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遗症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海阳性检出率逐步下降,防疫物资质量问题 [复制链接]

1#

今天(4月27日)上午,上海举行第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市民政局副局长沈敏、市药监局副局长郭术廷出席并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今天(4月27日)上午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副书记、副主任赵丹丹通报:4月26日,我市新增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例本土确诊病例中,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13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中,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

截至4月26日2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例、危重型患者27例。

4月26日,新增本土死亡48例。平均年龄80.85岁。48位患者合并患有严重的多脏器基础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后遗症、冠心病、心肌梗死、严重心功能不全、重度高血压、阿尔兹海默症、尿毒症、消化道出血、胰腺恶性肿瘤晚期等。其中1例曾接种过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其余均未接种新冠疫苗。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3月1日至4月26日,本市累计报告例新冠本土阳性感染者,其中例为确诊病例,例为无症状感染者。

截至4月27日9时,累计排查密接人,均已落实管控。

昨天,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请社区妥善做好接返工作。

上海市启动清零攻坚行动以来,效果日益显现,但当前疫情依然十分严峻,防控工作正处于较劲爬坡的关键时刻。为进一步巩固扩大清零攻坚工作成效,尽早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按照“统一指挥、分类施策、集中攻坚”的总体思路,对达到社会面基本清零的区实施“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对未达到社会面基本清零的区,继续坚持采取“全域静态管理、全员检测筛查、全面流调排查、全民清洁消杀,全程查漏补缺”等综合防控措施。

下一步,在27日至30日,将采用“核酸+抗原”组合方式,分区开展筛查工作,并根据检测结果,动态调整“封控、管控和防范”三区范围。此外,为方便市民核酸检测,我们昨晚通过“上海发布”“健康上海”公布了首批个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后续还将动态公布。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取得阶段性成效,但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工作正处于较劲爬坡的关键时刻。我们正在全力推进社会面清零攻坚行动,检测筛查行动就是其中之一。

从采样检测力量配置上看,近5天来,我们每天配置了近2万个采样点、投入了10余万人次的采样队伍;匹配了余万管的最大检测能力。从采样检测组织管理上看,社区组织越来越有序,“采、送、检、报、核”五个环节的衔接也越来越顺畅。从采检结果来看,累计筛查了余万人次,阳性检出率逐步下降。接下来,我们也将不断优化方案,进一步提高筛查的质量和效率。在此,感谢市民朋友对筛查工作的全力支持和配合!

——热点问答——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取得阶段性成效,阳性检出率逐步下降

Q:光明日报:上海正在开展核酸筛查行动,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进展情况?检测的数据能否透露一下?A:赵丹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取得阶段性成效,但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工作正处于较劲爬坡的关键时刻。我们正在全力推进社会面清零攻坚行动,检测筛查行动就是其中之一。

从采样检测力量配置上看,近5天来,我们每天配置了近2万个采样点、投入了10余万人次的采样队伍;匹配了余万管的最大检测能力。

从采样检测组织管理上看,社区组织越来越有序,“采、送、检、报、核”五个环节的衔接也越来越顺畅。

从采检结果来看,累计筛查了余万人次,阳性检出率逐步下降。

接下来,我们也将不断优化方案,进一步提高筛查的质量和效率。在此,感谢市民朋友对筛查工作的全力支持和配合。

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针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保障

Q:新民晚报:封控已经持续近一个月,对于特殊困难群体,比如高龄、独居、患病等面临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有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在求医问药方面,他们应该如何解决?A:沈敏:疫情防控期间,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独居老人、患病老人和残障人士会面临比普通人更多的困难,比如生活物资缺少、子女无法照护、求医问药不便等。相关部门和各区、各街镇、各居村一直在采取措施,尽力解决。

但我们也深知,工作中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有些特殊困难群体的诉求没有及时发现,回应也不够及时。为此,近期民政、卫生健康、商务、残联等部门一起研究,形成了工作指引,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针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保障。我们着重完善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完善主动发现的机制”。我们首先要求充分依托原有工作机制,比如,民政系统的社区养老顾问、“老伙伴计划”机制,各区的“为老服务一键通”平台,还有残联的工作系统等,全面摸清这部分人的需求,包括本市高龄独居老人、养老服务补贴对象,和疫情期间因家人被隔离收治而无人照料、因子女亲属居住地被封控导致实际临时独居的特殊困难老年人,以及特殊困难残障人士等群体的实际需求。

同时,我们又特别提出必须通过建立实时发现机制,动态掌握特殊困难群体的需求。为此,我们还公布了各区养老服务热线电话,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接听。

此外,我们积极推动在居民区层面,建立一支专门为本居民区特殊困难群体服务的志愿者小分队,及时收集本小区内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需求并给予帮助。我们希望各区民政局、区残联通过上述机制,建立一个疫情期间的“特殊困难群体需求名单库”,及时发现、及时回应。

二是“完善资源调配的机制”,努力落实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我们要求以街镇为枢纽,通过“工作专班”建立资源统筹调配平台(街镇有困难的,提级到区级层面统筹),在摸清特殊困难群体的需求后,由各街镇及时响应,落实解决相关问题。

比如,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一般生活物资的配送,调拨专供外出就医的巡游出租车,协调街镇层面的助餐和生活照料服务资源,以及紧急处置突发情况等。

同时,在区级层面,建立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协调机制,专门解决街镇无法解决的保障需求,特别是一些个性化紧缺物资(导尿管、成人尿不湿等),由各区统筹解决;对于区级层面也无法解决的,明确由百联集团、上海医药等国有大型企业托底解决。

三是“完善配送到家的机制”。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物资由各街镇统筹负责配送到小区,由社区居委会或志愿者小分队负责配送上门,“务必确保最后米配送之路畅通”。

此外,依托志愿者小分队作用,帮助特殊困难群体进行代配药。这个方面,我们了解到有许多区都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行动,有些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作体系。

对防疫物资存在质量问题的事件,一旦查实违法行为,依法严查重处,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Q:凤凰卫视:有市民反映,最近一些防疫物资存在质量问题,比如口罩、棉签等,能否回应一下?如何加强对医疗器械包括一次性用品的监管?A:郭术廷:医用防护用品的质量安全,关系着广大市民的健康。本市药品监管部门近期对使用量剧增的新冠检测试剂、医用口罩防护服、一次性采样器(棉拭子)等实施高频次监管,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全链条监管。对本市生产企业全覆盖检查和抽检。近期,对本市15家相关生产企业开展了3轮检查,组织区市场监管部门对经营使用单位开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排查企业家次。通过长三角监管协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二是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我们向本市各相关企业发放告知书,要求企业履行质量安全承诺。同时对企业主要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实施预警约谈,督促在保障供应同时,做好质量安全工作。

三是助力上海企业研发,推动产品尽快上市扩产。组织上海相关企业围绕抗疫相关产品加快产品研发和注册,加强指导。3月中旬以来,先后有3个抗原检测试剂、1个快速核酸检测试剂、1个全自动核酸检测设备获得国家注册批准,都已经投入到抗疫中来。同时,我们会同市经信委等相关部门,支持相关企业扩大产能,为疫情防控做出贡献。

四是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我们高度重视市民反映和投诉举报,结合日常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4月以来,共立案查处涉及医用防护用品的案件5件,向公安部门移送案件和线索4件,保持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

根据日常检查、投诉举报和信息监测,对涉及医用防护用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我们第一时间开展核查,刚才提到的口罩和棉签,更是近期核查重点,我们核查后督促停止发放有关问题产品,并通报相关省市协查,对本市的采购企业实施立案调查。

在此,我们也提醒广大市民、志愿者和村居委,在发放和使用医用防护用品时,如发现存在质量安全问题,欢迎拨打进行举报。我们将会及时组织调查,一旦查实违法行为,依法严查重处,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医院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收治对象是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

Q:上海电视台:市民担心如果感染后去方舱,有没有相关的医疗服务?如果常用药没带的话,方舱是否能提供,特别是一些处方药?A:赵丹丹:请广大市民放心,医院是有基本医疗服务的。医院的收治对象是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针对这部分人群,我们按照国家第九版诊疗方案的要求,主要是通过积极的健康管理、随访观察、对症治疗以及积极结合中药治疗,让患者尽快康复和出舱。

在医院里面,我们已经配备了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用药;同时舱内的医务人员也会根据初步诊查情况为患者提供常见处方药的配药服务。如果患者的基础疾病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我们也将按照医院治疗。

受医院的客观条件限制,如无法满足患者的个性化用药需求,我们将会根据患者需求、及时调整药物目录,尽可能多备一些种类,尽力保障患者的基本用药需求。

(原标题核酸筛查进展、特殊困难群体保障、防疫物资质量问题处理……今天的发布会聚焦这些热点)

来源上海发布

流程编辑tf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