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至今已经持续近三年了。当年疫情突发时全国人民信念坚定,团结一致,积极响应,很快便控制住了疫情。加之当时有西方国家混乱不堪的防疫形势做对比,国人对自己的防疫方式还是感到无比自信和自豪的。
随着疫情不断地反复和持续,人们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防疫感到疲惫,甚至焦虑和无望的情绪。于是在面对世界各国都已经和新冠病毒“共存”的现实下,国内也出现了许多“共存”的意见。
但无论是“清零”还是“共存”的意见,人们不约而同地都提到了同一个参照物“流感”。
“共存”的人说:新冠病毒就是个大号“流感”。
“清零”的人说:新冠病毒绝不是大号“流感”。
所以,我们有必要看看“流感”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并和新冠病毒做个对比。
一.相关资料
(一)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
“中疾控传防发〔〕号”,相关信息摘要如下。
1.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
2.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为降低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及感染后发生严重临床结局的风险,指南推荐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为优先接种对象。
3.北京市基于流感样病例和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的研究提示:-季节,北京市流感感染人数约为.1万人,总感染率为10.5%,有症状的发病率为6.9%;北京市一项针对-年流感住院病例的研究显示,流感住院患者的病死率为0.5%。
4.每年流感季在全球,可导致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和万-万重症病例。中国最新一项研究,基于全国流感监测和死因监测系统数据,采用模型方法估计了流感相关超额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结果显示-11至-15季节,全国平均每年有8.8万(95%CI8.4-9.2)例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8.2%(95%CI7.8-9.6);全年龄组的超额死亡率平均为6.5/10万人年(95%CI6.3-6.8),年龄标化率为5.9/10-12-万人年(95%CI5.5-6.3);60岁及以上老人的流感相关超额死数占全人群的80%,其超额死亡率显著高于60岁以下人群(38.5vs.1.5/10万人年)。
5.流感感染是老年人的重要死因。60岁及以上老年人患流感后死亡风险最高,疫苗接种是目前保护老年人免于罹患流感的最有效手段。特定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单纯高血压除外)、慢性呼吸系统-29-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患流感后出现重症的风险很高,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二)根据张文宏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对上海疫情的相关讲话,相关信息摘要如下。(之所以引用上海地区的新冠疫情数据,是因为在疫情进入常态化阶段后,上海这次疫情是最严重和死亡率最高的一次,这样就可以用新冠病毒危害性最大时的数据来做分析。)
截止到4月21日,上海阳性感染者超过43万人,死亡病例25人。在这25人中,7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到九成,几乎每一个病例都有基础疾病,与此同时,上海出现的重症病例几乎都没有接种疫苗。
“对于这一部分人群,需要加强疫苗接种率,并且给予他们充足的医疗资源和最好的救治,才可以把病死率维持在非常低的水平”。“应该大力呼吁加强为这一人群的疫苗接种”,“我们发现,凡是这一群体疫苗接种非常高的国家和地区,病死率就会大幅度下降,这是我们走出未来疫情的重要且关键的科学手段。”
二.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的对比
1.传播方式上。两种病毒都是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两者相同。
2.感染率上。流感病毒:-季节,北京市流感感染人数约为.1万人,总感染率为10.5%。新冠病毒:据媒体援引美国专家分析,美国当前新冠病毒的实际感染人数可能已达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新冠病毒的感染率比流感病毒更高。
3.危险群体上。都是对有慢性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有更大的危害。两者相同。
4.防治上。对两种病毒最有效的预防方法都是接种疫苗。两者相同。
5.病毒变异上。两种病毒都有不断变异的特性。两者相同。
6.后遗症上。目前还没有查询到权威的、客观的、全面详实的报告。不详。
7.致死率上。流感病毒的死亡率是6.5人/10万人左右,新冠病毒的死亡率也是6人/10万人左右。似乎两者相同,但其实不同。
关键点是:国内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只有4%左右,(欧美接种率超过40%)。而国内新冠疫苗的全程接种率已接近88%,达12亿万人。
所以,新冠病毒的死亡率,是在新冠疫苗的全程接种率达到88%的基础上,才达到的和流感病毒4%的疫苗接种率相同水平的。新冠病毒比流感病毒更危险。
三.总结
1.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只有死亡率和传染率有巨大区别,在其它方面两者几乎相似。但所有数据都证明,两种病毒都可以靠全程接种疫苗把死亡率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现有的新冠死亡病例,几乎全部都未接种新冠疫苗。
2.新冠疫情放开的几点担忧是否成立。
死亡率:只要全民全程接种了新冠疫苗,死亡率将会最大限度地降低到正常的死亡率水平。这个担忧可以通过提高疫苗接种率而缓解。(张文宏:凡是这一群体疫苗接种非常高的国家和地区,病死率就会大幅度下降)(再次提醒:对接种疫苗的顾虑完全不成立,报告里提到特定慢性病患者应当优先接种疫苗!)
病毒变异:中国疾控专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都明确指出新冠病毒将会持续地变异下去,大概率会朝向低致病性方向发展,但也有毒性加强的可能。这个担忧是成立的。
后遗症:目前未查询到权威的、客观的、全面详实的报告,还完全处于“听别人说"层面。个人分析即使有后遗症的存在,可能也会是在极少数的重症病人身上出现,对于绝大多数的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应该不会有这个问题。这个担忧需要由专家来客观评估。
医疗挤兑:如果放开管控,可能就会出现大量新增的感染病例就诊,就会对医疗资源造成挤兑。但这是一个管理和配置的问题,怎样科学地来设置分级诊疗体系,是即使没有新冠疫情也同样需要做好的事情。这个担忧可以通过科学管理而解决。
最后:我们在追求新冠感染者“零死亡”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了每年还在造成8.8万人死亡的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