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周日和朋友陪孩子在公园玩,到饭点了,乐乐还在兴头上,叫他回家吃饭了也不听,无奈之下,我对他说了一句:你再任性不回去,妈妈就不要你了啊,话音刚落,他马上就跑过来牵住了我的手。
回去的路上,乐乐显得格外的安静,但小手一直紧紧地拉着我,好像一松手我就会不要他了一样。直到进了家门,确定了我还在,他才松了手又恢复成平时活泼调皮的样子。
晚上哄他睡觉的时候,我问乐乐今天晚上回家怎么不开心,是因为妈妈不让你继续在楼下玩吗?乐乐没有立刻回答我,只是沉默地摇了摇头,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小声对我说:妈妈别不要我……
细问之下,才知道上次爸爸带他出去玩的时候也说了同样的话,说完发现乐乐没理他,爸爸想让乐乐长个教训,然后就慢悠悠去超市逛了一圈才回去。乐乐回过神发现爸爸不在了,以为爸爸是真的不要他了……
经过这件事,我开始思考,对孩子使用威胁式教育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应该慎用威胁式教育,因为这样做的后遗症真的太大了——家长随口的一句小小威胁,或许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大大阴霾。
那么,家长应当用什么样的方式,在不伤害孩子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呢?
那些对孩子做过的威胁式教育
你不吃,那我就吃掉!
你再不乖,那我就走了!
你不听话,坏人就来抓你了!
你再调皮,我就不要你了!
生活中,你是不是会经常听到或者对孩子说出这样的一些话?
家长们觉得这没什么,就是开开玩笑、吓唬一下小孩。但在单纯的孩子的眼里,他们可没有开玩笑的概念,他们只会真的以为,爸爸妈妈是认真的。
很多家长会认为这样做也是为了孩子好,要让孩子长长记性。殊不知,这些脱口而出的小小威胁正在肆意地侵袭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同时也正在疯狂地拉开孩子和你的距离,威胁和恐吓会让孩子开始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开始害怕爸爸妈妈。
威胁式教育使孩子没有安全感,这样的教育不可取,它将会对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威胁式教育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父母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避风港,本应是孩子最亲近最信任的人,但一些家长却用自以为是的威胁式教育,破坏了孩子内心那一份对父母最原始的、无条件的信任。威胁式教育正在伤害着我们稚嫩而脆弱的宝贝。
威胁式教育让孩子自我怀疑、不自信、自卑心理医生表示:不断阻断孩子的表达可能导致孩子胆小无安全感。
孩子的心理、三观等都在发展过程中,他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大都来自于成年人的教育,父母家长尤其。外界施以教育的同时,他们也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想象在观察着这个世界,这个时候他们对于外界的认识还不清晰,他们接受的教育、信息会潜移默化地成为孩子身体与思维的一部分。
一昧的威胁恐吓会内化,对孩子未来性格的塑造产生不利的影响。
特别在未成年期六七岁时,这是十分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如果教育方式不对,可能对孩子成年后的性格个性的发育有不良影响。威胁式教育相当于不断阻断孩子的表达,这样胁迫式地教育孩子,会让孩子逐渐产生自我怀疑,慢慢地就会变得不敢表达自己,变得不自信,甚至是自卑,成年后可能导致胆小、焦虑、没有安全感,更多地压抑,更多地讨好、牺牲自己,会生活得很累。
威胁式教育给孩子传递错误的社会信息请不要告诉你的孩子,如果他们调皮我们会把他们抓走。我们希望他们在感到害怕的时候会跑向我们,而不是被我们吓跑。谢谢!——这段文字是配在警方提醒的宣传海报上,被很多家长转发。当时很多人都纷纷留言说:我从小就是这么被吓大的。
教育的首要原则应该是让小朋友了解事物的本真,从而了解世界。家长的小小恐吓可能会让孩子不信任这个社会,最终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威胁式教育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威胁式教育是典型的扼杀孩子创造力的行为。
吃饭、玩耍、睡觉、或者是其他事,本来这些都只是简单地做某件事情,但因为家长们长时间的附带限制,不吃就不要你啦再玩就不爱你啦不睡就不乖啦,让孩子在往后的行动中开始畏手畏脚,他们失去了直接行动的能力,得到了不听话就是不乖,妈妈就不会爱我了,所以我要好好听话的动力。
孩子们不再是无忧无虑的小朋友,而是家长眼中所谓懂事的乖宝宝,他们学会了听妈妈的话。
可是你发现了吗?孩子一直在为你考虑。
他在这样本应放肆开心、天马行空的年纪,被威胁式教育剥夺了主见,剥夺了创造力。
威胁式教育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孩子在被压抑限制到一定的程度后会开始反弹,他们开始变得叛逆,你越是叫我要干嘛,我就偏不,就硬是要往相反方向走。
威胁式教育给了孩子一种物质交换的错觉。如果不学习,就不许玩游戏,这是不是就等于,如果我不玩游戏了,我就可以不学习,不用学习就变得理所应当。更甚者,如果不听话,就不爱你了,如果有一天孩子觉得这份爱根本不是爱,那我不要你的爱了,我就可以不用听你的话了。
家长如何构建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有效的教育桥梁
言传身教、学会倾听父母家长是孩子行为模仿的对象,家长作为孩子的榜样,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让孩子知道什么是道德和法律的界限。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是巨大的。
对孩子而言,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他们不曾尝试,但渴望尝试。当家长发现孩子做的不对时,首先要做的不是批评与指责,而是要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告诉孩子我们的经验,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只有真的互相理解对方,双方才能进行相对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教育有界、尊重孩子不要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过分地限制孩子。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拥有自己的想法,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并尽量理解他们。
循循教导、平等对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教育孩子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引导孩子是个大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学会放下家长的架子,与孩子平等地对话。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家长应慢慢地引导孩子调整心理状态,还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孩子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教会孩子在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的同时,也要为自己做的事情承担后果。
要站在孩子的对面,与孩子面对面地交流;不要站在孩子地对立面,带着威胁恐吓的口吻对孩子进行教育。
尊重是平等的双向交流必不可缺的基础,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亦然。威胁式教育效果是有,却会给孩子的未来发展留下无穷的隐患。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尽量为孩子建立安全可靠和谐温暖的环境,相较于威胁性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更利于孩子成长,也更利于家长与孩子之间构建亲密有效的教育桥梁。
我是小B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