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脑出血后遗症;按摩治疗;颈部僵硬笔者近20年来经不懈的挖掘和探索,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对脑出血后遗症有独特作用的按摩治疗临床体系,效果显著,为广大患者所接受。为此,将经验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3例,干部6人,工人4人,教师2人,农民1人;男性8例,女性5例;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40岁,平均年龄56.5岁;病史最长的4年,病史最短的1个月。1.2诊断:根据脑CT检查诊断,脑出血量最高的45ml,最低的5ml;5~10ml4人,10~20ml6人,20~30ml2人,45ml1人,总平均出血量23ml。2.临床治疗2.1治疗原则:行气活血、舒筋通络。2.2手法:推法、扌衮法、指拨法、肘拨法、点按法、按法、捏法、拿法、搓法、擦法、按揉法、叩击、点打。2.3取穴:印堂、百会、太阳、头维、筛骨、迎香、地仓、哑门、风池、缺盆、肩井、天宗、内关、列缺、心俞、肝俞、脾俞、胃俞、大肠俞、三焦俞、肾俞、八髎、委中、承山、足三里、阳陵泉、昆仑、太溪、涌泉、风市、中渎等穴。2.4头烂额操作(1)患者仰卧,术者用掸指在印堂穴、眼眉、眼眶周围、迎香、地仓、面颊、鼻唇沟施术,运用搓擦和轻柔的拿揉法,约5分钟,用食指、中指在太阳、筛骨、头维、风池施术3~5次,捏碾耳垂,双掌分推胸腹部和掌根揉按法约3~5分钟。(2)在大腿前侧施术,掌扌衮法,重点以患侧为主,用五指拿法或肘拨法配合屈伸屈髋运动。(3)患者俯卧,用指拨法在颈肌两侧弹拨韧带和枕骨下缘,风池、哑门、风府、脑户等穴反复施术约5分钟,用指拨法或肘拨法进行施术,诸穴以酸胀为度,以患侧为主。(4)医者施肘拨法于膀胱经线10分钟,于腰骶部、臀部、大腿和小腿、腓肠肌部反复施术。(5)用双手拇指或肘尖在足太阳膀胱经两侧点穴,施术到下肢小腿昆仑、太溪等穴,然后掌揉背腰肌,空掌叩击结束。3.注意事项3.1要随时测量血压,检查脉象及心率。3.2如有语言障碍,重点施术哑门穴,眼歪嘴斜,重点施术面部。3.3头晕、头痛、眼胀、视线模糊,重点施术头部,以泄法和降压法为主。3.4以患侧为重点进行施术,如患者疲惫、乏力、周身不适,用补法,以免造成不良反应。3.5如有患者便秘,用掌揉法在腹部或结肠区重点施术。3.6如患者心跳加快,点按少泽、内关、大包、至阳等穴。3.7睡眠不佳者,重点施术枕骨下缘、安眠穴。3.8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多听轻音乐,不宜饮酒,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运动。4.疗效观察经治疗,一切恢复正常,无生活障碍4人;症状基本消失,生活能自理5人;血压稳定,眼歪嘴斜症状消失,语言有轻微障碍,单侧身体有发沉,发软症状,能够缓慢独立行走2人;伴有脑出血多次复发史2人,经治疗用人搀扶能够行走。13例患者在治疗前卧床不起,经最短时间治疗40天,最长时间3个月,治愈效果达85%,治疗效果达100%。5.典型病例病例1:患者,白某,女,51岁,粮油服务员,1998年9月6日来院就诊。医院,就诊前经抢救已脱离危险,脑出血量达15ml,脑出血量已控制并吸收。查血压基本稳定,卧床不能翻身,语言有轻微障碍,左侧身躯麻木,颈部韧带僵硬,脉象弦数、弦滑,发病1个月。经我院手法治疗60天,症状消失,痊愈,3年随访无复发。病例2:王某,男,44岁,北林区民*局干部,1999年2月13日来院就诊。患者自诉患病半年,经多方针灸、推拿、中药治疗,效果不明显。颈部僵硬,左侧麻木,身子沉重,胀痛,语言不清,枕骨麻木,无明显知觉,脉象沉弦而数。经我院治疗20天后,一切症状均有好转,经90天的治疗,原有症状基本消失,后经2年随访,病情稳定。6.体会脑出血后遗症是由血压增高和颅压增高导致血管破裂,从而出现半身麻木等症状。据现代脊柱医学临床研究,98%以上的患者伴有颈椎病史,提示人们要重视颈椎病,以免会促成终身疾患,要从防病进行入手,知道哪是病源和病头,从根源着手治疗。
康民盲人推拿中心kmmrtnzx
努力成为赤峰地区较专业的纯盲人推拿服务中心,g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