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从某种角度来看,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从原始社会的部落兼并到古代社会的王朝更迭,到近现代民族国家的争霸与独立,人类前行的路程都是在战争的参与下推进的。而战争的背后除了“一将功成万骨枯”、“马革裹尸还”的悲壮,“沙场秋点兵”、“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豪迈,“血流千里”、“路有枯骨”之外,带给人最大的伤害是在心理上的痛苦。前者多见著于我国诗词歌赋,而后者却在中华文化中并不多见。在这里心灵上的煎熬、伤害、痛苦指的是:妻离子散的悲苦、敌人占领前的提心吊胆、死亡之前的难熬、战争之中平民百姓生活的辛酸……;杀害敌人前的犹豫、对于战争正义与否的思考、自己人生价值观的转变……因为人性和事情都是复杂的,在不同年龄、不同场景之下人们心里的境遇是非常不同的,而这些不同也正是人性复杂和事件复杂的最好注脚。而在《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中把这些战争背后心理层面、价值观层面的动态变化书写的淋漓尽致。
一、《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写的是什么
1、引子
这本书所写的故事发生在二战,确切地说是关于二战期间敌对双方各色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动态的一本书。
本书护封封面
主人公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男孩维尔纳出身于德国煤矿工人家庭,父亲在某次下井的时候发生事故去世,只留下维尔纳和妹妹二人。因为太小,他们进入了当地一所福利院并在这所福利院长大。维尔纳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孩,他总是能在垃圾堆里找到点什么东西并拿回家当成他和妹妹的玩具,而且他的很有创意,能把破旧的独轮车修好,推着妹妹山上山下地跑。有一天他竟把捡来的收音机给修好了并且接受到了信号,从此他和妹妹以及福利院的儿童能听到美妙的音乐和各种各样的知识了。
随着手艺的娴熟,维尔纳能替人修一些简单的东西,比如手表、简单的晶体管收音机。直到有一天,矿区的西德勒找维尔纳去修理家里的收音机,维尔纳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西德勒推荐他去国家学校学习,从此维尔纳就成为德国战争机器的一颗螺丝钉,被卷入这滚滚历史洪流之中了。
本书封皮
女孩的名字叫玛丽洛尔,是一位法国人,小的时候因为视力逐渐下降而成为了一位盲人。她有一位非常疼爱她的父亲,一位博物馆的锁匠,心灵手巧。父女二人居住在巴黎,为了帮助女儿生活,他把整个城市浓缩成为一套木质的模型,玛丽洛尔通过用手触摸、记忆把他家附近和街区和父亲上班的路线全部记在心中。慢慢地,她可以通过方位和步数,凭借手杖独自前往父亲工作的博物馆。
后来战争爆发,巴黎沦陷,父女二人前往圣马洛叔祖父家里避难。在这里,父亲依然用巧手把圣马洛的城市模型制作出来,供玛丽洛尔熟悉、记忆。很快灾难来临,父亲在测绘街道的时候被一个香料商误认为是间谍,向占领的德军告密,父亲很快被抓走。只剩下玛丽洛尔和精神间歇性失常、仆人马内科太太相依为命,不久马内科太太也丧生。这一老一少虽然看似弱小,可是凭借着顽强的生存欲望得到了善终。但是战争在他们心里留下的创伤却很难磨平。
2、对此书的感受
作者是美国人安东尼·多尔,据说《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是他的第五本书,耗时十年完成。这本书曾被多家杂志和图书机构评为最佳,曾获普利策奖。当拆开快递的那一刻,我给这本书打的印象分是80,当翻开书的那一刻,我给它打的分数是50,可是当我读完之后我给的分数是95。
本书获普利策奖
至于这本书具体写了些什么东西,我只能说读完之后感觉什么都没有写,不过是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还有战争之中的常事,没有什么波澜壮阔、金戈铁马。可是掩书回味,又会觉得书中人物的内心早已如海潮拍岸般汹涌,而自己惊叹于写法、情节之余,只有剩下对生活的热爱。
至于内容,如果不是亲自读过,我想没有人能真正地讲述出来。因为内容中包含的“信息量”实在太多。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浅薄鄙陋之断。
二、《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表达了什么
1、好书是在写人类的共性问题
以前如果有人拿一本关于战争的书给我让我猜它能表达出什么东西,我的答案无非是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沦丧、生活的不易,以及“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这类陈词滥调。但是后来当我的思想发生一些转变之后,我能提出来一些更为高大上的见解。
二战形势图
因为我的兴趣点已经不在集中于结论,而是注重于“事件”发生的过程。比如,就这本书而言,作者是怎样表现战争的残酷的?战争双方的人有什么不同?每场战争有什么共同点?我发现,当我能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自己的思想是在进步,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看完整本书,我的总体评价是:这本书写出了所有战争之中的众生相,大体可以视为描写所有战争的共性的一本书。就像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可以描绘出所有青年人的迷茫、加缪的《鼠疫》可以描绘出所有灾难的过程一样。没有十年以上的功力和对人性的绝对把握,我想很多人性之中共性的东西是很难总结出来的。
2、本书揭示出来人类的共性
①每场战争都会有很多无辜的人被卷进去,但卷进去的方式各种各样,绝大部分被卷入其中的人的感觉是痛苦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貌似是主动参军的维尔纳。有一个问题,维尔纳去参军为了是什么?维尔纳去军校以及后来的参军,真的是为了祖国和人民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首先,维尔纳在福利院的时候,就对比自己年龄稍大的参军少年表现出的行为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厌恶这种行径。其次,维尔纳在去军校前就已经表现出一定的政治敏感性,这一点从他亲手毁坏妹妹喜爱、他亲手制作的收音机能看出来。
二战士兵
维尔纳去军校其实只是为了追求知识,因为以当时他在矿区的条件已经不能满足他天才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了,当他到了博士那里,在没有学习的情况下他就已经熟通三角函数和各种简单机器的维修了。而这些是他从矿区的时候学来的。他只想去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可能是为了改变福利院、妹妹的生活,或者只是为了追求科学精神,总之不是为了参战而去军校。
还有一点就是虽然他觉得战争和参加军校和自己的纯真的价值观有些冲突,但是此时他还没有认识到希特勒发动战争的“不义”实质和战场上血淋淋的现实。因为后面当他在寻找敌人发报机的时候,亲眼看见福尔克海默杀害了那对母女俩,并且思想登时转变,认识到一些事情不是战争能解决的。
当一个天才儿童遇到战争,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被迫卷入战争,这才是现实和可悲的地方。而这也是科学的异化,当他们在战场上运用最新科学发明出来设备去搜查敌人的发报机的时候,是科学于战争期间的异化。本来应该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数学领域的发现,却被用于屠戮,这正是“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最好的证明。在本书中,珠宝鉴定家伦佩尔也是这类人物,如果说伦佩尔和维尔纳有什么不同,那一定是一个代表自然科学、一个代表人文科学。当文科、理科都在战争中沦陷,实在是人类文明的悲哀。
二战坦克兵
再说一下玛丽洛尔。虽然玛丽洛尔是一个盲女,但是他有超级爱她的爸爸、叔祖父、叔祖父家的女仆。我想作者将其设定为一个残疾人,可能是想突出一下战争的残酷和与纳粹对抗的顽强。玛丽洛尔既没有参军、也没有任何与战争因素有关的牵连,完全是一个与战争丝毫沾不上边的天真姑娘。
她既不能上战场、也不能做任何事情,最多只能照顾好自己,做一些自己爱好的事情。这个人物代表着战争之中那些遭受无妄之灾的和战争没有任何关系的人。而她被卷入完全是因为希特勒想在维也纳建造一个属于他自己的集世间所有顶级宝物的博物馆,或者说收藏室。于是他派伦佩尔这位珠宝鉴定家去世界各地寻找顶级宝贝。
玛丽洛尔
而“海之焰”这一被诅咒的顶级宝贝恰好在玛丽洛尔父亲工作的博物馆,恰好博物馆馆长让她父亲保管这颗绝世珍宝,恰好伦佩尔根据线索知道了这颗珍宝在他们父女手中。这样,这对本来应该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父女被卷进了这场无妄之灾。
②战争中十有八九会出现叛徒。
当我在抗日剧中看到“汉奸”、“翻译”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想法。但是当我看到香料商莱维特的时候,我幡然醒悟,原来叛徒是所有战争中共有的一个角色。莱维特这个角色是那种本来就是一肚子坏水的奸商,他向敌人高密说玛丽洛尔的父亲在城中测绘只是想谋一些私利。属于见利忘义、彻头彻尾的小人。当然,还有一些“叛徒”真的是曲线救国,是假投降、真爱国。这里暂且不论。
影视剧中经典叛徒形象
虽然对于叛徒我们的一贯看法是痛恨、仇视,但是也要注意分别真叛徒和假叛徒。否则就是犯了经验主义,铸下大错。
在看中国历史小说的时候,总能发现这类人,如吴三桂、杨康,而在看国外的小说时并没有发现这类叛徒类的人物。即使是我国抗日神剧中,只突出日本人如何如何蠢,国人如何如何厉害,也没有发现有日本背叛者投降到中国来。只有在《闯关东》中,有一日本人一郎被同伴抛弃,和朱开山一家生活了很长时间,但一郎也不是背叛者。
③经历过战争的人会留下后遗症。
这本书里的两个人最不能忽视,一个是维尔纳的战友福尔克海默,另一个是玛丽洛尔的叔祖父艾蒂安。如果将他们俩合成一个人,一定会成为第三个主角。福尔克海默是年轻时候的艾蒂安,艾蒂安是老年的福尔克海默。
外国老兵
福尔克海默是在维尔纳到博士的实验室时出场的,他这个人物设定,像极了古龙在《多情剑客无情剑》里设定的荆无命,他们的共同点是:天生冷血,没有自己的想法,像是一个机器一样,绝对无条件服从命令,执行力极强。而且天分极高,只比维尔纳和李寻欢这类绝世人物的天分稍低一个甚至半个档次,他们天生喜欢暴力、杀戮。是实打实的工具人。在战场上,福尔克海默不折不扣地执行着上级给定的任务,在杀害让维尔纳改变人生观的那对母女时,他的眼睛可能都没眨一下。但是这种人并非是坏人,蓄意挑起战争的人,如果把他们放在其他领域,也会同样出色。
艾蒂安是在上一次战争(可能是一战)中遗留下的老人,他经历过战争,体会过战争中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他的哥哥也就是玛丽洛尔的亲祖父死在了那次战争的战场上。所有的一切使得艾蒂安患上了类似神经衰弱的病症,他总是把自己锁在小屋子里,害怕见生人、脾气喜怒无常,自在战场上回来后三十几年没有出过家门。是一位典型的在战争中受过创伤的人。
而二战之后,福尔克海默退伍之后找了一个安装天线的工作,他总是一个人干活,不与人合群,也不用和别人帮忙,不与别人合作,永远是孤独的一个人,没有归属感。当我看到作者对于五十一岁的福尔克海默的描写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绝对就是艾蒂安的翻版。
他们晚年的境遇简直一模一样。孤独、寂寞,对生活熬一天算一天,一无所求,好像是在反省,也像是在赎罪。不过不同的是,艾蒂安在又一次的战争中、在外孙女的鼓励下走出了战争的阴影,最终战胜了它,并得以善终。不知福尔克海默的结局当会如何。
外国老工人
结语:当读完最后一页,合上书本,我庆幸没有让我错过这样一本好书。罗曼·罗兰说过:“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这本书是我今年迄今为止读过最好的两本书之一,另一本是《鼠疫》。因为在这两本书中,我看到了在灾难面前各色人的反应,真的是非常不同,而这也是人类的正常而真实的表现。正因为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所以我们在遇到各种向左的观点、各种人的不同甚至价值观相反的行为时,要保持一种平常心,不能动不动就做出自己的道德判断。前人早就将这里边的道理说出来了,而这也正是书带给我们的价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