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小城如皋:到水边高地看风景
如皋新闻讯 如皋,是江苏的一座小城。“皋”:水边的高地,“如”:往也,“如皋”之意:到水边的高地看风景。“如皋”之名源自春秋,有关如皋的故事,在《礼记》的木牍和《左传》的竹简上都曾静静地流淌。
如皋虽是古城,但和中国大多数的城池一样,在近代的历史变革中,那些老旧的班驳记忆大多已不复存在。如今的如皋,对她的了解,仅限于络上的只言片语,虽然我曾在这里游荡过一日,但了解的还是很片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4岁的老寿星,身体挺好的,记忆力超强。
说起如皋,关注过她的人应该会知道,她也是中国有名的长寿之乡。世界上闻名的长寿之乡,一般都处在高寒地带或者是偏僻的山区,像广西巴马就处在一个自然环境相对完好的偏僻区域。但如皋地处江海平原,而且还是处在工业相对发达的地区,这样的个例算得上是一个孤本了。目前,如皋的百岁老人有250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达4万之多。虽说这里的百岁老人很多,原本很想去到下面的村镇,看看那些坐在村头大树下闲聊的老寿星们,寻寻他们长寿的秘诀,但苦于没有机会寻访,仅仅只在如皋城里见到过一位百岁老人。
雾中的东大街
去到一个城市,我最关注的就是当地的老城区。虽说如皋老城区早已是改变了模样,但很庆幸还保留着一条老街巷——东大街。东大街始建于南宋,后经历代营构,现在店面房及宅院分别具有明、清、民国各时期的特征,以清末民初为主。街心铺麻面石板,留有独轮车印辙,路肩镶麻石条,显示南宋时代的街面特色。
只是,现如今的东大街虽有些古朴之风,但很多庭院早已年久失修,保护的也相当不给力。年轻人早已搬离这些老房子,只留下些老人还坚守着这些陈旧的光影。
公园里晨练的老人
来到东大街时,天刚亮,原本期待在阳光散漫的初晨触摸老巷,但天不如人愿,天气阴沉,雾气迷漫。虽说是一大早,但老人们早就起来活动了。桥上小小的菜摊上,卖菜的和买菜的都是一些老人。而巷子深处,人们也都在忙碌着:打扫、洗衣、做饭……当我举着相机面对他们的时候,他们边劳作边向我张望,也或许会微微一笑,这样的场面定格在镜头里,显得很生活、很真实。
时常能见到劳作的老人
我看到的老人,有的年纪虽然很大,有的生活也很贫困,但他们依然都从事着日常的劳作,依然保有着自然、简单、平和、淡薄的心态,安然、安静、安分守己,是延年益寿的不二法门。
家家都有盆景
如皋除了被称作长寿之乡外,还有盆景之都的美誉。江浙一带自古就有清雅之风,庭院里栽种盆景花木很是自然。如皋花木盆景的栽培渊源久远,始于宋代。
数百年来如皋花木盆景技艺相传,形成独具风格的“如派”盆景。对于盆景,虽然我了解的很少,但盆景那富有东方审美的造型,确实是令传统文化爱好者欣赏的。
对花木盆景培育的传承,也使得如皋涌现了大量种植园林植物的村庄,满目的的树荫绿植,簇拥着整洁的小洋楼,令我无限欣喜。
从来就没见过这么一大片种植园林的村庄,而且还是在城郊。想一想,能有一块地方,种几亩绿植,筑一幢别墅,即能生存,又能享受静谧,我看这个职业还是很不错的。如今如皋的花木品种很多,共达到2000多种,为全国之最。每天,在如皋花木大世界里都能看到挂着全国各地牌照的车子,装满一车的绿色后,又开始奔走在路上,把如皋的花木送到远方的千家万户。
如皋,一座我并未走完的小城,或许将来的某一天,再去到那儿,我会采撷到更多的欣喜。
? ? ?(原标题:水边的高地看风景 江苏如皋古城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