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作家魏巍发表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可谓家喻户晓,是新中国数一数二的“爆文”,当时这篇文章的传播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是现在任何网络爆文都根本没法比的。
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抗美援朝英雄们,随着文章的传播在中国妇孺皆知,成为了无数国人的敬仰钦佩的楷模。
李玉安,就是这篇文章中提到的一位志愿军“烈士”。
他的事迹在国人中广为传播,他“生前”所在部队38军,也一直在纪念这位军史上的英雄“烈士”。
图
年6月,英雄李玉安在作报告(左一)
然而所有人也没想到,在年,一件震动38军的事发生了。
这一年2月的一天,保定38军驻地的门岗接待了一位面容憔悴的老人,老人从破旧的行李包里拿出一本书让接待的战士看——这是本小学教材。
老人翻到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那一页,指着其中的一段文字告诉接待战士,他就是文中提到的李玉安。
李玉安可是38军中的大英雄、大名人!
自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后,38军中的每一批战士都接受过李玉安“烈士”事迹的教育,即使在抗美援朝四十年后,李玉安的名字在38军中依旧如雷贯耳。
图
李玉安老人旧照(左)
接待的战士不由得怔住,他熟知李玉安的事迹,知道李玉安在四十年前就成为了烈士。
现在这位大名鼎鼎的“烈士”复活在他面前,让他一时间茫然无措。
等他回过神来,他马上意识到这件事非同小可,赶紧给上级作了汇报。
没等一会儿,这位老人就被请进了38军,38军军史办公室的一位主任很热情地接待了老人。
经过查看老人的伤残军人证、和老人核对李玉安在38军时各种情况,主任最终确认老人就是被当成“烈士”四十年的李玉安。
图
李玉安的证件
李玉安告诉部队领导,他这次来找老部队的目的,是想让自己的小儿子来老部队当兵,继续自己的革命生涯。
可怜天下父母心,李玉安的这个请求,老部队的领导当然理解。但让老部队很多人不解的是,李玉安为什么四十年后才出现在老部队,证明自己并没有成为烈士?
李玉安“烈士”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四十年来李安本人应该早就知道自己成了“烈士”,他在那些艰苦的年代证实自己的身份,以他的功勋和伤残程度,理所当然应该获得更多的照顾。
难道他四十年来一直生活富足,不需要照顾?
事实上,四十年来李玉安都过得很艰难。或者说他有享福的资格,却自己放弃了。
图
李玉安旧照(右)
从赤贫苦力到英勇战士
李玉安是河南人,年生。他家里很穷,9口人只有不到一亩的薄田,而且这块田还在黄泛区(黄河泛滥区域),一遇灾年颗粒无收,他小时候总是跟着家人在外逃荒要饭。
16岁那年,日本人到李玉安家乡招人,去关外做苦工,食不果腹的李玉安就去了东北修公路。为日本人修路,不仅得不到工钱、吃不饱饭,还要时常挨打挨骂。
干了一阵,李玉安和一些工人实在忍无可忍,就毁了工具集体出逃到了山里。
日本人把招来的苦力都当成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私自逃跑会受到非人的惩罚,李玉安这些人只能像野人一样在山里藏了一段时间。
躲过日本人的搜捕后,李玉安随一个同伴去了东北巴彦县西集镇的乡村给几家地主当长工,起早贪黑辛苦劳作,勉强维持着最低限度的生存。
图
上世纪20年代“街头劳务市场”,数十位绑腿束腰的农民,正立在街头等待雇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党武装进入了东北,开始在东北广大农村地区建立根据地。
年内战爆发后,我军各部队陆续改称解放军。年,李玉安加入解放军。
解放军的部队就像个大家庭,崇尚人人平等,这让李玉安这样的苦出身,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温暖。
加入解放军,李玉安迎来了新生。解放军的部队就像个大家庭,崇尚人人平等,这让李玉安这样的苦出身,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温暖。
图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炮兵旧照
部队里,其实很多战友和李玉安一样,都是贫苦农家出身。大家在闲暇时,偶尔会聊家乡土改的新气象,遐想一下未来不受欺压的好日子。
在这样的氛围中,李安渐渐懂得了自己是在为改变自身的命运而战,是在为改变国家的命运而战。
这种思想赋予了他英勇、顽强的战斗力。
在”四平战役“中,李玉安荣立一等功,此后又在“辽西会战”、“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中不断立功受奖。“渡江战役”之后,他随部队一路打到广西。
图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年朝鲜战争爆发时,李玉安所在的38军成为了第一批入朝作战的部队之一。入朝作战时,他还是38军师团1营3连的一名副班长。
让斯大林流泪的战斗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次战役中,38军打得并不好。跨过鸭绿江后,38军本来作为预备队,还在后方整训、换装。
由于联合国军推进迅速,志愿军司令部决定趁联合国军不清楚志愿军已经进入朝鲜,对冒进的联合国军予以歼灭,就急调38军向熙川开进,以歼灭此处的韩军第8师。
然而却不想38军贻误战机,放跑了韩军第8师,其中关键问题就出38军下辖的师。
图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作战要图
原来,师在向熙川行进的途中,遇到一支后撤的朝鲜人民军部队。
这位人民军军官把联合国军的空中打击、地面火力说得十分恐怖,还提到他们后撤时,发现师将要攻击的熙川已经被美军的一个黑人团占领。
这个情况让师大感意外,志司告诉38军熙川只有伪第八师,现在怎么还冒出美军一个黑人团?
信息出入太大,师赶紧向军部上报并放慢了推进速度。
这一延缓就贻误了战机,军部把情况上报给志司后,志司却说此事属于讹传,命令38军按原计划执行。
图
志愿军在追击敌人
师立马紧急行军,结果到达熙川时还是晚了——这里已经是一座空城,伪第八师早就逃走了。倘若没有耽搁的那一下,师应该就能如期完成行动计划,全歼伪第八师。
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了。
彭德怀总司令大为光火,在志愿军党委扩大会议上大骂38军军长梁兴初:“你真是胆大包天,竟敢违抗军令!……这是犯罪的行为!我彭德怀别的本事没有,斩马谡的本事还是有的!”
梁兴初被这么一骂,连带着整个38军都抬不起头。
38军是彭德怀总司令在平江起义打下的底子,被老首长这样评价,让整个38军上上下下都憋着一股劲,要在战场上把脸找回来。
图
梁兴初(左一)旧照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中,我志愿军没有把联合国军打痛。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因此误判了我军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
麦克阿瑟认为,我国只是出动几万兵力对联合国军进行骚扰,不会大规模加入朝鲜战争,因此就没有把第一次战役的小失利放在心上,继续向鸭绿江边挺进。
在毛主席和彭德怀总司令的谋划下,志愿军采取了向后退却诱敌深入,然后再迂回包抄断敌退路的部署。
我军准备对越过三八线的联合国军队实施大包围,争取能全歼联合国军几个师,彻底扭转朝鲜战场的局面。
联合国军果然中计,麦克阿瑟以为入朝作战的志愿军已经溃败准备撤回国内,随即指挥联合国军加快推进速度,朝鸭绿江边攻击前进。
图
志愿军38军战士士气高昂
38军找回荣誉的时候到了!
骂归骂,在彭德怀总司令的眼中,38军仍然是主力。因此,彭老总把穿插敌后阻断联合国军退路的重要任务交给了38军。
在穿插的同时,还需要延缓联合国军的推进,以免联合国军威胁到志愿军的后方,这也是第二次战役的一个关键。打阻击的必须挑选最强的部队,才能确保整个部署万无一失。
在第二次战役发起的时候,韩军第7师和部分美军已经突进至军隅里一带。需要一支队伍阻击这支联合国部队,为志愿军整个部署赢得时间。
彭德怀总司令经过慎重考虑,又对38军委以重任,令其派部队在飞虎山进行阻击。
图
飞虎山阻击战资料照片
李玉安所在的团担负起了飞虎山阻击的任务,于年11月4日拂晓攻下飞虎山后,战士们立即开始抢修工事,准备迎接敌军的进攻。
由于抢占飞虎山时,战士们只带有作战武器,时间紧迫,来不及返回山下去拿修工事的工具,战士们就用手抠、刀撬挖掘战壕,很多战士挖得双手鲜血淋漓也不停下。
后来还是一个留在山下的文化教员想到了这种情况,才送上来一批修工事的工具。
工事还没有完全修好,敌军就展开了进攻。
图
正在行军的志愿军
团靠着轻武器和士兵们的血拼精神,和有飞机、坦克掩护的敌军激战了五天五夜,牢牢守住了飞虎山。诱敌深入的任务完成后,团才奉命撤出飞虎山,去追赶38军主力军队。
为了不贻误战机,团靠着两天急行军,每日60公里的速度,总算赶到此次38军的主战场——德川。
然而到达战场后,团发现主力军早已结束战斗离开了,正失望着。恰好,师刚接到松骨峰阻击的任务,师长杨大易正愁派不出兵,见团赶到大喜过望,立即命令团向松骨峰穿插。
团不顾疲劳,马不停蹄地又向松骨峰急进。
11月30日拂晓,李玉安所在的团1营3连赶到松骨峰,奉营部命令抢占松骨岭的一个无名高地。3连迅疾击溃无名高地上的小股联合国军开路部队,占领了高地。
图
松骨峰阻击战场景还原
这个高地和松骨峰的名字不相符,只有“骨”没有松,连草都没有长几根,光秃秃都是碎石、泥土,能隐蔽的地方很少,必须抓紧修工事。
但3连还没来得及修工事,离高地一百来米的公路上就传来轰鸣的马达声,接着汽车灯光相连——美军的机械化部队开了过来。
3连来得正是时候,战士们一见美军大部队立即斗志高昂。3连8班的战士冲到公路,用手榴弹、火箭筒把开路的美军军车和坦克炸瘫在路上,阻止后面的美军快速冲过松骨岭。
这支窜逃的美军部队是被志愿军击败的美军第二师,此前正在夺路而逃,一见退路被封,立即对3连阵地进行疯狂反扑。
图
战场上的美国士兵
美军的无线通讯配置到班、排,一个班都可以招来空中支援,而且联合国军不仅后方有机场,朝鲜东西两边的海岸边还有美军的航母,空中支援总能及时赶到。
见一个师被阻截在松骨峰,美军的飞机更不会怠慢。不一会儿,十多架飞机,就配合着地面十多辆坦克和十几门大炮,对3连阵地展开了狂轰滥炸。
团轻装长途奔袭,基本都是轻武器,对3连没有炮火支援。但3连战士顽强挺住了美军的火海覆盖,等美军步兵冲上来一靠近阵地,3连战士就猛烈射击,把步兵打退。
美军为了逃生,继续拼死冲锋——不拿下这个高地,大部队过不去,后面的追兵又正在赶来,那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图
松骨峰阻击战油画作品
美军开始用火海加人海的战术攻向3连阵地,四百多美军朝无名高地猛扑上来,凝固汽油弹把小山头变成了火山,炮弹铺天盖地炸得无名高地石飞土翻。
打退美军五次冲锋后,3连也伤亡惨重。
危急之下,连长和指导员开始做最坏的准备,把文件和笔记本全都烧掉,表明人在阵地在的决心,拼尽最后一口气守住战场。
与此同时,美军眼见数次进攻都没有拿下阵地,又再次组织了近二十辆坦克、三十几架飞机以及数十门大炮对小小的无名高地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击。
图
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在向敌人发起冲锋
3连修的简易工事已经已经被炸得荡然无存,战士们就利用弹坑做掩体顶住美军的轰炸。在美军以为高地上不可能再有生物的时候,步兵又开始向高地扑来。
等美军一靠近高地,3连战士一个个从尘土中钻出来,突然向敌人发起攻击。
激烈的战斗中,3连副连长多次负伤,仍坚守阵地指挥战斗;指导员被敌人抱住后,拉响手榴弹和围住他的几个敌人同归于尽;就连身上被烧着的战士,也没有丝毫迟疑,扑上去就死死抱住敌人,与敌人同归于尽。
3连全体官兵实践着“人在阵地在”的誓言。
图
志愿军战士向敌人发起反击
这时,敌人又开始向高地冲锋,李玉安看到身负重伤的副连长,便让一名战士把副连长背下高地,自己独自与阵地共存亡。
面对冲上来的敌人,李玉安把仅剩的两颗手榴弹扔出去炸死几个敌兵和一个军官后,就冲上去和敌人展开肉搏。
他奋力刺死三个敌人,另一个敌人近距离开枪射中了李玉安。子弹从他腋下穿肺而出,把他的几根肋骨打断,还伤了脊椎,李玉安瞬间昏了过去。
在这场松骨峰阻击战中,整个3连几乎全部被打光,战场留下的景象异常惨烈:有的战士身体被烧焦还保持着战斗的姿态;有的战士遗体握着的手榴弹上满是脑浆,身旁躺着脑浆横溢的敌人尸体……
图
抗美援朝时期的战场
和敌人一番血战后,阵地上只剩下6名战士没有负伤,而这时的李玉安已经被埋到了尸体堆里。
指挥过无数大战的苏联统帅斯大林,听到这场战斗的汇报后,都流着泪说:“这是一支了不起的部队。”
李玉安昏迷后,一个摸上高地的朝鲜人民军战士发现他还有呼吸,把他背下高地,暂时安顿在附近一所无人居住的房子里。
李玉安在那里昏迷了好几天才醒过来,后面又有一支兄弟部队经过,见他伤势稍有好转,就把他送到了医院。
图
抗美援朝时期,医生正在做手术
医院给他做了基本的手术,由于他伤势严重,前前后后做了好几次手术,之后李玉安才辗转回到国内,这也是李玉安失联被当成烈士的原因。
在美军的火海战之下,牺牲的志愿军找不到遗体并不少见,以至于李玉安所在的部队也是找不到他,便以为他已经牺牲了。
李玉安本来想出院后重返战场,但医生告诉他,他的伤情落下的后遗症不适合再上战场。
这话令李玉安心如死灰,只好回到祖国的东北,到了当年他入伍的地方——巴彦县,在巴彦县兴隆镇的一个粮库工作。
图
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地方上,因为李玉安志愿军残疾军人的身份和他的名字,就被一个读过《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邻居小孩注意到,问他是不是文中的那个李玉安,李玉安这才知道他被当成了烈士。
他搪塞小孩,说自己不是。
后来有一次,李玉安特意让女儿给他读《谁是最可爱的人》,听着听着他眼里就流下了热泪,那个血与火的战场,那些牺牲的战友又浮现在了他的眼前。
想起牺牲的战友,李玉安愈发不愿意站出来去接受荣誉,他只想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负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平静生活。
图
上世纪粮站老照片
李玉安在粮站工作期间,不管是在哪个上岗位他都认真负责。后来领导信任他,把他调到了检斤组,负责粮食收购过称。
这个岗位很有“油水”,他只要眼睛“闭一闭”,卖粮食的人就能占到便宜。
于是不断有人给他送礼物。在东北的人一般都喜欢猪肉炖粉条,总有人不停把猪肉和粉条等等诱人的东西往他面前塞。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很多物资拿钱都不容易搞到,但李玉安不为所动,对送礼的人一概严词拒绝,决不允许他们占国家的便宜。
图
20世纪80年代,农村的售货车
不仅不收礼,李玉安监称还很机警。有次,一辆马车拉粮来过称,他见过称时卖粮的人神色异常,卸完粮后他就悄悄在后面跟着那辆马车。
结果走出一段路,就看见那个卖粮的人从马车上扔下了好几块大石头。
他马上上前拦下那人,要他回去重新过称,一称那几块石头足足有一百几十斤,李玉安又一次为国家挽回了损失。
为做好监称工作,李玉安细致地为每辆卖粮的马车做记录,马车的大小、形状、结构、重量都做了备案。这样一来,卖粮的人想在李玉安那里钻空子就更不容易。
图
李玉安获得“全国商业特级劳动模范”称号
想钻空子的人有耍奸的,也有耍横的。
有次一个人开着卡车来卖粮,非要不下车就称重。李玉安坚持要他下车,不然就不称。
那个人恼羞成怒,趁李玉安从车门经过时猛开车门,撞断了李玉安的鼻梁。
李玉安因为“一根筋”,得罪了不少来卖粮的人,挨打挨骂不是一两次,不管遭到什么样的对待,李玉安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没有放弃自己的原则。
李玉安不谋私利,不是因为他富有,相反他的生活很艰苦。
复员后,李玉安的工资不到五十元;到年他退休,工资都还不到六十元。
图
李玉安老人旧照
靠这点微薄的工资,李玉安要支撑一个八口之家,还要赡养在河南老家的母亲,这样的生活负担让他长期养成了极其节省的习惯。
几十年来,李玉安买不起自行车,戴不起手表。但在上调工资的时候,李玉安却主动把名额让给其他的人,那种部队里奉献互助的精神,已经深深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至于李玉安在四十年后表明自己的身份,也不是要为自己谋取什么利益,而是儿子多次参军被拒,他子承父业的愿望始终不能实现。
李玉安这才不得不找到自己的老部队,让儿子从军,像自己一样报效国家,也是他最大的期望。
图
黑龙江省军区赠与李玉安的荣誉匾
李玉安“复活”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人们崇敬他战场上的功勋,也崇敬他淡泊功名的情操。
李玉安的事迹再度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