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遗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美军为什么说月亮是中国人的重提往事,
TUhjnbcbe - 2025/3/7 17:32:00

有资料显示,朝鲜战争期间,美军精神病的发病率高达2%,波及约57万美国军人,而“二战”期间美军精神病的发病率只有7%。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精神病人?这主要源于残酷的战争带来的应激障碍,比如,对死亡的恐惧,面临不可预知的危险等等。其中包括美国大兵对黑夜充满恐惧,美国大兵甚至哀叹“月亮是中国人的”。

老照片一

有一个记者采访过一位志愿军8军11师的老兵,当记者跟老兵提到“月亮是中国人的”这句话的时候,老兵笑了,笑容里带着自豪、骄傲。

可是,老人家接下来却流泪了,泪水里透露出一种伤心和无奈。

志愿军老兵为什么那么自豪、骄傲,又为什么伤心落泪?

老人家用两句话回答了我的问题,“美国人怕天黑,天一黑,就是我们的天下了”,“我们那个时候打得苦啊!”

“夜战”让志愿军与美军处在“同一起跑线”

据测试,在白天,人的肉眼可视距离一般为00-米,一旦夜幕降临,人的肉眼可见距离就会大打折扣。

在明月夜,人的肉眼可见距离大约为米左右;在阴月夜,人的肉眼可见距离为米左右;在星夜,人的肉眼可见距离大概只有40米到60米;极端情况下,则是“两眼一抹黑”、“伸手不见五指”。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战争中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其中,夜色就是隐蔽接敌、凸显战斗突然性最好的掩护方式。

从人民军队建军那一天开始,我军就对“夜战”高度重视,利用夜色掩护,我军将士打过无数次“奇袭战”、“突击战”、“斩首战”,积累了丰富的“夜战”经验。

到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前,人民军队的“夜战”战术已经达到炉火纯青、天下无敌的高度。

在朝鲜战场,我志愿军指战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强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众所周知,“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完全不对等战争”,对垒一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另一方是由17个国家出兵组成的所谓“联合国军”。

另外,与“小米加步枪”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相比,“联合国军”(尤其是美军)的武器装备可谓“豪华至极”,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志愿军与对手都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所以,志愿军总的策略就是六个字:“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老照片二

怎样才算“我打我的”?那就是扬长避短,武器装备差确实是我们的“短”,可是,我们也有美国人比不了的“长”。这个“长”就是:

我们有敢于胜利的勇气,我们也有“以弱胜强”、用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的传统;

我们的军队有“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能力,我们还有全国人民的支持;

在战术上,我们的指战员善于近战、夜战、山地战,还敢于跟敌人打“白刃战”。

总之,我们的志愿军有许多美军不那么擅长的“绝活”!

如何做到“我打我的”?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邓华将军分析得非常具体。

在战前动员时,邓华副司令员就曾特别强调,“美军的武器装备好,火力强,机械化程度高,他们惯于远距离作战,也长于远距离作战,这是他们的优势”。

如何削弱美军的优势?邓华副司令员给志愿军将士支了一招:抵近作战,在近距离内解决战斗,让美军的飞机、坦克和大炮的优势发挥不出来。

老照片三

如何“抵近作战”?这就是我军指战员的强项了,其中,“夜战”就是“抵近作战”最常用、最管用,也是志愿军战士最熟悉、最容易见到成效的战术方法。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各种轻重武器突然发出恐怖的呼啸声,随着短促、刺耳的军号声,中国士兵突然出现在阵地前……”

这是美军朝鲜战争亲历者笔下的“夜战”,在这些美国老兵的回忆里,“中国士兵仿佛从天而降,我们事前毫无察觉,我们也不知道,中国士兵会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突然出现”。

“当你被刺耳的军号声惊醒的时候,你睁开眼睛,一眼看到的是中国士兵明晃晃的刺刀,上帝啊,你难以想象,那是一种怎么样的恐怖景象……”

纵观抗美援朝战争史,战争一开始,“夜战”就是志愿军最常采用的行动方式。

年10月19日晚上,中国人民志愿军6个军共18个师开始了行动,在夜色掩护下,战士们分别从安东、长甸河口和集安等处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就此拉开序幕。

“云山战役”,同样是在夜色掩护下,志愿军将士们悄然渡过临津江、跨过8线。

年11月1日晚,中美两国军队在云山第一次交战,志愿军在夜色掩护下抵近敌人,然后大胆进攻、迅速分割,很快就打乱了美军的阵脚。

到了这个时候,一贯奉行“武器至上”的美军第一次尝到了“有劲使不上”的滋味。

因为黑夜茫茫,美军的飞机不能起飞(也不敢出动);因为志愿军离得太近,美军的炮兵不敢开火。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军引以为傲的空中优势和火力优势成了摆设,他们先进的武器装备根本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美军只能不情不愿地拿起轻武器投入战斗。

如此一来,“武装到牙齿”的美军被迫放弃机械化、立体化、重装化,原本是一场严重不对等的战斗,志愿军硬是把它变成了“旗鼓相当”的轻步兵对抗。

可以这么说,志愿军用自己最擅长的战术,把美军硬生生地拉到了“同一起跑线”。

志愿军的“夜战”、“突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此战,志愿军一举歼灭美骑兵第1师8团大部、南朝鲜军1师1师12团一部,毙敌余人,实现了志愿军首战“开门红”。

老照片四

关于这次战斗,美国记者罗素·斯泊乐在《韩战内幕》一书中有一段生动的描述。

“美军从未经过这样的战斗,他们被对手锐利的攻势所震惊,中国士兵利用夜幕掩护,他们以难以置信的速度突然出现你的眼前,他们靠近阵地,准确地插入防线的薄弱地带”。

“随着军号和一种奇怪的哨音,中国人潮水般地冲上前来,全然不顾伤亡”。

听到这种可怕的声响,美国大兵惊恐万状:“上帝,这完全是一场中国式的葬礼!’”

在《韩战内幕》一书中,罗素·斯泊乐还这样写道:

美军骑1师是战斗经验丰富的精锐部队,但是,面对中国军队突如其来的攻势,该师8团营营长米利金完全被打晕了,他搞不清楚对手从何而来,不知道志愿军来了多少人,也不清楚哪里有志愿军。

晕头转向之际,米利金只能这样发布命令:“哪里有喇叭声,就往哪里打”。

一场混战之后,志愿军全歼了美军第营,几天之后,该营成为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第一个撤销番号的部队。

在夜色下,类似这样的场景不断在朝鲜半岛出现:

在雪马里,志愿军一举歼灭英军“皇家陆军双徽营”;

在新兴里,志愿军一举捣毁“北极熊团”;

上甘岭战役,志愿军战士一次次趁着夜色夺回地表阵地……

在一场场神出鬼没的“夜战”中,志愿军将士一次次在对手想不到的时机、方位、角度突然出现,他们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得敌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

对志愿军的“夜战”,美军第8军军长泰勒战后评论道,“中国人的战术非常诡异,他们显然很擅长应用这种战术,这种战术无疑削弱了我们的火力优势”。

“中国人在黑暗中接近我们的阵地,然后和我们紧缠在一起,我们无法要求炮兵射击,也不能进行空中打击,不然的话,我们就有与他们同归于尽的危险”。

由此可见,在武器装备水平差异极大的情况下,“夜战”是志愿军以轻武器战胜美军的一个法宝。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把“夜战”经验拓展为战役战法,并在实战中摸索出一整套夜间运动进攻的作战原则。

通过一场场殊死的较量,美军陡增了大量“夜战后遗症”患者,许多美国士兵开始惧怕黑夜,一批接一批美国大兵被诊断为“精神病患者”。

美军不得不沮丧地哀叹,“月亮是中国人的”。因为吃了“夜战”的亏,朝鲜战争结束之后,美军大力发展夜视器材……

老照片五

老兵为什么哭泣?

战争的实践证明,“夜战”是典型的“非对称作战”形式,可以这么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谁的“夜战”能力强,谁就能把握战斗的主动权。

为了有效地隐蔽自己,志愿军经常采取夜间徒步行军的方式抵近目标,然而,“夜间徒步行军”不是悠哉悠哉地漫步,个中滋味只有亲历者才能知道。

说到“夜间徒步行军”,那位原志愿军8军11师的老兵对记者说:“我一辈子都没吃过那样的苦,我至今都不知道,当年我是怎么走过来的。”

70多年前的一个夜晚,这位志愿军老兵参加了举世闻名的“抢占三所里”战斗,在14个小时内,志愿军第8军11师指战员徒步行军里,创造了“世界步兵史上的奇迹”。

有人要说,不就是里路吗,开上汽车,以公里的时速,一个小时之内(最多一个小时)就可以跑完全程了。

事实上,里是地图上测量出来的距离,然而,这里不是宽敞平坦的公路,而是崎岖不平的山路,有部分甚至根本就没有路可走。

更关键的是,志愿军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行军全靠两条腿,除此之外,志愿军战士随身携带了枪支弹药,战士们的平均负重都在50斤以上,部分战士的负重可能达到70斤以上。

而且,11师官兵不但要按时到达三所里,一路上还要提防敌军的偷袭和阻击,必要的时候,战士们还可能要跟敌人打一场遭遇战。

11师师长江潮是个久经沙场的优秀指挥员,对于远距离行军,江潮有经验、有办法。

老照片六

部队出发前,江潮要求部队“一路向前,甩开敌人的袭扰,不顾一切,就算爬也要按时爬到三所里”。

江潮的“战前动员”也极具鼓动性,他把此次行动视为“8军的雪耻之战、荣誉之战”。

这是因为,就在不久之前,因为贻误战机,8军梁兴初军长刚刚被彭老总痛骂过,彭老总大发雷霆时,曾经骂出了“豆腐军”、“鼠将”这样的狠话。

8军是“四野”响当当的王牌部队,向来都是“敢打恶仗,能打胜仗”的英雄部队,全军上下视荣誉如生命,哪里受到过这样的批评。

因此,江潮三言两语就把指战员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了,11师指战员一个个摩拳擦掌,他们希望打赢这场战斗,用胜利一雪前耻。

战士们都知道,三所里是敌人溃退的必经之地,11师指战员必须抢在敌人之前占领三所里。

战士们也知道,此战的对手是美军机械化部队,与志愿军相比,美军的行军速度不知要快出多少倍。

所以,为了抢占三所里,11师全体将士必须争分夺秒,这样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在这场“志愿军的两条腿与美军的四个轮子比赛”的过程中,志愿军将士们忍受着连日战斗的辛苦,他们的体力严重透支,不少人的体力几乎到达了人类的生理极限。

老兵清晰地记得,跑着跑着,就有战士口吐鲜血,身子一歪倒了下去,再也不会醒来,有的战士一边奔跑一边打呼噜,有一个年轻的战士实在跑不动了,便就地休息了一小会儿。

可是,小战士一坐下去就睡着了,直到被后面战友用脚踢醒,这才艰难地爬起来继续行军。

老照片七

可以这么说,11师每一个战士都在挑战自己的生理极限,也在挑战自己的心理极限。

路上不断遇到零星的溃军,按照既定的计划,11师只留下小股部队打击敌人,大部队马不停蹄、继续行军。

次日上午7点,11师先头部队8团终于排除万难,首先到达三所里。

万幸的是,8团官兵刚刚修筑好工事,美军的先头部队也赶到了三所里,前后只相差5分钟。

于是,疲惫不堪的志愿军战士抖擞精神,与溃退下来的美国军队交上了火……

三所里战斗最终以志愿军胜利而告终,志愿军8军因此被誉为“万岁军”,从此名扬四海!

老照片八

直至今日,每当想起累死在穿插路上的战友,那位志愿军老兵仍然禁不住老泪纵横。

记者安慰老人家说:“解放军现在已经全面实现了机械化,现如今,我们的武器装备一点都不比别人差!”

老兵欣慰地笑了,结束采访的时候,老兵喃喃说道:“我们当年打‘夜战’,徒步强行军,那是因为武器不如人,装备也比别人差,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当年要有现在这样的装备,我们就不会吃那么多的苦了,就不会有那么多战士活活累垮、累死……”

历史让我们记住一个事实,一个国家的强离不开强大的国防量,而先进的武器装备是保家卫国的基本保证!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军为什么说月亮是中国人的重提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