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脑梗患病风险排位第一的国家,约40%的患病率,也就说是五个人中就有两个人具有罹患脑梗的风险,而且近年来该类疾病的发病年龄段日趋年轻。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病患,睡觉前还好好的,一觉醒来就脑梗了。比如前几天就碰到了这样一位患者,40岁的王先生,由于打鼾出现呼吸暂停,直接被送进了ICU,最后确诊为急性脑卒中,在进行了紧急对症治疗后,最终逃过了一劫,事后他本人及家人都觉得很震惊,平时生活中感觉并没有什么患病的迹象。
这也是医生最为无奈的地方,其实王先生由于平时不注重饮食习惯,喜食甜食及高脂饮食,而且工作上经常熬夜加班,应酬,烟酒不离身,所以在体型上偏肥胖,并且三十五岁之后相继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的状况。
在基础性疾病的预防上又十分的不上心,自认为“三高”很普遍,属于到年龄了就会出现的小毛病,身边很多人都有。
但近一年来王先生的睡眠质量呈直线下滑,白天总是感觉瞌睡,而且多次在工位上睡着,因此受到领导多次提醒。
最近半年又出现了睡醒后半边身子发麻的问题,而且越发的严重,到入院他还认为发麻可能是自己体重比较重,睡觉的时候压到的呢。
平时类似王先生这种患病而不自知的其实还有很多,明明脑梗前兆已经在他的睡眠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而他还自认为局外人。所以本期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脑梗的问题,期望大家都可以做到早了解、早预防,远离疾病。
一、脑梗来临,睡觉先知?
医学上将脑梗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其本质就是一类供应脑部的血液出现障碍的疾病,如发现不及时其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由于脑血管出现堵塞会导致局部脑组织因缺血而产生坏死,从而出现语言障碍、偏瘫、半身不遂乃至死亡等凶险情况。
同时其发病率在所以心脑血管疾病中占四分之三,我国每年新发该类疾病的患者已高约万人。而俗语有说“脑梗来临,睡觉先知”。
那为什么它喜欢在晚上入睡后出现呢?主要有下几个原因。
原因1:夜间血压容易波动。
众多国际科研数据显示,在无外因干预下,人体夜间的血压是日间是不同的,夜间普遍血压会下降,这是因为在夜晚处于主导地位的迷走神经会处于兴奋状态,促使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力变得比较弱,心跳速率也会相应的降低,直接导致血压下降。
而随着血压的下降,血流速度随之减缓,假如存在一定程度的动脉有粥样硬化,特别是“三高”人群,这个时候局部极易出现血栓的情况,当局部的血栓堵塞了脑动脉,就会造成脑组织由于缺血、缺氧等原因坏死,继而诱发脑梗。
原因2:动脉粥样硬化。
人体一旦出现脑动脉粥样硬化,就会使血管表面变得粗糙不光滑,一些纤维组织增生及一些进行性脂质等杂质更加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上形成血栓。
而众多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是造成缺血性脑卒中最为重要的诱因之一,约有百分之九十的脑梗患者都是在具有脑动脉粥样硬化症状之后出现的。
值得注意的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与不良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联,其可诱发因素包括长期吸烟、酗酒、熬夜及摄入过多脂类、糖类、食盐等,而这些因素叠加得越多,患病风险则越高,所以想要远离疾病,还要从改善日常习惯开始。
原因3:血稠。
血液的粘稠度其实就是我们人体全血的粘稠程度,这个和血浆中的血细胞、蛋白含量多少有很大的关系,如当人体内水分减少,血细胞增多就会导致血液中的血细胞大量凝聚,此时我们血液的粘稠度就会增加,而血稠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血液的流速变得缓慢,这就给了血脂中某些成分凝集的机会,最终形成栓子。
随着栓子的不断增大,就会导致脑动脉完全堵塞,而脑组织由于供血、供氧不足最终诱发坏死。
监测数据显示,一天24h内凌晨2-6点是血液粘稠度最高的时间点,因为此时间段人体处于熟睡状态随着呼吸带走一部分水分,同时肾脏工作会带走一部分尿液,使体内血液粘稠度增加,因此夜间更容易形成血栓。
原因4:饮食因素。
除了上面三个疾病原因,造成脑梗不可忽视的就是日常饮食习惯了。我国脑梗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国家,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中餐样式多变,“煎炒烹炸”的“高油、高盐、高糖”饮食诱发了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富贵病”,而这些疾病如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最终都将面临脑梗的风险。
例如,美国学者就曾经对高糖饮食与中风发病率做过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假如每日摄入ml含糖饮品,中风的风险就会增加近20%。而且晚上进餐过晚、过饱,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与血液的结合,增加有害物质凝集血光内壁的机会,增加血栓风险。
既然入睡后,脑梗更加容易找到我们,它的发作又那么快,就像案例中王先生一样,睡一觉就直接住进了icu,那是不是我们就无计可施了呢?其实并不是这样,脑梗并不像大家所想是一类突发性疾病,它在发作前还是会提醒我们的,只不过可能多数患者可能已有症状,但却忽视了这些脑梗在睡眠中的预警信号。
二、医生提醒:睡觉出现3个异常,小心是脑梗
异常一:打鼾
打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睡觉打呼噜,也就是睡眠状态下气流引起喉部震动所发出响亮的噪音,往往打呼噜的人并不自知,但同屋之人却深受其害,影响睡眠质量。
生活中,打鼾的人不在少数,多见于男性,特别是肥胖人群,但如果鼾声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就要警惕是否是疾病的预警信号了。
①异常响亮。部分人的呼噜声可以用“鼾声如雷”来形容,大而响亮,感觉震的房子都要颤抖。
②不分场合打鼾。即使夜间睡眠充足,日间仍会时不时的瞌睡,不由自主不分场合就可以极快的入睡,而且一睡着鼾声就四起。
③多次出现打鼾中呼吸暂停。睡着打呼噜的时候伴随长长的呼噜声到达最高点后,突然就没有声音了,有点像是窒息了一样,停留一段时候感觉一口气似乎又上来了,接着呼噜继续。
目前,国际上已有大量数据证实打鼾与脑梗存在直接的关联,特别是出现打鼾中呼吸暂停的情况是诱发脑梗等心血管疾病的强危险因素。
在打鼾的过程中,特别是那些时常出现呼吸暂停的鼾声,主要是由于气流不畅,而上呼吸道堵塞自然会引起缺氧,缺氧时间过久大脑就会急速反应觉醒,然后又瞬间进入熟睡,接着打鼾继续引起缺氧,以此往复。
而身处这个状态下的血管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较大的损伤,引起高压;同时还会影响机体新陈代谢,特别是脂肪的代谢,诱发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
而在缺氧的瞬间,机体会产生自我保护机制,创造更多的红细胞来作为携氧工具,增加氧气量,随着红细胞异常增多自然而然就增加了血液的粘稠度,使血流速度减缓,诱发血栓的出现,而正是在这些因素共同的作用下,最终诱发了脑梗死的出现。
数据显示,具有打鼾习惯的人群罹患脑梗死的发病率是没有打鼾习惯的人群的3-10倍;同时脑梗患者约百分之八十具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两者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唯有及时治疗异常打鼾,才能尽早阻断该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特别是对于一些有心脑血管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等,一定要重视自己的呼噜声,如果有必要需要积极治疗。
异常二:麻木
肢体发麻的感觉相信大家都曾体会过,特别是当我们长时间保持同一动作的时候,比如久坐、久蹲等,稍微一动随即肢体某些部位就如同过电一般出现发麻的感觉,但是这类常见的麻只要稍微活动一下肢体,短时间内就可以恢复。
假如在入眠后,并未一直保持同一姿势入睡且未一直压着一边身体,但仍频繁的出现肢体麻木感,特别是单侧局部比较严重,例如:入睡后感觉一侧脸部麻木、或感觉一侧腿麻木、或感觉一侧胳膊麻木、或感觉半边身体麻木、或感觉半边身体与脸部同时麻木等,这时候就要高度警惕,是否出现脑梗的前兆。
麻木的出现主要与神经系统有关,我们的感觉是通过周围神经系统传输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一旦中枢神经出现问题,就会将所谓的麻感反射到肢体上。
但多种常见疾病都可诱导中枢神经异常,比如劲椎病,它所表现的麻木主要集中在手指上,而且多伴有肩颈酸痛等;再比如糖尿病神经病变,它主要是神经末梢病变同样集中在指尖、脚趾等刺痛。
而脑梗多是由于脑部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堵塞住血管造成短暂性的缺氧,所以出现的麻木感面积就会相应的比较大,多集中在半边肢体上。
为了更加清晰判定是否是由于脑梗前兆导致的麻木,当患者出现夜间入睡单侧麻木后可以通过几种观察方法来有效甄别。
如同时抬起两侧的胳膊感觉是否有单侧痛觉或是麻木感,观察两边的胳膊举的是否是一样平,如果两侧胳膊不是对称的证明单侧出现异常;
还可以通过观察面部表情来判断,如对着镜子微笑,看是否有口眼歪斜的症状,尝试两只眼睛同时闭上,看是否会牵动嘴角向上歪斜,同时感觉在做面部表情时是否感觉脸部出现发麻症状;
对于夜间入睡面部麻木的患者来说,基本会影响日间清醒状态下的语言功能,所以在正常对话中,如果出现思维混乱、语言迟缓等问题都要警惕。
总之,麻木入睡感觉麻木之事并非小事,可不能大意,发现病症要及时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异常三:单侧流口水
一提到流口水,好像出现在小孩身上的情况比较多,因为俗语有说小孩流口水就是快长牙了。但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成年人遇到醒后发现枕头湿湿的尴尬,那圈圈水渍提醒着昨晚又流口水了。
其实引起流口水的原因除了口腔问题外还有很多,比如趴睡等不正确的睡姿致使嘴巴无法闭合,或是中医讲的积食、脾胃虚弱等消化道疾病都有可能会引起夜间流口水。
但是如果无外因的情况下,经常出现入睡后单侧流口水且量大,甚至有时候都可能被口水呛醒来的,特别是患有“三高”等基础性疾病的中老年患者,一定要警惕,此时有可能已出现了脑梗的前兆。
这是因为在脑梗来临前,由于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会造成脑部短暂的缺氧样,会使双侧或是单侧的皮质脑干束受到损伤,部分的脑部神经系统就会受到波及,其中便包括了面神经核及核以下面神经,而面神经支配着支配的唾液腺的分泌功能,此时就会出现唾液分泌紊乱,造成唾液不受控制的大量增加;
同时在脑缺氧状态下会出现球麻痹状况,导致舌下功能紊乱,不能自如的完成吞咽功能,唾液来不及被吞咽就会出现流口水的问题。
而且脑梗会造成面部肌肉控制不良,所以当患者出现夜间单侧流口水的症状时,可通过观察面部唇舌来判断是否已有脑梗前兆。
具体可以通过对镜观察鼻唇沟是否是对称,闭口鼓气是否会出现漏气现象,张口伸出舌头看是否居中、对不对称等方法来判断。一旦发现异常,这时候一定要警惕,及早就医。
除此之外,受脑内短暂缺氧影响,入睡后如出现头疼剧烈、恶心反胃等情况,都应及时就医。
总而言之,在现代生活中,脑梗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代名词,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中青年常常加班应酬,不良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促使他们也成为了脑梗的高危人群。
生活中一旦出现了上述几种异常,如睡觉频繁打鼾、无故半边肢体或面部麻木、单侧大量流口水且不可控制等症状,勿要像前面王先生一样轻视病情,要积极就医,及时排除各类不确定因素。
最后为大家提供一份良好睡眠的标准,即成年人夜间睡眠保持在7h-9h之间,儿童在10h-12h之间,过多及过少都不利于身体健康;无入睡困难,入睡<30min;入睡后中间不醒,即使醒后也很快可以入睡;22:00——2:00之间>1h深度睡眠;早晨自然醒后情绪饱满。希望大家都可以有个好的睡眠,远离脑梗。
参考文献:
[1]杨兴丹."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养生保健指南.():70.
[2]丁树宽."例脑梗死诱发因素分析."吉林医学31.():-.
[3]徐迎胜[1].""打呼噜"对脑梗的影响."中国老年7():1.
[4]王明."脑梗塞七个前兆症状."老年教育:老年大学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