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对于每个中国人都是不能忘怀的屈辱历史,而为之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们更应该受人敬仰。但如今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有些抗日老兵得到了政府的庇护,但有的却是生活凄惨。
年6月,一位拾荒老人步履蹒跚地走进了当地的派出所,称自己攒的全部家当都被人偷走了。警方本以为这是一起简单的盗窃案,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这名老人大有来头。
拾荒为生,条件艰苦
这名老人名叫齐修体,家住在河南省滑县老店镇的村子里。
齐修体
年,因为河南地区早年闹过大饥荒,又加上常年大旱,当地的百姓不得已开始第二次逃荒。而齐修体家里的生活更是清贫,眼见粮食要见底了,齐修体也拖家带口地逃荒到了山西。
因为齐修体是外地人,刚到山西的时候并没有土地,他只能另谋出路,自己开荒种地。那时候的齐修体正值壮年,虽然吃不饱,但好歹能使出点力气。
等待收成的时间里,齐修体决定出去拾荒,比如捡点人家收完留下的小土豆,或者到大街上捡点能卖钱的物件,好度过难熬的冬天。
齐修体
屋漏偏逢连夜雨,齐修体的妻子又产下一子,由于生活实在艰苦,两人商量着将小儿子送给了河北的远房表亲。虽然不舍,但也是唯一的办法。
就这样,在齐修体的日夜劳作下,粮食收成大好,但也只是刚刚够吃喝,能攒下的还是不多。齐修体只能一直在外面拾荒贴补家用。
因为家里积蓄不多,大儿子入赘了当地的人家。他本来打算把父母接过去照应,但齐修体害怕儿子左右为难,拒绝了好意,带着妻子回到了河南老家。
齐修体
两人刚开始还是以种地为生,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齐修体已经无力承担沉重的农活,只能将自家的土地低价承包给邻居,继续和妻子出去拾荒。
两人早出晚归,齐修体更是每天都要步行很长时间,到十几公里外的村庄捡废品,非常辛苦。但两人相互维持,再艰难的日子也算是熬过去了。
两年后,齐修体花几百块钱淘换来一个二手的三轮车,两人的日子才慢慢好起来。
齐修体
他笑呵呵地说:“夏天出去捡废品挣得钱多!因为大家外出的时候都会买水喝,尤其是镇上的篮球场旁边,一次能捡到20多个。”别人随意丢弃的废品,他却视若珍宝。
老两口甚至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都是从垃圾堆里捡回别人扔掉的旧衣服,缝缝补补后再接着穿。他们节俭了半辈子,才攒下来1.8万元。
为妻治病,钱被盗走
生活不公,总是会在逐渐好转的时候,给人致命一击。
年的一天,齐修体的妻子正在收拾废品时,突感身体不适,随后捂着心脏慢慢地倒了下去。
齐修体和妻子
齐修体见状连忙搀扶她到屋里,看着妻子大汗淋漓的样子,他急忙喊来邻居帮忙,医院。
医生经过检查后,发现齐修体的妻子身患癌症,而且已是癌症晚期了。
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齐修体的妻子哭着摇头,不敢相信自己怎么能得这么严重的病症,齐修体也楞楞地站在原地。
过了好一会,齐修体似乎下定决心:“医生,恁要治好俺媳妇,俺现在就回家取钱。”
齐修体和妻子
医生只说尽力,可齐修体的妻子却拉住丈夫的手说:“咱不治了,别花冤枉钱了,那钱可是好不容易攒下的。”
“不行,你跟着俺半辈子,吃苦受累的,俺不能让你就这样走了,你放心,俺一定能凑够钱,你好好地听医生的话。”
齐修体着急忙慌地回到家,准备将所有积蓄拿上,先给妻子缴纳前期的治疗费用。
齐修体
可是,当他翻找出来装钱的布袋一看,里面竟空荡荡的。
“钱呢?俺的钱呢?明明在里面啊,为啥子没有啊?”
齐修体慌张地将床铺全部掀开,可还是不见钱的踪影,又翻找了整个屋子,还是没有找到。他明白过来,一定是小偷趁着他们外出拾荒的时候,进来把钱偷走了。
“钱没了,俺媳妇的病可咋办啊?”齐修体有些无奈,但为了给妻子治病,他决定去派出所报案。
齐修体和民警
民警们听完齐修体的讲述后,心中气愤不已:“小偷没人性,竟然还偷拾荒老人的钱。”随即便准备立案调查,可是在了解齐修体的身份时,他竟然称自己是名抗日老兵。
民警震惊不已,立即将此事上报给领导。在经过一番查证后,部队首长证明了齐修体确实为国家浴血奋战过,而老人也将自己的参军经历缓缓道出。
战场险象环生
齐修体是年出生,他家是务农家庭,生活极其贫穷。小小年纪的他十分懂事,经常给地主家放牛或做杂活,补贴家用。可平静的生活很快就被打破了。
图源网络
年,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大肆进攻我国领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正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存亡之际,各地有志青年纷纷响应号召参军抗战,而齐修体虽是贫困出身,但内心依然有无法磨灭的斗争精神。
他将自己想要上阵杀敌的想法告诉父母,明事理的父母表示支持。
图源网络
很快,16岁的齐修体就加入了刚刚组建没多久的国民革命军师,他什么都不懂,但心中坚定了一个信念,就是将外来侵略者统统赶出去。
师作为刚刚成立的军队,收上来的都是些毫无战斗经验的新兵蛋子,需要好好训练,但前方战事吃紧,齐修体只学会了步枪就被安排到了战场上。
师听从上面的指示,连夜奔赴并驻扎在河南民权县。齐修体性格开朗,在行军的路上结交了很多朋友,大家都义愤填膺,希望能为中国做点贡献。
师达到民权县后,迅速投入到战斗中去了,但敌人的强大可不是这刚刚成立的杂牌军能够抵挡的。
图源网络
日军14师作为华中地区的主力军团,装备非常精良,不仅配备坦克和飞机,还有完善的后援物资运输。他们全军共有2.2万人,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曾经挫伤过不少我方部队。
而师的装备普遍只有步枪和手榴弹,双方实力天差地别,胜负毫无悬念。
战场上,日军利用先进的武器装备,对我方部队狂轰滥炸。齐修体眼看着身边的战友相继倒下,他愤怒大喊,红着双眼朝着敌人射击。
但敌人的攻势过于猛烈,转眼间师已经损失了大半兵力。第一次交锋后,我方部队死伤惨重,战士们的军心开始动摇。
图源网络
师长梁恺站了出来,大声喊叫着:“小日本有什么好怕的,不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吗?你们都给我精神起来,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哪怕是用刺刀,也不能后退半步。”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上了战场,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很快,日军又开始第二轮进攻。为了炸毁对方的坦克,很多年轻战士们的腰间绑上炸药包,视死如归般地冲进日军的前线,敌人被吓得连连撤退。
就在我方部队看到胜利的曙光时,日军的司令官发现了我军意图,开始加大火力,许多战士们还没来得及跑到地方前线就被抹杀了。
图源网络
齐修体见状,也被这炸药包向敌人的方向冲去,可还没走多远,一颗飞驰而来的炸弹在他身边瞬间炸裂,齐修体应声倒地,当场昏了过去。
连长邢志华连忙上去将他拖了回来,随后带离了战场,齐修体才侥幸活了下来。
解甲归田,隐瞒真相
因为齐修体体内有很多炮弹碎片,需要好好治疗休养。连长邢志华将他托付给当地的村民后,便和其他幸存战友赶去与大部队汇合。
齐修体养伤期间,每每想起逝去的战友们,内心就会非常的煎熬痛苦,他想尽快恢复健康,奔赴前线与战友们并肩作战。
图源网络
某天,齐修体在两名医护兵的搀扶下出门锻炼,恰巧遇到两个日本人在街上追逐一名中国妇女,试图动手动脚。
齐修体怒火中烧,他拿起武器,忍着剧痛将两名日本人打死,挽救了一名妇女的生命。
没过多久,齐修体的身体渐渐恢复,但腿上还是留下了些许后遗症。他并不在意,只说:“这是军人的功勋章。”。
齐修体伤愈归队后,依然奔赴在抗战前线,参加了河南、江苏一带的诸多恶战,战功赫赫。
齐修体
抗日战争胜利后,齐修体终于回到了老家滑县,被国民政府安排在了当地的交通局工作。内战爆发后,解放军驻扎到了滑县,而齐修体不得不下岗,失去了经济来源。
之前齐修体的连长邢志华已经参加了解放军,听说了他的困境后,写信推荐他参加解放军。
齐修体
可齐修体赶到征兵报名处时,却被告知身体状况不适合征兵入伍的条件,他只能作罢。再加上没有多少文化,齐修体只好回到村子,以种地为生。
因为他当初加入的是国军,而人们对国军的印象普遍都不好,齐修体也不想惹人非议,所以并没有将自己参军的事情告诉别人。
图源网络
年,新中国成立,国家对抗战英雄进行论功行赏,但齐修体依然拒绝了政府发放的慰问补助金,日子过得非常疾苦。
由于父母早已去世,自家的房屋也因战乱被摧毁。齐修体倾其所有家当买下一间破旧的小房子,房屋潮湿漏雨,但好歹有个庇护之所。
因为齐修体的条件不好,村里人都看不起他,更别提把自家闺女嫁给他了。
齐修体
直到他40岁的时候,齐修体才遇到自己的妻子任秀英,她没有嫌弃家穷,反而被齐修体的踏实肯干所感动,毅然决然地嫁给了他。
齐修体感念妻子的恩情,许下一生一世不分离的誓言。也正因为这份深情,让这个在战场上面对生死抉择都没有落泪的男人,却因为妻子身患重病而自己没钱医治时痛哭流涕,绝望万分。
好心人资助,自强自立
当地政府的领导得知了这件事情后,非常重视,不仅为齐修体提供了新的居所,还会每月给他一笔资助金,帮助两位老人度过晚年。
齐修体的身份曝光后,很多好心人都伸出援助之手,而医院也会最大程度地减免他妻子的住院费用。
齐修体
没多久,在警方的多方摸排下,终于将偷盗齐修体1.8万元的小偷抓捕归案。齐修体接过被追回来的全部家当后,努力挺直佝偻的腰背,抬起手向民警敬礼。
令人遗憾的是,齐修体的妻子因为病情加重,不久便离开了人世。老人的孩子们得知消息后回家探望,第一次知道了父亲的身份,震惊之余,也打算将母亲好好安葬。
齐修体在面对媒体的采访时表示,希望大家不要再给他捐钱了,他有了低保,还能靠双手拾荒挣钱,而孩子们也会定期给生活费,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艰难。
齐修体
齐修体还将好心人的捐款全部退还了回去,他说:“谢谢大家的好意,俺现在的生活虽然不体面,但能看到国家如此强大富强,俺已经很满足了。要是俺的战友能看到现在的生活,那别提有多高兴了。”
如今,齐修体老人的真实身份仍然被人津津乐道,而他却没有抛头露面,选择安然度过余生。
其实,我国还有很多像齐修体这样的抗日老兵,他们曾经为祖国流血受伤,也为百姓的安康赌上性命,在最艰难的岁月里拼尽一切。
图源网络
但是那些曾经为国奋战的身影,如今却在历史的尘嚣声中选择隐姓埋名,不图名利,其经历令人敬佩。
最后,希望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