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闻里经常会出现关于“猝死”消息的相关报道,大多集中在互联网企业中,是什么原因导致“猝死”这个词频繁的刷屏。小编认为有多种因素,但最重要的一条因素是近几年来成功人士推崇的新工作制度所引起的蝴蝶效应。以下我先来给各位科普一下几个热门的工作制度:
1.“”----指的是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中午和傍晚休息1小时(或不到),总计工作10小时以上,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
2.“”----指的是每天8点上班,晚上0点下班,中午和傍晚休息1小时(或不到),总计工作14小时以上,一周工作7天的工作制度。
3.“”----指的是每天工作16小时,一周工作7天的工作制度。
4.“”----指的是一天工作24小时,一周7天不休息,堪称魔鬼级工作制度。
上面提到的4种工作制度是目前最常见的,特别是“”,已经是90%互联网企业的标配,还在不断向外蔓延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广这种工作制度,打着“年轻就该奋斗,不努力就要挨打,不惜一切代价向前冲的口号”。初听这句口号觉得挺热血的,满满的正能量。但近几年,一条又一条年轻生命的消逝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人们意识到年轻虽然是资本,但经不起折腾和挥霍。就在昨天,某知名企业员工“猝死”的新闻又上了头版头条,男性,仅28岁,在公司配套的健身房运动后昏迷,虽及时抢救,使用了各种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ECMO后,仍无力回天,在抢救41小时候,不幸离世,留下怀孕两周的妻子和高额的房贷。从此事件中有哪些关键点让我们值得思考?
1.在年,28岁绝对属于身体健康的青年,从来没听说过有“猝死”的消息。20多年后的今天不管是医学还是科技都在不断的进步,大公司会没有每年一次的体检吗?肯定有!那为什么死亡会越来越年轻化?
2.成功人士所谓的“年轻就要拼搏,越努力越成功”的言论。这句话没有错,我相信有人成功了,但我们要看到成功者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未成功的或者失败的。
3.大多数精英人士提倡下班后去健身房运动锻炼身体,合理利用碎片时间。小编以为不要盲目跟风,要以个人身体状况为基础,高强度的工作后,正是免疫力低下的时段,绝对不宜在高强度的锻炼,会使身体负荷超载,长期以往后,身体内部平衡被打破,肺水重、胆结石、心肌炎、肾衰竭、胃出血等病状伴随一生是常态,产生严重的后遗症。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章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四章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第四章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从这3条规定我们可以清楚的分析出,近几年新出的工作制度不符合法律法规,只是有智之士打了法律的擦边球,用变通的方法来实现自身所要达到的目的。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离开的人到是洒脱了,公司最多提供一些经济补偿,最痛苦的绝对是留下的人,才20多岁的妻子怀孕2月外加高昂的房贷,又上了头条,处境堪忧!只希望事件的影响快点过去,让她们能平静下来,坚强的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