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战争之火从德国喷出
绕世界一圈
然后又反噬回到德国本土
大轰炸让德累斯顿,一夜沦为废墟
一座城市的毁灭
这场灾难永远地改变每一个人
只有黑色幽默不变地
嘲笑一切、抚平一切
反抗着这个荒诞的世界
《五号屠场》从根本上来说,这是赤裸裸的一场战争悲剧,书中每个曾经出现过的人,都是悲剧的幸存者,抑或是幸存者的悲剧。却作者冯内古特却并没有用惨烈的悲痛来导入战争,字里行间虽然都与那场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牵绊,但却丝毫没有沉闷抑郁的阅读体验,而是随时随地、每分每秒都在用黑色幽默作为唯一的武器,直白执拗地去反抗这个荒诞的世界。
当你从头到尾一遍又一遍地陪同作者经历5号屠场的灾难,却能不时发出会心而笑的时候,完美的诠释了:胜利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幸存者的眼泪,而是幸存者的微笑。
尤其是书中每当有人或生命死去的时候,冯内古特就会轻轻在句后加上一句:“事情就是这样。”,一百多次重复出现的“事情就是这样”,宛如一双双直面苦难的眼睛,让战争的残酷和无情,通过回眸的瞬间,透视着黑色笼罩下的满目战争疮痍……“这个故事中几乎没有真正的人物,也几乎没有戏剧性的冲突,因为书中的大多数人病弱无助,成了被难以抗拒的势力抛上抛下的玩物。”
战前作者
本书作者冯内古特是二战德雷斯顿大轰炸幸存的7名美国战俘之一,他用了25年写废多页,试图回忆这场改变了他一生的灾难,最后只是讲了一个时空穿越的故事。他说:“关于大屠杀没有什么顺乎理智的话可说……我写了《五号屠场》,从每个死人身上赚了三美元。”
“我喜欢平凡人胜过英雄,如同我喜欢生活本身胜过哲学。”
《五号屠场》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叫比利·皮尔格林的美国青年在参战的短暂经历,他是个非战斗人员,当随军牧师助力部队。被打散后落入敌军后方,被俘后送至战俘营,再后被送到德勒斯顿的屠宰场当劳工,见证了德雷斯顿的大轰炸。由于精神受刺激和脑部受创伤,之后,出现幻想被飞碟绑架,被送到一个叫做特拉法马多的星球动物园中进行展出……
冯内古特笔触下呈现的是真实、细微、真诚的故事情节,他把战争中每个残忍的瞬间,借助比利的精神错乱之手,再一次地拉回今天的现实中去重新审视、询问初心,他唇边带着讽刺的微笑,把故事的高潮向炮弹一样一次次拉响,在他眼里,战争不过是一次次的“童子军圣战”,“那些最善良、最滑稽、最憎恨战争的人,是那些真正上过战场的人”。
战后作者
在战俘收留站,他写道:屋里大概还有其他二十个美国人,背靠着墙坐在地上,眼睛盯着壁炉里的火焰——思考着他们能思考的东西,而当时能思考的东西并不存在。没有人说话,没有有趣的战争故事可以交换。对于战争来说,所有真正的参与人,只是机械地遵从着,而发号者都在远离战争的地方,理论上的战争和实际发生的战争,永远有着无法企及的空间和时间的距离。
上帝赐予我
接受我无法改变之事物的平静
改变可改变之事物的勇气
以及区分着两者之不同
永恒智慧
对于战争的冷酷,他真实地描述道:“炮弹在树梢上爆炸,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锋利的弹片像雨点一样落下。爆炸后镀铜的铅块尖啸在林子里乱窜,比声音还快,很多人被击伤,被击毙”。
轰炸前德累斯顿
对于战争的根源,他嘲讽道:多美好——对一切失去感知,但仍然是个大活人,病因存在于第四维,三维视野的地球医生,根本无法看到这些病因,甚至连想象都不能……
出于对战争的憎恶,书中冯内古特借比利之口,说自己是一根回首过去的盐柱,他失败了,可能因为他没有释怀。
但事情就是这样,没有阐释,原因,后续,理智。以及,我爱基尔戈·特劳特。事情就是这样。
关于战争幸存者后遗症,作者冯内古特用时空的不失跳跃来给予治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荒诞怪异的语言逻辑。哪些是幻觉,哪些是真实,全在以读者的代入感去分辨与剖析,至少,用冯内古特的话来说,关于战争的真实是毋庸置疑的。
比利从年的那扇门进去,从另一扇门出来的时候是年,他上床睡觉时是个老态龙钟的鳏夫,醒来时却在他的婚礼日,他被外星人绑架了,从时间链上脱开了,却在异星直播间,赤身裸体和地球上的女明星生子直播,外面是一个个伸着长有绿色眼睛在小手的好奇的外星人……
《五号屠场》写作手法奇特,语言又出奇幽默,带有不可思议的科幻色彩却又给予读者脚踏实地的厚重感,充满黑色幽默,却让人笑口常开后沉默不语,战争没有英雄只有受害者。那些被迫卷入战争最值得同情和关怀的的底层士兵,无论是战时还是战后,都是被首先牺牲和抛弃的……
作者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Vonnegut,—),20世纪美国极具影响力的黑色幽默文学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推崇他为“美国当代zui有才能的作家”。在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冯内古特的小说几乎人手一册,他被称为“几代美国青年的偶像”。
冯内古特擅长以黑色幽默描绘时代的荒谬。当暴力、愚蠢、敌视、仇恨泛滥成灾,绝望的人们遭受无法愈合的创伤。在笑声下,是冯内古特对全人类深切的关爱和疗愈。他的许多文学创作与其在二战中的亲身经历息息相关。
年,年仅23岁的冯内古特遭德军俘虏,被囚禁在德累斯顿战俘营。英美联军发动大轰炸时,冯内古特身处屠场的地下室内。整座城市在炮火中烧成废墟,他是幸存的7名美军战俘之一。战争在冯内古特心底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我目睹过德累斯顿的毁灭……我的反应之一当然是笑。上帝知道,这是灵魂在寻找宽慰。”
25年后,讲述此事的《五号屠场》终于出版。时值越战,本书在社会上引起争议,多次遭禁。冯内古特由此成为20世纪70年代美国反战的代言人,这部小说也被誉为“结束了越南战争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