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耳闻了一组班级管理的“锦囊妙计”,大开眼界。一班主任向另一班主任请教该如何应对班级每日常规检查的分数屡屡落后的现状。给出的方法一是:派出卫生委员陪同检查,如果有什么情况及时向班长任汇报,同时可以避免检查小组的同学故意打压;给出的方法二是:一旦减分,班主任即刻出山痛斥检查同学,杀一儆百,严肃警告;三是:安排专人公关,用小恩小惠赢取检查组同学的好感,以软致胜。听后,我心凉了半截——如此管理中的那些孩子们会有怎样的体验?他们会得到怎样的人生经验?他们的心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分数管理是看起来特别公道的方式,殊不知,背后藏着太多眼泪和仇恨,也藏着这么多孩子扭曲的体验。固然有人一再申辩教师也是制度的受害者,教师也是无奈之举,但依然不能掩饰内心中的那种“功利”诱惑。当教师无法认识到教育的意义,他的所有行动就会停留在权术的状态,一些出格的行为也就成了习以为常。眼中如果只有效益和成绩,自然会不惜牺牲生命个体需要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需要站在孩子角度说说话。当学校各项工作规范严谨的时候,有没有想
北京治白癜风什么医院好到孩子们在其中遭遇到怎样的生存感受?老师教给孩子要负起责任,确保不能给班级丢分——这样的理由多么冠冕堂皇,实则是在给孩子戴上一个道德紧箍咒。如果丢分了,随之而来的是问责、追责,甚至成为不热爱集体的理由,一段时间孩子处在黑暗
白癜风治疗得多少钱的心理环境中。老师面对校内的绩效是有压力的,而当这种压力又转变到学生身上,就会造成教育的伤害。在面对分数考核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先要问问自己:孩子的成长与一时的虚荣哪个更重要? 如果,当孩子给你丢了分,你批评他,说他没有负起责任,还算有点教育意义。那么,当你教给他如何精于算计,如何投机取巧的时候,孩子学到了什么? 对于那些颇有“心机”的公关方法,让我心里发颤。我无法想象当一个孩子在面对老师的“言传身教”的时候该有什么滋味?恐惧、羞愧抑或是鄙视……忽然想起钱理群先生说过:我们正在培养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是对大学教育振聋发聩的警示,而今天看来,又何尝不是对所有教育者的一次鞭策。 我可以想象这位老师“训导”孩子时候的表情,那些他所谓的“人生经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还带着几分“语重心长”。在他理解,教育就是要教会孩子不吃亏、不死板。越是那些没有听从他意见的孩子,会逐渐成为他的眼中钉。一定意义上,他通过这种排除异己的办法来博取学生的短期呼应。他自身在教育中就扮演了负面的角色,多希望孩子可以有自己的判断——但现实又是那么残酷。 当一个老师的教育价值观出现了问题,那么他的技术往往就会成为反教育的帮凶。一方面,我担心这一次次“另类管理”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另一方面,我也为这些老师的教育心态感到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