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模仿,是一个让家长既开心又忧愁的词。孩子会模仿,可以让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省力不少,而恰恰也是因为模仿,有时候又让家长哭笑不得,忧愁不已。因为孩子的模仿是没有差别的,不管好坏,不管是否合适,都是凭他喜欢。
动画片“危害”有多大?看了《熊出没》,娃说话整天俺来俺去
动画片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是安慰孩子的好工具。
对于孩子来说,动画片是童年时期美好的回忆。这是有利的一方面,当然有利就会有弊。同样是因为动画片,有时候也让家长担心不已。
听过一个宝妈抱怨,说再也不想让孩子看动画片了,他好的不学,尽学一些不好的东西。原来这位宝妈工作忙起来没时间带孩子的时候,她就会让孩子看动画片,而孩子最喜欢看的动画片要数《熊出没》了。
每次看到孩子看动画片看得咯咯笑,这位宝妈就非常放心,可以比较安心的工作,但是时间久了,她发现孩子说话的方式改变了,每次开口都是“俺”,俺来俺去的令宝妈很疑惑,孩子是跟谁学的,直到看到了《熊出没》之后才发现。宝妈哭笑不得,这动画片的后遗症的危害实在是不小啊。
不得不说,动画片是哄孩子的一大利器,每次孩子想哭想闹的时候,只有给他播放动画片,下一秒就能笑出来,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特别是对于年纪小,没有辨别能力又有模仿能力的孩子来说,主要他喜欢就会模仿,才不管好不好,这也是家长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因为有时候可能会因为模仿而让孩子出事的。
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很多家长工作很忙,因为工作忙,于是放任孩子去看动画片或者玩手机。孩子会沉迷动画片,会模仿动画片的情节,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导致太熟悉动画片,沉迷动画片情节中。
孩子的模仿能力随着他的年龄不断增长,这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年龄小的孩子却没有辨别能力,他们不知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哪些可以模仿哪些不可以模仿,家长在表扬孩子的模仿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孩子,让孩子尽量模仿好的,避免养成一些陋习。
最终想要杜绝这种情况,还是要减少孩子看动画片的时间,那么就要给孩子寻找动画片的替代品,让孩子在看动画片的时间有其他事情可以做。
童话故事书就是一个不错的替代品,有趣的童话故事书可以引起孩子的兴趣,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对于汉语学习更加规范。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