能康复设备的引进,针对孙阿姨的情况,治疗室金建平又给她加上了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训练和智能平衡训练。这二台训练设备不仅能在训练结束后有即时的训练数据分析,还配有不同的情景互动,可以根据患者的兴趣选择相对的互动,原本枯燥的训练过程变得有趣,患者更容易接受。

金建平告诉记者,经过一个月的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行走姿势矫正,孙阿姨的走路姿势比之前好多了。

家住松江区小昆山镇赵老伯,今年71岁,今年7月突发“脑梗死”,通过紧急的抢救对症治疗后,患者脱离了危险,但是留下了左侧肢体活动不利的后遗症,平时的穿衣、进食等日常活动均需家属辅助。

今年8月,患者的家属将老人送医院进行康复治疗,但由于患者居住在小昆山镇,距医院路途非常遥远,十分不便。医院的医生们告诉他们,对于需要长期康复的患者,可以通过双向转诊的渠道,将患者转至离家近的小昆山镇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

不用再长途跋涉,赵老伯和家属都很高兴。从9月15日开始,赵老伯来到小昆山社区康复门诊就诊,经过康复医师的仔细问诊、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医生将老人收入中心康复病房进行康复治疗。经过近两个月的康复训练患者肢体功能得到很大改善,目前,一般生活都可以自理。

在采访中,不少患者均表示:“家门口这个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建得太及时了,大大方便了患者!”

下一步,上海市卫健委当面表示,将继续推进社区康复中心建设,进一步增加社区康复服务网络覆盖面;“十四五”期间,社区康复中心基本达到全覆盖,让更多有康复需求的患者享受到“家门口”便捷智能化康复服务。(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