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蔡家堡 刮锅灰 的民俗文化 蔡汉以 2019-04-17 福建第一古堡---蔡家堡,位于漳州市平和县山格镇隆庆村。蔡家堡是一座近千年历史的古堡,在这一座古堡里,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例如 刮锅灰 ,就是蔡家堡很有特色的一种民俗文化!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 蔡家堡的村
盖博士盖百霖民,祖祖辈辈相传着这样的 刮锅灰 民俗文化: (一)凡是家中生了男孩,三天后其家的大铁锅,要拿到大门前反扣 刮锅灰 ;(二)凡是家中有吉庆喜事,如建新房上中梁、长辈做生日 等,也要
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刮锅灰 ;(三)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灶神上天呈事)也要 刮锅灰 。 由此可见, 刮锅灰 的民俗文化,是一种吉庆喜事的活动! 刮锅灰 所发出的声音,十分特别, 在很远的地方,也能听得到。那种 吱吱 吱吱 吱吱 的声音,如铁汤匙在瓷碗上刮,其声音 令人兴奋! 令人高昂! 然而,现在大多数的家庭做饭、炒菜、烧水等,用的是 液化气 、电等,很少用 烧柴草 啦。大铁锅也不用啦 而是用电饭堡、高压锅、微波炉 等。因此,现在很难见到那 刮锅灰 情形! 为什么蔡家堡的村民有 刮锅灰 民俗文化现象呢?我认为有这几个原因: 首先是锅即 鼎 的有着特殊意义。自古以来,锅即 鼎 就是家庭的 代表 。闽南语中,说 这一家人 是说成--- 这家火鼎 因此,锅即 鼎 的是有着特殊意义的。 其次,传开吉庆喜事的消息。消息要让人知道,虽然可以采取燃发鞭炮的方式;但在古代的 百姓家 中,那是一种难上难的事啊! 而 刮锅灰 那种 吱吱 吱吱 吱吱 的声音,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得到,这正好可以传递那吉庆喜事的消息! 因此 刮锅灰 就有如燃发鞭炮的效果。 再次,这 锅灰 不是普通的 灰 ,而是一种---清热解*的药。以前农村腌割小猪、腌割公鸡 手术后,腌割人员,叫主人拿来 锅灰 ,在伤口处涂上 锅灰 ,这样伤口就不会感染,几天后就愈合了。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 锅灰 的学名叫 百草霜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缪希雍的《本草经疏》就有记载 百草霜乃烟气结成,其味辛,气温无*。 所以具有较高药用价值,也可治疗痢疾等。 由此可见,蔡家堡 刮锅灰 的民俗文化很有趣!很有地方特色! 所以,我们要以 刮目相看 的态度,发扬传统优秀文化,做好 刮锅相传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