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卫权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委员
广东省针灸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常委
医院青年名中医
医学博士
带状疱疹基本介绍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引起,此病*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但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发烧,生气上火等,病*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
(图文无关)
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此病现代医学称为带状疱疹,民间称为蛇窜疮,缠腰龙等称。
对于机体抵抗力较差者,容易留下后遗神经痛,这种疼痛性疾病是医学界极其难治的顽症之一。然中医治疗后遗神经痛却屡有大效。
患者右胸背连腰疼痛剧烈,呈刺痛感
患者,男,27岁。患者于1月多前开始出现右胸背部水疱,疼痛甚,于外院诊断为带状疱疹,予西药治疗后已水疱干燥结痂,但疼痛未能明显缓解。
今为求中医治疗遂来诊。刻症见:患者体型较瘦,肤色略暗*,精神稍倦,焦虑,痛苦貌。右胸背连腰疼痛剧烈,呈刺痛感,疼痛部位可见带状疱疹结痂后疤痕。
(图文无关)
四肢末端易冷,稍疲倦,常熬夜,口略干,纳眠尚可,舌质偏暗,苔薄白,脉弦重按减。
处方:柴胡30g赤芍10g白芍20g
枳壳30g炙甘草30g附片21g
川芎24g桔梗30g。8剂。
复诊时,痛已减轻七成
二诊复诊时,患者喜笑颜开,言已减轻七成以上,精神明显好转。唯睡眠稍欠佳。
于原方加入龙骨、牡蛎、茯苓各30g,以善后,再服8剂而愈。
按:年轻人患带状疱疹一般痊愈快,不会留下后遗神经痛。但本案患者病程1月多未痊愈,可见必有正虚的一面。患者之体型偏瘦,肤色暗*,胸胁部疼痛,四肢末端易冷,脉弦,此为少阳邪气郁阻,不通则痛;疲倦,脉重按无力,有陷入少阴之虞;舌暗为有少许夹瘀。辨证当为少阳、少阴合病,夹瘀。故处方四逆散合桔梗汤以行气散结止痛,加川芎,兼以活血;加附子,考虑病已渐入少阴,宜顾护少阴阳气以散邪止痛。
伤寒论中有“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泻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故方选四逆散加附子桔梗川芎;方中芍药、甘草重用,取芍药甘草汤之意。
(图文无关)
《神农本草经》曰:“附子,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温,踒、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
“桔梗,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川芎,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具通达气血功效,故治气滞血瘀之胸胁、腹部诸痛。
故本案予四逆散加附子桔梗川芎,方证对应,效果显著。
欧阳卫权,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医院青年名中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常委。师承“国医大师”李振华、禤国维、“古中医流派”李可等著名老中医。学术上主张回归中医传统,用中医思维指导临床,坚持纯中医道路。致力于中医经典《伤寒论》的临床应用研究。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如发热、咳喘、胃肠病、心悸、痹痛、月经不调、带状疱疹神经痛、红斑狼疮、血管炎等各科疑难杂症。出版个人专著《伤寒论六经辨证新探》,影响甚大。主编专著2部,副主编3部,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及参与各级课题8项。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