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遗症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映5天破20亿票房71项纪录,这部燃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www.xxzywj.com/

看到一个新闻,给柴叔整破防了。

辽宁丹东鸭绿江断桥上,有网友自发地向志愿军战士雕像献上了红围巾。

电影里的红围巾飘扬在了盛世中国。

时隔4个月,《长津湖》续集也是结局的《长津湖之水门桥》上映了。短短几天,这部电影就突破了17亿票房、打破71项记录,可谓是战绩辉煌。

曾经有网友戏称“能打败吴京的只有吴京”,如今,能比《长津湖》好看的,可能就是《长津湖之水门桥》了。

作为一部有着真实历史和人物作为背景的电影,很多网友都是一边哭一边看完的的。

虽然已经知道了,在《长津湖》中那些已经熟悉的名字会一个一个地牺牲,但真的看完了电影、看到了那些细节,才更加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悲壮。

体会到繁华盛世的来之不易。

水门桥有多难炸?

“水门桥”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名,但其实它不仅仅只是一座桥,而是兼做水利设施的涵洞桥。

可以想象,这样的涵洞桥,一定坚固异常。

而且在那年的11月,志愿军战士和50年不遇的寒流正面交锋了。

长津湖所在的盖马高原,平时里的气温都有零下30多度,寒流袭来,更是低至40多度。

滴水成冰。

电影里,第七穿插连刚刚结束了战斗,接到的新任务就是“炸毁水门桥”。

在志愿军灭掉“北极熊团”后,美军指挥官史密斯意识到:再不撤退,自己这一支曾经“战无不胜”的王牌部队,或许就要永远地被留在朝鲜战场上了。

水门桥,就是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

作为一支机械化的队伍,美军对公路的依赖性极高。如果不走水门桥,美军将会无路可退。

而志愿军的意图,就是不能让美军通过这一段谷底,到达后边的广阔平原。

美国人的“华容道”,志愿军要让它变成“奈何桥”。但这座涵洞桥易守难攻,美国人装备精良,迫击炮、坦克、榴弹炮应有尽有。

在七连到达前,其实谈子为已经带领战士们炸过一次桥了。

他们牺牲了一个排,也只是对这座桥造成了轻微损毁。

看到这里就可以想到,这部电影的节奏会有多惨烈——已经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还没成功,那下边该怎么办?

其实,志愿军战士们曾经3次炸毁了水门桥。

但第一次,美军仅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就用木材把桥修复好了。

第二次炸桥,志愿军战士不但炸毁了桥体,还把周围的工兵修复材料一起毁了。虽然桥体破坏严重,但工业化强国美国动用重型工程机械,在原先的桥墩基础上建起了一座钢结构桥梁,比之前的桥更加坚固。

第三次炸桥,高爆炸药把桥墩和桥面全部炸毁。本以为,这次任务已经完成。但美军的工兵参谋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桥接计划”:从日本军工企业空运钢材,就地组装一座大桥。

工业化对战血肉之躯,在这一场战争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有资料显示:三炸水门桥战至后期,战士们手里的武器仅剩1颗手雷、3把枪和几十发子弹。

有军迷说:抗美援朝之战后,中国和美国都留下了后遗症:中国是“火力不足恐惧症”,美国是“夜战恐惧症”。

中国人一些过于夸张的装备,比如山猫全地形车上装火箭弹发射架,曾经让很多人觉得好笑,但看完了《水门桥》,柴叔恨不能早点把这些装备给到战士们,这样,他们就能早一点完成任务,多一点活下来的机会和可能。

到立春的时候,千里就真的能回到家盖房子了。

他们到底有多难?

知乎上有一位博主讲了一段故事:

他在部队的时候,指导员带他去荣誉室,看了一大摞发黄的16开纸。

这些纸张里,每一张都是一张表格,有的纸张上边还沾染了血迹。

每一页表格,写的都是战士的信息和牺牲经过。

这些表格里有一大半人的姓名都是“不详”。

“不详”,是因为连队的牺牲太大,补充兵员还不知道姓甚名谁,就已经血洒疆场了。

这位知乎博主在的连队,就是当初炸水门桥的部队。

他看到的这多份名单,几乎全部都是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士。

有一位98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郭荣熙,执行了第一次炸桥任务。

他回忆起当年的情景:零下40多度的严寒天气,战士们的手都冻得乌黑,满是冻疮。又吃不饱穿不暖,伤亡巨大。

第一次炸桥,郭荣熙带了一个排的战士下去,他们一边打着哆嗦一边执行了炸桥任务。

70年后,电影《水门桥》要用分钟,带领观众去走近那段峥嵘岁月。

拍摄《水门桥》时,导演徐克为了拍出“真实感”,不但要拍真实的雪景,还会架上一几台风炮。

晚上零下31度的气温,徐克趴在雪地上给演员示范动作,风炮吹得演员浑身发冷,止不住地流眼泪。

吴京在拍摄一场“冲进敌军指挥所”的戏时,因为风向突变,拍摄场地烧了起来。吴京被火呛得憋不住,那时候又他格外怀念冰天雪地的片场。

这种冰与火互相交替的环境,一直在持续地刺激着演员们的神经。

对于主创们来说,当年的前辈们尚且能扛着严寒保家卫国,他们这些演员,更不能在舒舒服服的环境里“模拟打硬仗”。

有人说,最好的战争片,是反战片。

此言不虚。

很多人在看完《水门桥》以后,最大的感触就是:当年的美国是机械化部队,我们是土枪部队。我们的急行军,永远赶不上那些不知疲倦的钢铁坐骑。

为什么要发展工业化?

这一战就是最好的答案。

影片中有一个镜头让柴叔泪流满面:“第七穿插连,应到人,实到1人。”

是的,那个活下来的孩子是伍万里。

那张全员大合照上的人,慢慢地,一个一个的,消失。

“疼死我了”的雷公,含着女儿半张照片赴死的梅生、燃烧了自己,保护了弟弟的千里、最珍视自己的手,后来却被坦克碾断了手的平河……

这些不仅仅是一个角色名,更是背后无数无名的战士。

抗美援朝之战打响的那一年是农历虎年。《水门桥》上映,是72年后的大年初一。穿过时空,我们无声地向这些英雄们致敬。

“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

生于华夏,幸甚至哉!

-END-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