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卫健委今天传出消息:今年本市继续推进第二批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建设,再次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9月底,顺利完成39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建设,为民办实事项目提前超额完成。近期,又有6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完成建设,投入运行。至此,全市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总数达到91家。
年本市依托为民办实事项目,建成首批46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连续、智能化的社区康复服务,受到社区居民欢迎与认可。市卫健委负责人表示,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是居民家门口的康复平台,通过先进智能设备的配置,社区康复专业能力培训,医院优质资源支撑,大大提升了社区康复服务能级。随着一批批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建成开放,越来越多居民走进社区康复中心,重获健康生活。
家住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居民孙阿姨,一年前脑出血病情稳定后,一直在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康复治疗。经过一年康复治疗,孙阿姨恢复相当不错,从一开始轮椅推进治疗室,无法独自行走,经过评估-治疗-再评估-调整康复处方治疗后,而今已能独立行走。一年后,孙阿姨的康复效果进入平台期,恰逢今年9月示范康复中心建成,中心引进智能康复设备,康复医生金建平副主任治疗师针对孙阿姨情况,加上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训练、智能平衡训练。两台训练设备配以不同情景互动,让原本枯燥的训练变得有趣,仅一个月后,孙阿姨康复效果愈加显著。
71岁的赵老伯家住松江区小昆山镇,今年7月突发“脑梗死”,通过紧急抢救对症治疗后,患者脱离了危险,但留下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后遗症。今年8月,老人前医院康复治疗,但由于往返路途遥远,多有不便,所幸五康推出双向转诊渠道,赵老伯在家附近的小昆山镇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就能治疗。经过中心康复医师仔细问诊、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老伯肢体功能得到很大改善,目前生活可以自理。
杜阿姨自今年4月起因受凉后出现右足跟疼痛,病情反复至10月份,右足跟疼痛加重,甚至影响睡眠。得知家附近徐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上海市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后,杜阿姨立即来康复科就诊。经细致检查后被诊断为“右跖筋膜炎”,开具康复之时联合社区传统中医针灸一并治疗。一周后,杜阿姨足跟疼痛明显好转,家门口这个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建得太及时了,真是为民办了件实事!”
据悉,下一步上海将继续推进社区康复中心建设,“十四五”期间实现社区康复中心基本全覆盖,让更多有需求的患者享受到“家门口”便捷智能化康复服务。
本文作者:顾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