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吴谢宇的母亲是中学历史教师,父亲是国企领导,吴谢宇聪明,是同学们眼中的学霸。按照调查记者的画像解读,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中上家庭。
这样的家庭自有独特的阶层特征——自尊、敏感、好面子、轻易不外露人生困境。
而吴谢宇的学习履历,更是坐实了他作为一个高智商学生的身份。
初三时,吴谢宇获全国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福州赛区三等奖;年,吴谢宇中考成绩为分,位列全校第一;高中时期,吴谢宇高二时获得过福州一中“三牧之星”奖学金;年,吴谢宇被北大自主招生提前录取,进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习;大一学年,吴谢宇获得北京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大二学年,吴谢宇获得了北京大学“廖凯原”奖学金;年9月,吴谢宇参加GRE考试获高分,英语培训机构工作人员称“吴谢宇GRE成绩,排名全球前5%”
而这一切荣耀人生路,都发生在特定家庭家庭背景之下:吴谢宇还小的时候,他的父亲患肝癌医治无效去世。家庭重担落在了身为中学历史教师的母亲身上,家庭生活也变得拮据起来。
单亲家庭,孤儿寡母,人生路上的风雨飘摇,一下子被母子俩撞了个满怀。
这种情况下,吴母身负的压力可想而知,而据记者调查,吴谢宇的母亲性格较为孤僻、清高,而吴父原来性格倒是颇为外向随和。
也许在这种反差和生活压力之下,吴谢宇成长过程中,出现心智上、精神意识上的偏差和不健全,就有了一些源头可见。
创伤后遗症与人格变异
毫无疑问,能够考上北大,并两次获得北大奖学金以及GRE满分的人,无论是智商和学习能力,还是个人自控自律的能力,毫无疑问都远超同龄人。
然而,智商高能自律,不代表其人人格就一定健康健全,更不表示这个人拥有智慧。
智商高,只能说明这个人在学习思维方面比其他人的领悟力与学习力强,而智慧,在智商基础上,更多来自于社会经历,和第三方的开导与启发。
健康健全的人格,必然被丰富丰满的人性灌溉过,同时也在广阔广博的社会环境里碰撞、历练过。
吴谢宇的人格,在父亲肝癌去世之前,是稳定有序的。据记者调查显示,吴父是家里的主心骨,平时对吴谢宇的教育也非常深入,吴谢宇也跟爸爸非常亲近,常说“父亲就是家,父亲是一切,没有父亲就没有家了”,足见吴父对吴谢宇的影响之深。
当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突然遭遇父亲病逝家中这种人生大事,其在精神上、心理上所受的冲击之大,可想而知。
当重大悲伤来临之际,人在心理上会拒绝承认这一事实,并陷入自我麻痹状态。
一方面,会欺骗自己,生活照旧一切如常,另一方面,却是实实在在于心理和精神上陷入巨大的空白——这种空白,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让人忘记一切,以延缓悲伤来临时对人的重击。
也可以理解为人在心理上无法接受这一事实,而强迫自己进入一种无意识状态,进而逃避或躲开这个事实对自己的打击。
话既至此,理所当然就涉及到神经生物学。毕竟,是我们的躯体,在替我们的意识行事。
要将注意力从神经生物学,转移到人类行为研究上来,就不能不提到马蒂霍洛维茨教授(MardiHorowitz)。作为创伤研究领域的世界顶级专家的他,把人类抚平心理创伤的过程划分为以下5个阶段:
1.痛哭(outcry)2.麻木和抗拒(numbnessanddenial)3.入侵式回忆(intrusivere-experiencing)4.理解创伤(workingthrough)5.抚平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