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当战役:法兰西帝国进退两难
拿破仑三世迎合民意而不能驾驭民意,作为一个始终缺乏自信心、安全感与合法性的领袖人物,他在欧洲和全世界采取冒险政策,和在德国统一问题上遭受最终的失败的确有其历史的必然。——朱庭光
▲战斗中的攻守阵势
前言
年9月1日,法国和普鲁士在色当地区展开决战。
因战略指挥不当,此战以法军惨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告终。拿破仑三世本人沦为俾斯麦的阶下囚,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法国战败后,又是割地又是赔款,普鲁士(即现代德国)一跃成为欧洲的新霸主。色当战役的失败不只是战略问题,更有深层的政治问题。
历史上,许多战争的失败都是如此,不合理的军事部署背后是政治斗争在作祟。比如清朝在甲午海战中实行避战保船政策,背后就是帝党对太后党的排挤。导致北洋水师(士气低迷,被日军连连击败。
二战中的日本内部海、陆军种不和,致使日军在中国、东南亚和太平洋三线作战,各战场终究难以兼顾,由于支援不足而全面落败。
再看色当战役,表面上是将军在前线要退不退,该打不打。实际上,是拿破仑三世无法平息大后方保守派与共和派的内斗。
法普战役一爆发,法军就被普鲁士压着打。此时,被普军割裂的两支法军军团想要汇合。由于地形不利,拿破仑三世率领的军团在色当地区遭遇失败。
这时,法军正确的策略应该是放弃汇合,主动撤退到对防守有利的巴黎。
▲麦克马洪选择从色当绕道去解救麦茨本身就不合理,这里西面临河,北面为比利时边境,10多万法军只能挤在狭长的地带中与普军作战,火炮无法发挥作用。
但是法军没有撤退,而是硬着头皮发动了薄弱的进攻,最终全军覆没。这是为什么?难道法军中就没一个有战略眼光的将军吗?
其实拿破仑三世想要撤退,只是他被国内的两方势力裹挟了,进退两难。
▲色当战役中的战乱场面
第一股势力,是被民族情绪控制的巴黎人民
法普开战之前,法国人民是有些膨胀的。流着拿破仑血液的三世,以指挥官的身份打赢了对抗俄国的克里米亚战争,和压制奥地利的意大利独立战争,让法国重回欧洲一哥地位。
因此,人们对法普战争很有信心。另外,普鲁士在外交电报中措辞极其挑衅,民族主义在舆论界蔓延。
在巴黎人民“打到柏林去”的口号声中,身患重疾的皇帝带着14岁的皇太子上了前线。
然而不久却传出了法军要撤回巴黎的消息,吃瓜群众非常不满,仗没打赢就算了,还要退回巴黎打。他们聚集在政府前示威,不允许军队撤退,不然就要推翻政府。
▲德国首相俾斯麦篡改了法国大使给普鲁士皇帝的电报,以激起德、法人民的民族仇恨,称为“埃姆斯密电事件”。
第二股势力,代表巴黎政府的欧仁妮皇后
拿破仑三世随军队出征后,留下皇后在巴黎摄政,欧仁妮成了法国政府的代言人。她一方面畏惧示威游行的巴黎市民,一方面还是盲目的认为法国一定能打败普鲁士。
当拿破仑三世和将军麦克马洪都决定向巴黎撤退时,皇后代表政府向各级士兵下命令:“只有皇帝的敌人才会撤退”,她还派出国会议长来到前线,督促军队不许返回巴黎,并命令麦克马洪主动向普军进攻。
▲欧仁妮皇后以美貌和时髦著称,并成就了许多时尚奢侈品牌:路易威登、娇兰、卡地亚
那么,为什么欧仁妮皇后可以越过皇帝对政府和军队发号施令?
首先,欧仁妮与保守派一同把控了战争主动权。
法普战争不是皇后第一次摄政,在拿破仑三世亲征克里米亚和意大利时,她有过两次执政经历,这为她拉拢保守派人士提供了政治资源,被病魔缠身的拿破仑三世无力管束欧仁妮公然夺权。
军事大臣、国务院总理以及国会议员全都聚集在欧仁妮皇后身边,他们甚至成立了一个以皇后为首的政府会议,图谋夺皇帝的权。
正当他们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时,法普关系因西班牙王位继承事件紧张了起来。法国的危机到了皇后与保守派眼中,成了重建政府的绝佳时机。
欧仁妮蓄意破坏了司法部长与普鲁士的和谈,用咄咄逼人的口吻要求普皇写保证书,直接点燃了战争的火药桶。
▲拿破仑三世(年4月20日-年1月9日)
其次,拿破仑三世无力协调各党派势力,他只能随波逐流
拿破仑三世上台吸引了一众官员拥立,但这些人是从保守派或者共和派中转变而来的投机主义者,虽然称为波拿巴派,却并不完全忠于皇帝。
法国议会中暂时呈现出三派鼎立的态势。不过,随着法国工业革命发展,工人数量暴涨使得共和派声势渐大,他们不齿于拿破仑三世称帝,要求恢复共和。
共和派拿出限制王权的纲领文件进行全民公投,没有通过,拿破仑三世暂时保住了皇位。但他的地位出现了动摇,一次,他和皇后去巴黎歌剧院看演出,半路还遭遇了炸弹袭击,所幸没有大碍。
为了挽回支持率,拿破仑三世开始讨好共和派,他提拔大批民主人士进入担任政府要职,甚至主动推进君主立宪改革。
这让欧仁妮皇后和保守派非常不满。皇帝被两方势力嫌弃,几乎名存实亡。法国的议会乃至战场,都成了共和派与保守派互相攻讦的场所。先不说法军的人数和武器都不如普军,光是背负党派利益的将军们就无法一致对外。
▲俾斯麦与被俘的拿破仑三世
那么,党派争端给法国带来了哪些后遗症?
拿三被俘后保守派顺势上台,但是保守派内部也有两派之争。其中正统派想要拥立波旁王室,而奥尔良派则想自己当家作主。欧仁妮皇后作为西班牙贵族,很快被两派抛弃。
然而就在这些党派争论不休时,普军攻入了巴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在巴黎扶植了“国防政府”。巴黎人民眼看谁都指望不上,便自发组织国民卫队,建立了反对政权,史称“巴黎公社”。
法国又陷入巴黎公社和国防政府的斗争之中。法国内部多方力量互相扯皮,导致政府缺乏领导核心。没有集中的领导力量,便会陷入混乱。这验证了手表定律
鲍世修.法军为何在色当战役中全军覆灭
张芝联.《法国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