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遗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中国经济改革亟需顶层设计
TUhjnbcbe - 2020/6/10 15:51:00
白癜风食谱

中国经济改革亟需顶层设计


将经济与*治完全割裂的改革,已不能解决当前经济结构中的深层问题与矛盾,未来的改革必须要有全局性的顶层设计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 夏斌


中国经济改革要不要顶层设计?各方对此仍存有争议。有人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可继续"摸着石头过河",不需要顶层设计。但笔者认为,缺乏顶层设计,未来的中国经济改革将步履维艰。这是因为,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改革,容易改的都已改或者正在改,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再加上未来改革中可能出现的意识形态争论和短期经济不稳定等因素的困扰,如果缺乏周密的总体谋划,很容易导致改革中出现趋易避难"绕道走"的现象。最近几年的事实证明,四平八稳的改革已经难以奏效,其结果是,在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同时,中国经济深层次的矛盾仍未彻底解决。


通盘谋划的顶层设计已迫在眉睫


*的十八大已经向海内外庄严承诺:到2020年要实现"两个翻番"的宏伟目标。但如果缺乏对未来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的顶层设计,改革进程将踌躇不前,中国经济结构长期扭曲的局面将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经济增速持续滑坡或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两个翻番"的目标恐难实现。即使中国经济如期实现了"两个翻番"的目标,但如果决策者对国民所期望的经济改革与社会福利目标的最低容忍线麻木不仁,照样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治后果。这绝不是危言耸听。2002~2011年,尽管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高达11.2%,但这段历史时期,也正是中国经济矛盾积累较多、经济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的时期,是收入分配不公引发社会不稳定的时期。况且,此轮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结构调整和全球需求的萎缩还将持续一个较长的时间,这意味着中国靠持续结构扭曲、粗放式增长来解决国内问题的空间和时间都相当有限。


要清醒看到,今天的国人,对改革的要求已远远不是32年前改革之初那样宽松和模糊不清。在现代信息技术催化下,公众对*治民主、经济福利的期望与要求都提高了,面对中国当前的各种经济社会矛盾,许多人认识到,靠局部的改革已不能解决问题,未来的改革必须要有全局性的顶层设计。拖拖拉拉的改革、将经济与*治完全割裂的改革,已不能解决当前经济结构中的深层问题与矛盾。


各种经济问题背后的逻辑关系


要谋划顶层设计,必须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进行准确的把脉。


根据十八大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的本质要求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主线是转变发展方式,其立足点是提高经济的质量与效益,主攻方向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战略基点是扩大内需。而这一切的关键是深化改革,改革的核心则是处理好*府与市场的关系。应该说,这就是当前我国各种经济问题背后的逻辑关系。


但是,具体怎么下手?改什么?十八大报告分别从三个角度进行了概括阐述。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分,报告从经济方面指出:一是深化改革,二是创新战略,三是结构调整,四是城乡一体化,五是提高开放水平。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部分,报告从民生与社会管理角度(实际上也是解决经济问题的角度)指出:一是办好教育,二是推动就业,三是增加居民收入,四是推进社保建设,五是提高人民健康,六是创新社会管理。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部分,报告从生态文明必然涉及经济问题的角度提出:要优化国土空间,促进资源节约,加大生态环保力度及相关的制度建设。


以上,是中国共产*从执**的*治理念出发,分别从经济领域、社会管理和生态文明三个角度,对涉及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各种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向、要求与承诺(但没有量化的指标要求)。如此阐述,是执*纲领写作方法的一般需要。这里且不说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创新战略、提高开放水平等内容本属经济改革之题,就是解决民生中的收入、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问题,同样涉及经济问题及体制改革。面对如此之多的问题,如果不是从*治角度而是从经济角度出发,如何梳理其因果逻辑关系?如何厘清中国经济不可持续发展中各个问题的脉络,找到抓手或突破口,从而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是决定中国未来改革成败的大前提。


从经济学出发,目前人们经常议论的各种经济问题,其实都可以从以下几种结构分析方法进行归并和把握。


一是从国民生产总值的支出法角度分析,近十年来投资、消费、净出口比例严重失衡。其突出表现是,2003~2011年GDP增长中年均约50%来自投资的推动,消费明显不足。消费中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严重偏低,该占比从2000年的46.4%一路下滑,到2010年仅为33.8%,竟下滑了12.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倾向从2000年的79.6%下降到2011年的69.5%,也下降10个百分点。有学者指出,由于收入不公,中国居民收入最高的10%家庭收入是最低收入的10%家庭的65倍。富人的消费倾向只有62%,穷人的消费倾向是92%。也就是说,如果剔除10%穷人部分的消费数据,主体消费倾向的下降速度会更快。


二是从国民生产总值的生产法角度分析,近十年来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在第一产业比重稳步下降的情况下,2002~2008年7年中,第二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由44.8%上升到47.4%。与此同时,资源节约、耗能少、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的第三产业比重却在下降,由2002年的41.5%下降到2006年的40.9%(2009年后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到达43%左右)。


三是从国民生产总值的收入法角度分析,近十年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严重失调。一是居民薪酬收入占GDP的比重,在1995~2007年期间一直呈下降趋势,由52.16%下降到39.74%,共下降了12.42个百分点,年均降速2.3%。其中,2004~2007年该比由46.14%下降到39.74%,年均下降竟高达4个百分点,是快速下降的时期。2008年因经济普查等统计原因,该比重新出现了上升,但2009~2011年又由46.62%下降到44.94%,下降了1.68个百分点。二是经过再分配后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下降速度进一步加剧,由2002年的65%左右下降到2008年的57%左右,下降了8个百分点。企业收入比重大体保持稳定,2008年后出现上升。与此同时,*府收入比重却是大幅上升。2008年*府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只有17.52%,但其可支配收入比重却上升到21.28%,两者相差3.75个百分点。


四是从国际收支法角度看,近十年来中国出现了总储蓄远远大于国内投资的不协调现象。最为突出的是2007~2008年,国内储蓄率达到异常的高度,平均为GDP的53%;经常账户盈余与GDP的比例平均高达9.6%,创历史纪录。


以上是从四个不同角度,简略地概括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基本特征。可以说,当前国民经济中的各种结构矛盾都可从中得到解释(详细分析见下述)。那么,面对上述矛盾和挑战,今后的改革具体应从何着手且如何推进呢?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对这四种扭曲结构之间的关系有个正确的认识与判断。笔者通过分析认为,这些经济结构扭曲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互相联系、互为补充和因果循环的。每一个扭曲的结构只是中国当前经济不可持续基本特征下不同侧面的反映。我们只有在了解了这四种结构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后,才能在谋划改革时做到心中有大局,才能寻找到改革的抓手。


如果以支出法角度分析为始点(以生产法角度或收入法角度分析为始点同样可行),为什么近年来居民消费率逐步下降?众所周知,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国民收入分配中大多数居民可支配收入在急剧下降;此外,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引起了消费率下降(回到了收入法的结构分析)。美国学者、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估计,上述两个因素的权重分别占75%和25%。由此可见,要扭转此局面,必须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


导致结构扭曲的深层次原因


首先,为什么近年来居民收入未随着GDP的不断增长而增长?或为什么居民收入赶不上*府、企业收入的增长速度?


在农村,主要是由于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本应全部归属农民的土地增值收益,绝大部分被*府和企业所获。2001~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由0.13万亿元增长到2.7万亿元,增长了19.9倍。但是农民获得的拆迁补助和失地补助仅占土地出让收入的37%。2010年,辽宁、浙江、河南三省征地补偿费占土地收入的比重,更是分别低到不可想象的10.37%、2.91%和12.99%。


在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慢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薪酬收入偏低。二是因为股市下跌、储蓄负利率导致的财产收入下降。1996~2002年中国平均真实利率为2.93%,2003年至今的平均真实利率是-0.3%,8年里有52个月处于负利率状态。有人测算,2011年"通货膨胀税"高达1.5万亿元。真实利率每压低1%,消费增长率将下降0.287%。三是过去几年快速发展的传统制造业,资本有机构成高,国企垄断问题严重,分红制度又不健全,且资源税等要素价格便宜,刺激了第二产业的不断扩大。而能促进就业、以普遍提高劳动者薪酬水平为特征的劳动密集型经济——服务经济——的发展,在各种行*管制及扭曲制度下受到明显的抑制。生产要素配置中资本与劳动力明显此强彼弱的关系,直接决定了要素分配中利润与工资的明显失衡。


上述分析表明,要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必须加快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国企改革、利率市朝改革以及重要的产业结构调整。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经济改革亟需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