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张珊珊刘海青记者赵旭郗运红见习记者陈甜田
吕振军,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医院医务处主任、(脾胃病科、风湿病科)主任。主攻中医内科方向,对脾胃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有独到见解。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将父亲作为榜样,十几岁熟记余首方歌
吕振军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和熏陶,对中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将来成为一名像父亲那样的好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医生。在他的印象中,每天到他家来找父亲看病的人络绎不绝,远近都有,深受大家的尊重。他的父亲是山东中医学院第一届毕业生(年-年),毕业后先医院(也就是医院)医院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曾先后两次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到坦桑尼亚进行医疗援助工作共计5年,为中坦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贡献,曾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嘉奖。
在吕振军的心目中,父亲的形象是高大的,一方面因为他所取得的成绩(吕振军的父亲一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医院管理工作,曾任滨州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长两届、医院业务院长、医院工会主席等)。另一方面因为父亲为家乡人民无私奉献,不管谁找到他,他都会耐心细致地看病、仔细斟酌处方中每一味药物的应用,不厌其烦地为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吕振军印象最深的是父亲手持银针为患者治病的样子和独创的针刺手法(快速捻转叩击手法)及神奇的疗效,长大从医以后才明白父亲的独到医术,针药并用,临床疗效甚佳,彰显了中医的神奇!难怪印象当中总有那么多的人在离开时对父亲千恩万谢的场景。父亲,是吕振军的榜样,也是他努力的方向。
在吕振军十几岁左右的时候,父亲就已经要求他熟记多首方歌,多种药物的主治与功效、背诵的书籍十几种(《频湖脉学白话解》、《汤头歌诀白话解》、《药性赋》、《医学三字经》、《内径知要》、《伤寒论》等等),父亲看到吕振军的努力和兴趣,也深感欣慰。指导他系统地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经典著作。终于,通过种种努力,吕振军如愿以偿地穿上了白大褂,成了跟父亲一样的中医医生。吕振军更加努力的工作和学习,向各位老师请教和学习,不断成长,在年晋升主医院内科副主任,以至于后来顺利晋升了副高、正高级职称,医院骨干力量和学科带头人,同时在工作中也培养了大批中医医学人才,为振兴祖国的中医事业做成了应有的贡献。同时,尽心尽力为患者服务,辨证论治、治病求本、追求临床疗效。深得本区域和周边区域患者的认可、信任和好评。
吕振军说:“我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学习中、还是科研教学中,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困难,从年轻一直到现在,都会存在这个问题,但是我非常有幸,有一个非常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我会向老师们请教,也可以同事们之间讨论和沟通,回到家,在饭桌上还可以跟父亲边吃边谈、征求他的指导和建议,所以,在我的印象中,有各位领导在,有各位老师在,有同事们在,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解决。”
对脾胃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见解独到,独创疗法并取得显著效果
吕振军的业务主攻方向是中医内科,但随着年龄增长、经验的积累,自己比较擅长于脾胃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等等的诊断和治疗。
在脾胃病的治疗上,以辨证辨病为基础,针对脾胃病的发病特点,吕振军创立了“健脾益气、舒肝和胃、理气止痛”治疗大法,研创了治疗脾胃病的系列方药:舒胃1号、2号、3号和脾胃舒膏、脾胃舒外敷散等等,并用于临床,在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治疗及其并发症的预防上,均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治疗风湿病上,在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潜心研究,吕振军认为风湿病的外因是以风、寒、湿邪为主,内因以肝、脾、肾正气亏虚为主,病机为风、寒、湿、热、痰、瘀痹阻气机,创立了祛风通络止痛汤、温经散寒止痛汤、除湿蠲痹活血汤、清热解毒通络止痛汤等一系列方剂。对风湿病症状的恢复、疼痛的消除、关节功能的改善上均取得了显著疗效。
吕振军说,“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现代临床上的一种治疗模式,在西医诊断明确的基础上,中医可以弥补在西医治疗上,所达不到的功能和作用,比如针对中风患者吞咽困难的病人,西药是没有办法很好解决的,或者一些功能性头痛、失眠、多梦等等,这些都没有太好的办法,但是用中药、针灸、艾灸、理疗,或者针刺配伍、中药配伍,效果都是很好的。而西医也可以辅助中医,更准确地进行诊断。比如肿瘤,或者中医所不能够诊断的遗传病、免疫病,通过西医的检测指标可以明确诊断,不会影响患者病情的发展。这样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中医、西医相互结合,既能起到明确诊断的基础,也能够丰富治疗的方案。所以,中西医结合是很好的。譬如现在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吕振军说:“我非常希望把自己学的知识传授给我的学生们,更加发扬光大我们的中医事业,同时也希望我的学生们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学古而不拘泥于古。我们作为滨医院有义务和责任为基层国医堂培养中医药人才,有义务也有担当为他们做好这个服务。”
年5月23日吕振军成为滨州市第一批中医师承指导老师,带徒4人,年医院李克德老师(因年龄大、身体原因暂停带徒)的徒弟3人,年6月11日成为医院第一批中医师承指导老师,收徒2人。工作30余年一直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内科常见病、多风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脾胃病科科室配置优良,为滨州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医院现有脾胃病科病房开放床位50张,科室由门诊、病房、治疗室、中医特色理疗室、消化内镜诊疗中心组成。现拥有宾得i-高清电子胃肠镜系统、胃肠微波治疗仪、肝病治疗仪、电子灌肠机等先进诊疗仪器;科室医护团队共27人,医生10人,护士17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3人。
科室基本配置完善,设备齐全,人员职称占比合理。人才梯队完善,业务能力强,有学术带头人、学科继承人且拜师重传承。科室搭建了学术平台,连续5年开展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中医占比,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中医适宜技术开展,中药制剂应用,医院同期创建,原为“内二科”,为山东省“十三五”中医药计划项目脾胃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医院重点建设科室。
科室人才梯队完善,目前有高级职称医师5人,其中学术带头人1名,学科继承人1位;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3人。科室重视医师的继续教育和培养,每年均派出骨干力量外出进修;重传承,拜名师,吕振军主任医师拜师首都国医名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翁维良教授,张训景副主任医师拜于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全国政协委员杨宇飞教授,陈晓晖副主任医师、杜孟蔚主治医师拜师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李保双教授,学习名家医术经验,引进来,走出去,守正创新,不断提升科室医护人员业务能力。
基于以上条件,脾胃病科年12月成立滨州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滨州市脾胃病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挂靠单位”,“滨州市治未病质控中心主任挂靠单位”,滨州市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滨州市风湿免疫专科联盟副主任委员单位”,为滨州市中医脾胃病、风湿病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开展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对推动滨州市脾胃病、风湿病诊治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科室采取中西医结合,中医为主,西医为辅,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中医适宜技术广泛应用,开展了包括药蜡疗法、隔物灸、穴位贴敷、平衡火罐、药物罐、督灸、耳穴压豆、针灸、封包、熏蒸等10余项中医特色理疗项目。结合临床总结科室经验用方,研发中药制剂,脾胃舒膏、胃宁丸、脾胃舒外敷散应用于临床,效果佳。现有中医优势病种3个,并有相对应的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不断优化和改进,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执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为了学科的建设、不断提高诊断和科研能力,为滨州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吕振军个人简介:
吕振军,男、本科学历、医院医务处主任;医院内科(脾胃病科、风湿病科)主任,滨州市首届“名中医”;第一批滨州市优秀医学人才;滨州“好医生”;滨州十佳中医师;原医院副院长、援坦桑尼亚知名专家、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吕会文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人;现师从于首都国医名师、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医院副院长、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翁维良教授。
山东省‘十三五’中医药发展计划项目脾胃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负责人;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脾胃病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山东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滨州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滨州市脾胃病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滨州市治未病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滨州市医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滨州市风湿免疫质控中心副主任;滨州市风湿免疫专科联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三届滨州市针灸推拿学会理事;山东省中医药学会经方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滨州市中医药学会理事;滨州市医学会第二届消化病学及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医师分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免疫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兼职教授。
现为医院内科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他勤求古训、博采众长、遵古而不拘泥于古、勇于开拓创新,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对内科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综合征,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胆囊炎、胆结石),风湿免疫系统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脊,皮肌炎,干燥综合征),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冠心病、肺心病、心肌炎,脑梗塞、脑出血及其后遗症),妇科疾病(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症),膏方滋养和亚健康状态调理及疑难杂症的临床研究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