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广州进*商业地产 房企跨界争食利益蛋糕,
近日,万科派首次亮相,作为广州万科首个商业综合体,悄然来到公众面前。在此之前,被定义为广州万科第一个商务办公综合体的万科云在天河智慧城诞生。 如果说若干年前,专注于纯住宅开发就可以赚的钵满盆满,现如今房企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多元化势在必行的今天,万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果万科没有商业物业开发的能力,就丧失了在城市发展的资格。 此前,万科董秘谭华杰的话似乎印证了这一点。 由此上溯到2009年,万科总裁郁亮宣称,未来将加大持有型物业的储备,并陆续推出养老物业、酒店及商业配套等多种物业类型。直到2011年万科正式宣布进*商业地产,深圳万科公布三大商业产品线:万科广场、万科红、万科大厦。万科在商业地产的棋盘上铺开了棋子。 随后,2012年上海万科打造的 万科2049 顶级体验式商业品牌诞生,意味着万科又新增一产品线。同一时间万科在北京金域缇香打造的新社区商业品牌 蜂巢商街 也提上议程。向来只做社区商业的万科,自2011年起迈开了步子,正式进*商业地产。 然而彼时,万科却低调回应, 确切地说,我们是 被商业地产 了。万科从来没有转型做商业地产,而只是为了更好地做住宅。 万科董秘谭华杰的话似乎并不认同外界关于 万科转型 的说法。万科执行副总裁毛大庆也曾表示, 服务住宅一直是万科给商业地产的划线。 的确,万科专注于主流住宅开发的定位并没有改变。只是一边说 被商业地产 ,一边又在积极的尝试,似乎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新的出路。 万科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龙头,在住宅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但国内目前住宅销售放缓,导致万科只能通过多元化来降低风险。在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下,万科不得不去寻求新的赢利点。 高力国际调研及咨询部董事陈厚桥在接受新华采访时表示。 陈厚桥进一步分析指出, 无论被动或主动进入商业地产,无论是拿地需要或服务住宅,万科都必须要迈过商业地产的这道坎。换言之,公司的商业运营能力和专业团队,都将接受进一步的市场考验。 由此可见,对于现在的万科而言,无论以何种方式涉足商业地产,商业运营能力始终是绕不过的环节。 蛋糕如何分? 商业地产已成为很多开发商转型的产品,在整个商业历程里,开发商之间的竞争最终都归结为综合实力的竞争,而表现在战略方向上就是对运营能力的竞争。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其实,在房地产行业低迷的背景下,多家房企纷纷将橄榄枝伸向商业地产领域,加剧了行业的竞争。 前不久,龙湖地产在北京发布了 天街 系购物中心品牌,首次公布了其商业地产品牌形象及经营理念。根据龙湖商业发展规划,预计至2017年,龙湖的天街购物中心开业数量将由目前的5个增至14个,届时,龙湖持有开业商场总数将超过20个,开业总面积将超过300万平方米。以此作为起点,龙湖的全国化商业战略正式拉开。 同一时刻,北京万科推出了其全新的商业产品线,被称作 万科牌 写字楼,与龙湖分庭抗礼。然而这个领域早已是异*突起,华润和泰禾也企图分割这块 商业蛋糕 。 已拥有核心商业产品 万象城 的华润置地,近期首次发布了全国商业地产战略。华润置地总裁唐勇称,2014年是华润置地商业地产加速发展的一年,2017年和2018年,华润置地将迎来商业项目开业的高峰期。 如果2017年底将华润置地的商业地产业务单独剥离,该业务将相当于一家市值1000亿的上市公司。而据华润置地2013年年报显示,未来4年内新增落成的商业地产项目约为18个。 唐勇公开表示。 泰禾也在商业地产领域再度显示 黑马 本色,去年168亿的销售额中,其中商业地产就占了84亿。泰禾集团董事长*其森也表明态度称,未来将坚持住宅地产与商业地产并驾齐驱的战略,力争年内在全国布局个泰禾广场。 房企应该要注意,商业地产的环境并不是一片大好,转型商业地产也不意味着一定成功。 陈厚桥指出, 商业地产对区位、周边的产业集群、*策规划都相当敏感,企业应该首先考虑这些因素,拿地时做好前期研究。此外,必须要从做住宅的思维中走出来,在产品的创新上作出亮点。
末日博士:欧元区复苏要依赖德国财*刺激
导读:著名经济学家鲁比尼(NOURIEL ROUBINI)在MarketWatch撰文解释了欧元区经济出现复苏的原因,指出了他们面临的挑战,结论是复苏要形成气候,获得可持续性,德国的财**策转向,进行刺激是不可或缺的前提。
以下即鲁比尼的评论文章全文:
欧元区的最新经济数据显示,复苏或许已经在开始了。经济的反弹是由何而来,面临着哪些需要克服的困难,要维持这良好势头又需要做些什么呢?
经济复苏的直接原因并不难找到。去年,欧元区差一点就陷入了双底衰退。最近,发生技术面通货紧缩之后,欧洲央行[微博]最终做出决定,采取激进的宽松措施,以量化宽松与负*策利率同时出手。
这些做法的金融收效可谓立竿见影:在预计到货币宽松将要到来时,以及这宽松真正开始之后,欧元汇率便直线下滑了,欧元区核心和外围国家的债券收益率都降至极低的水平,股市则大举上涨,再加上还有原油(49.14, 0.00, 0.00%)价格的大跌,都为推动经济增长出了一把力。
其他一些因素也起到了帮助作用。欧洲央行的信贷宽松有效刺激了银行放款行动。伴随欧洲委员会态度变得温和,紧缩*策造成的财*拖累也小于去年。银行业联盟的启动也发挥了作用;最近一轮压力测试和资产质量评估之后,银行拥有了更充分的流动性,更多的资本贷给私营部门。
在前述所有的综合作用之下,欧元区重新走上了增长的道路,股市近期的表现也超过了美国。欧元汇率的疲软和欧洲央行的激进货币*策预计今年晚些时候也将彻底摧毁通货紧缩的压力。
可是要真正达到更大程度的繁荣,达到可持续的复苏,依然面临着众多挑战。首先,*治风险就可能让经济发展脱轨。很多人都希望希腊能够留在欧元区内,但是Syriza领导的希腊*府与三驾马车(欧洲央行、欧洲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之间的沟通却极不顺畅,这完全可能导致并非出于各方本意的事情发生。若是各方无法在未来几周之内达成为希腊提供资金的最终协议,脱离并不是不可能的。
还有,几乎是极左翼Syriza翻版的Podemos,在今年晚些时候的选举中也可能取得西班牙的*权。意大利总理伦齐正同时面对着来自极左和极右两方的反欧元民粹主义**的威胁。法国将于2017年举行总统选举,而在民调当中,极右翼的国民阵线及其领导人勒庞依然领先。
就业机会和收入增长迟缓,还将持续为反对紧缩和改革的民粹派提供弹药。事实上,即便是欧洲央行,也估计欧元区平均失业率2017年还将有9.9%的水平,大大高于七年前金融危机发生前夜的7.2%。外围国家受到紧缩和改革的折磨,而核心国家同样受到救援的折磨,在德国、荷兰和芬兰,其实同样有一系列反欧元的*派兴起。
可持续复苏的第二个障碍是来自欧元区糟糕的周边环境。俄罗斯在乌克兰和波罗的海地区的动作越来越大胆,越来越激烈,甚至在巴尔干地区(在那里,对俄罗斯的制裁已经损害了许多国家的经济利益)也是如此。中东成了另外一个麻烦的源头:巴黎和哥本哈根相继遭受恐怖袭击,外国游客在突尼斯遭遇枪击,一切都在提醒着欧洲人,成百上千成长于这里的激进分子完全可能从叙利亚或者伊拉克的战场上归来,发起新的恐怖行动。
第三,尽管欧洲央行的*策持续压低着借贷成本,但是在外围国家,无论私营还是公共部门的债务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都极高,而且还在持续增长之中,因为他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几乎是与阿奴地他不。于是,这种高负债的局面是否能够持续,就成为了这些国家中期之内必须认真应对的挑战。
第四,财**策依然在收缩。虽然欧洲经济需要他们的短期财*刺激的呼声不断高涨,但是德国依然不为所动。这也就意味着外围国家继续紧缩的影响,或者是欧洲委员会主席容克三年3000亿欧元投资计划的缺口,这些都无法指望从德国的更高支出中得到补偿。
第五,结构性改革的脚步依然慢过蜗牛,使得未来的增长潜力受到巨大的压制。再者,尽管结构性改革确属必需,但是其中的一些措施,比如劳动力市场自由化和退休金系统大修等,都很可能会推高欧元区的储蓄率,而进一步削弱总需求,这一点已经为十年前德国的结构性改革所证明。
最后,欧洲货币联盟依然是不完整的。单一货币想要长期生存下去,就必须有真正的银行业联盟,财*联盟,经济联盟,以及最终的*治联盟。可是,欧洲一体化的脚步现在已经停顿下来。
如果到2016年年底时,欧元区失业率依然过高,年度通货膨胀依然低于欧洲央行2%的目标,财**策和结构性改革依然在拖后腿,那么,他们能够指望的也就剩下量化宽松了。可是,与此同时,由于前述的*策,欧元持续疲软,已经在使得欧元区的经常账盈余膨胀了。
事实上,伴随欧元的走低,外围国家的境外账户也已经在从赤字转向均衡,甚至盈余了。德国和其他核心国家原本就有着可观的盈余,在缺乏拉动内需的*策的情况下,这些盈余还将进一步增长。这种情况下,欧洲央行的*策只能走向进一步以邻为壑,导致欧洲与美国和其他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
要避免这样的后果,德国就必须拿出适当的*策 财*刺激,更多基础设施支出和公共领域投资,更快速的工资增长 以推动国内支出,削减境外账户盈余。在德国真正转到这个方向之前,欧元区的经济复苏是不可能真正形成气候,真正获得可持续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