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遗症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09年,朱德元帅唯一的女儿朱敏逝世,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较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十大元帅中,朱德元帅的婚姻生活是最坎坷的,他一生仅有两个子女,即第二位夫人萧菊芳所生的儿子朱琦,和第四位夫人贺治华所生的女儿朱敏。

朱敏一生虽风雨飘摇历经磨难,依旧秉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躬身在教育行业上,扶持着新中国无数的学子走在康庄大道上,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受到了无数教育行业人士的爱戴。

年83岁高寿这年因病辞世,很多师生自发为朱敏教授撰写了悼念的诗歌和文章,更有群众自发为之悼念。

朱敏幼年与父母分离,缺失父母之爱

朱德与贺治华的相识是因为共同的革命理想,于是两人很快的就走在了一起,在朱德40岁的时候才生下了朱敏,本来老来得子的朱德非常喜欢这个女儿,还给她取乳名叫“四旬”象征着他在自己四旬之年来之不易的礼物。

可惜朱敏生不逢时,本应该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可这一年出现了变故,北伐战争的开始让朱德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女儿,回国征程。

朱敏从出生就开始了漂泊,当时由于父亲的原因被德国政府驱逐出境,她们一家人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接着一家人就开始了前往苏联的道路,本以为苏联是她们的安身之所,却没想到成为了她们的第一次分离。

国内局势动荡,朱德元帅不得不再次回国,纵然有万般不舍,也只能暂时安顿好女儿和妻子,将她们独自留在了苏联。

但在苏联生活的母女俩也并没能相聚多久,不久之后母亲就爱上了一个莫斯科人,两人还结了婚,可能朱德的离开刚好给了朱敏母亲一个机会,她早已经不想和朱德在一起了,曾经的革命理想,在经历生死,经历分别后早就化为了泡沫,本应该是两个大人之间的事情却牵连到了孩子。

母亲由于要改嫁,就把孩子扔给了父亲,可朱德当时情况危急,哪有时间顾及一个孩子,于是年幼的朱敏就被带回了国内由外婆抚养长大。

朱敏从小就怨恨母亲抛弃了自己,她无法理解母亲。从小被抛弃对一个小孩子来说是很残忍的,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朱敏只能通过看照片来回忆父母。年仅一岁的孩子,终于在外婆和姨妈的照顾下逐渐长大。

朱敏从小到大对父亲的了解,更多的是从别人口中听说,她会在街上闲逛时,听到别人议论自己的父亲,她的姨妈和外婆也会经常讲述父亲的革命事迹。从小到大,父亲从来没有一天陪在朱敏的身边,但朱敏却总能听见父亲的消息。

后来周恩来总理为了让朱德父女团聚,以免朱德过度担忧,到处打听,终于找到了当时已经12岁的朱敏。

朱敏对周总理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周总理和蔼可亲的笑容,那是朱敏一生都难以忘怀的笑容。当时周恩来想把朱敏带走与朱德相聚,但由于外婆舍不得孙女就没有答应。

当时国内革命正在进行,国共关系扑朔迷离,国民党特务也在四处打听朱敏的下落。为了不暴露朱敏的身份,姨妈对外声称朱敏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而且还改名为贺飞飞,这样朱敏才逃过一劫。

但经过这些事情,姨妈和外婆也认为自己总有一天无法保护朱敏,于是答应了周总理接走朱敏的要求,这也是父女俩的第一次重逢。

隐藏身份远赴留学,不料陷入炼狱

然而这一次的重逢并没有多久,有一天父亲突然给了朱敏一本苏联国际儿童的书,她当时还很不解,父亲并没有解释,却问起了她的理想。

朱敏说要做一个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八路军,朱德看见女儿有如此崇高的理想,也欣慰的笑了,但战争总有打完的一天,当民族实现独立后为建设祖国做贡献,才是年轻人应该做的。父亲的意思是想让她去苏联读书,朱敏同意了。

年1月,年仅15岁的朱敏第二次被送到了苏联,到莫斯科的学校学习,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还改名字为“赤英”,与她一同去的还有其他的小伙伴。

这是第二次离开祖国,但朱敏这一次去苏联与第一次的心境完全不同,她对这一次的旅程充满了兴奋,可能这一次她有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殊不知这正是她悲剧的开始。

当时正处于二战阶段,朱敏无意之间被德军抓走成为了俘虏,在那里她见识到了法西斯残暴的本性,她们每天都要一起做苦役,还会挨打。

在当地囚禁了两年后,她又被押送到了纳粹集中营,在押送的路上由于环境十分恶劣,朱敏发烧了,但是她不敢被敌人知道,一旦知道她有可能会被直接扔下车,那样她连生存的机会就没有了。她也不敢说话,因为怕暴露自己的身份,于是她选择了沉默。

在那一段时间朱敏从来不开口说话,以至于到后来差点丧失了语言功能。经过数日的奔波,朱敏被押送到了监狱中,每天只能吃发霉的食物,白天还要在兵工厂干活,每天工作数10个小时,即使双手被冻烂也得继续工作。

幸亏在那里她遇到了一个红军叔叔鼓励她让她活下去,死在这里连尸骨都不会有,这也坚定了朱敏一定要活着回到父亲身边去。

但每天遭受非人的对待导致朱敏留下了后遗症,患了淋巴结核还发生了感染。在治疗时医生不止没有用麻醉药,连剪刀都是没有消毒过的,因此治疗后她的病情更加严重了。

后来朱敏终于等到了希望,苏联红军到来了。当时大家都在四处逃难,朱敏也决定跟随伙伴一起往苏联方向跑,在逃跑的路上四处流浪,晚上露宿街头,天亮后又到了难民收容所。

在难民收容所中为了不透露自己的身份,朱敏坚决说自己只是老中医的女儿,当时的她知道一定不能泄露自己的身份,否则不仅自己活不了,还会连累到父亲。

后来在难民收容所中有一个苏联大尉对她极为关心,虽然刚开始总是问她是谁,想要问出她的身份信息,让朱敏十分警惕,但后来她发现这个人是一个好人。

正逢当时中日抗战胜利,朱敏才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就这样朱敏的苦难终于告一段落了。作为在纳粹营中唯一生存下来的中国孩子,朱敏成为了所有人心目中的英雄。

学成归来团聚,父亲再一次狠心赶出

战争终于胜利了,朱德想接回女儿,但此时的女儿已经离开父亲太久了。虽然想见父亲,但已经耽误了很久的学业,而且她长期在国外长大,对她来说适应环境又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她决定考完大学之后再回国,朱德也选择了尊重女儿。

朱敏继续留在了莫斯科学习,年的时候朱敏终于学成归国,这也是她与父亲长达10年分别后的第一次见面。谁都没有提起当时在纳粹营中的日子。

后来朱敏去了北师大,在北师大进行教学,主要在俄语系和教育系。在工作期间朱敏也有了一生的伴侣,当生下第一个孩子时,朱敏的父亲已经高达70岁,但对这个孙子却像珍宝一般的对待,此时的朱敏才明白父亲也是渴望亲情的。

在与父亲相处的这段时间,朱敏从父亲对待孙子的角度上仿佛看见了自己出生时父亲的雀跃。父亲会小心的把孙子抱在怀里,一抱就是几个小时,舍不得放下。

朱敏理解到了当初父亲的不得已,为了革命而放弃家庭。一家人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本来朱敏觉得终于和父亲团聚,自己也学有所成,与丈夫感情也很好,一切都是美好的开始,没有想到这样的团聚很快又被父亲打破了。

最初与父亲住在一起,是为了生孩子能够方便照顾,但父亲和姨妈老是算产假还剩几天,产假到了后,父亲便迫不及待的让朱敏赶紧去好好工作。朱敏自己自然是想工作的,但是她没有想到父亲如此狠心,朱敏只好去到学校的宿舍住。

为国为民族建设,朱敏理解父亲用心

父亲告诉朱敏国家需要人才,你是要为国家做贡献的,而不是回来孝顺我,你只有对国家做出了贡献,才是对我最大的孝顺。

朱敏搬走后,朱德经常带着孩子来看她,虽然朱敏对父亲有诸多的埋怨,但一看到祖孙俩就烟消云散了。她也明白父亲的用心,自己身为朱德的女儿,怎能辜负他的期望,于是朱敏就开始全心投入到工作中。

后来父亲去世了,朱敏开始挂念自己的姨妈,她叫康克清,父亲死后康克清就成了朱敏唯一的亲人,因此朱敏也经常会去探望她。姨妈的家境贫寒,当地的村干部经常向组织汇报,希望能多帮助她们家,朱敏为此还专门找了姨妈谈资助的事情,却被姨妈拒绝了。

一生为国为民,离世万人悲痛

年,朱敏到了退休的年龄,她从北师大离开了,但她的热情并没有被消耗,她接着开始创办军地两用的大学。

为了国家大量的转业干部和复员军人,以及国家建设需要,她一心想要解决这些人员的问题,所以提出创办中国军地两用人才大学。

此后的时间朱敏一直致力于创办学校,可后来朱敏多次患病,先是患乳腺癌,做了一次大手术。

70岁那年在院子里散步时,朱敏被自行车撞到摔了一跤,导致胯骨骨折,又做了一次大手术,这次的手术还给朱敏留下了后遗症,此后只要一下雨,朱敏的胯骨就会隐隐作痛。而这两次大的手术,不仅让朱敏的身体受到了极大的重创,也花费了不少钱。

创办学校的进程一拖再拖,可即使如此,朱敏也没有放弃,她与老伴还有几个同志一起商量凑钱,凑来的钱先购了一批教学设备,然后再四处走访聘请老师,在朱敏的不懈努力下,学校终于创办成功了。

历经波折的朱敏,在病痛的折磨下身体越来越虚弱,由于患白内障未能及时治疗,导致她的眼睛几乎失明。

本该安享晚年的她却一直为国家建设做贡献,此时的她已经80岁了,因为早年间朱敏饱受摧残,导致身体埋下各种隐患,晚年患病后未能及时治疗,又劳心劳力的创办大学,因此后来不管怎么调养也没有起色。

年4月13日,朱敏在她83岁的时候圆满的过完了这一生。

在进行遗体告别仪式时,整个八宝山数千人为她送行,这里边无论是上至80的老人还是几岁的儿童都来送行,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和不同兵种的官兵更是数不胜数,就连许多国家领导人也对她的逝世哀悼。

本来在现场准备了本朱敏的相关资料进行发放,没有想到竟然不够发,可见现场人数有多么的庞大。

追悼会是在八宝山举行的,当时胡耀邦,乌兰夫和何长工等人都送了花圈。

习仲勋,杨静仁等人还参加了追悼会,还有全国政协,国家农委,陕西,甘肃等省的政府代表人员出席,共同参加追悼会。

随即北京师范大学发布讣告,称朱敏因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去世。

北师大的全体师生得知朱敏去世的消息也非常的惋惜,还自发的写了悼念的诗词来哀悼她,并且张贴在了学校的校报上,用来追忆朱敏教授。学校许多人也自发的进行了遗体告别仪式的举办,校领导更是亲临现场。

这样一位英雄人物的离世自然让国家和许多人沉重,数万人在相送时留下了悲痛的眼泪,朱敏虽然走了,但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年,俄罗斯驻华大使向朱敏颁发的奖章,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同时也向当初在苏联战争中作出贡献的其他公民颁发奖章。当时共有32人,朱敏虽已离世,但也是获奖者之一。

虽然这次奖章的颁发距离朱敏逝世已有6年之久,但她的事迹永远不会被人遗忘。即使再过百年,她也依旧名留青史。

结语:

朱敏的前半生无疑是不幸的,在年幼时就遭受了母亲的抛弃,父亲的无奈分离,后来又在纳粹集中营被折磨了四年,全身遍体鳞伤,还差点儿再也无法说话。

后来朱敏回忆说,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苏联土地上的记忆,惨烈的战争开始后,她每天都能听到残酷的死亡事件,看见紧张的战斗,当时的孩子们只要一长大,就立马要上前线参加战斗,当时的局面是多么的惨烈,但她都凭借自己坚韧的毅力挺了过来。

不管是集中营的虐待还是逃跑路上的恐惧,她都依靠自己的毅力活了下来。

让朱敏能如此坚持的就靠着她的信念,因为她坚信中国会胜利,黑暗永远无法吞噬光明,正义始终会战胜邪恶。

正是因为她强大的信念,相信祖国,相信她的父亲,才给了她强大的支撑力,让她一次一次在濒临死亡的边缘能够有信心活下去。

参考文献:

[1]余玮.朱敏:从传奇到平凡的元帅爱女(连载)[J].文史月刊,(01):19-24.

[2]杨晨.朱敏:父亲是我生命中永不熄灭的明灯[J].祖国,(14):36.

[3]朱敏同志逝世[N].人民日报,-04-20().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