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战争,对于美国和越南双方都是巨大的伤痛,这种伤痛不单单是肉体上的伤害,还有精神上的伤害。
战争,让母亲失去了儿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亲……
对于士兵而言,战争让他们失去了手臂、兄弟,还有对未来的恐惧。
1、战争创伤后遗症
战争是一堵围墙,它将世界分割成两边,一边是朝不保夕血腥的战场,而另一边是锦衣玉食的文明社会。
当美国士兵踏入越战的环境时,就必须要面临这种角色变换的选择。
《阿甘正传》中,阿甘和邓·泰勒上尉便是以越战幸存者的身份,做出了关于人生的抉择。
如果没有阿甘,邓·泰勒上尉这位战争的英雄,也会带着“英雄”的荣誉自杀了事。击垮他的,不是战争本身,而是战友的死亡、自身的残疾,这些事情合起来剥夺了他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对于他而言,往后余生所有的希望在此刻都终止了。
人活着总要有目的才快乐,方向越明确,越努力的人,往往面对挫折时,也最容易崩溃,就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前进的理由。
邓·泰勒上尉是幸运地,他遇见了阿甘这个看上去乐观过头的傻朋友。
同样的,战争也让阿甘失去了很多东西,比如那个想要捕虾的朋友布巴。但他并没有像泰勒上尉这样一蹶不振,阿甘的人生比起正常人要辛苦许多,这种逆境也磨砺了他坚韧的品质。
于是,阿甘决定带着泰勒,进入了捕虾行业,继续布巴未实现的梦想。
电影里,阿甘和泰勒有了相对完美的结局,可阿甘只有一个,参加越战的士兵又何止十万呢?
那些像泰勒一样失去了兄弟、身体残疾,或者精神受创的士兵,他们往往情绪会变得极为敏感,这是对残酷战争生涯刻骨难忘的记忆,也是夺走他们梦想的魔鬼。
这种时刻,他们就是肖申克救赎里,那些被体制禁锢了灵魂的可怜的人。
2、难以融入社会
这数十万参加越战的士兵,回家的那一刻,对于绝大多数士兵而言,这也就意味着失业。
约翰逊总统愿意和越南讲和的原因,很重要的两点,便是“军费开支太大”和民众反战情绪高涨。
当时的美国国内,本身便面临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加剧的危机。
士兵们在脱离军旅生活的情况下,就要面临着生活和精神的双重压力。
他们本身的技能是战斗,如果放在正规工作上又很难竞争过普通职工,加上当时社会对他们隐约有点不满情绪。
这种种,都使得回国的士兵在高度压抑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杀的道路。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