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遗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远离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要
TUhjnbcbe - 2021/1/7 11:48: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近20年来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例逐年增加,年时,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就达到了7%,进入老龄化社会。而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持续40年的高速老龄化时期,这将使我国人口转向重度老龄化和高龄化1。人口老龄化使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迅速增加,而髋部骨折作为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和相关经济负担也增长迅速。根据年发表的我国≥50岁人群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显示2:其发病率随着整体人群年龄的增加而升高。≥65岁的老年人群中,髋关节骨折比例高达23.79%3。

“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

老年人的髋部骨折如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被称为“人生中最后一次骨折”,是因为髋部骨折发生后,术后活动能力恢复困难:仅约1/3患者能够完全恢复至术前活动能力,1/2患者术后需要长期借助辅助装置生活,1/4患者需要长期家庭护理4。而由于髋部骨折长期卧床,常伴有多种内科合并症,围手术期并发症多,例如肺部感染、血栓、褥疮等发生率较高,导致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为3%~7%,骨折后30天内病死率为3%~10%,1年内病死率高达34.8%5,6,而这种生存率下降趋势在7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更明显7。

另外,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髋部骨折有别于一般的外伤性骨折,具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多为粉碎性骨折、复位困难;骨质量差、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差;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合并症多),增加了治疗难度8。另外,髋部骨折后二次骨折风险增加86%,高达50%患者会发生二次骨折6。

把握*金“48小时”,手术治疗是首选

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无论选择手术或非手术治疗,都存在相应的风险和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率增高、活动和自理能力下降。如果选择非手术治疗,除了存在骨折畸形愈合和不愈合的风险,还可能会导致卧床相关并发症,有些并发症对老年人是致命的。因此,对于大多数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是首选。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应尽早进行,在患者入院48小时内手术治疗效果更好,可以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而延迟手术会增加患者死亡率9。

针对病因,抗骨质疏松治疗同样至关重要

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强调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和抗骨质疏松治疗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基本原则。指出骨质疏松为病理基础,推荐骨折后应采用规范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其目的是缓解疼痛,抑制急性骨丢失,提高骨量,改善骨质量,防止再骨折发生率8。

治疗高风险髋部骨折的新选择——地舒单抗

地舒单抗是一种新型破骨细胞活化因子RANKL抑制剂,通过与人RANKL特异性结合,可阻止RANKL与破骨细胞表面的RANK结合,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功能和存活,减少骨吸收,增加皮质骨和松质骨两者的骨密度和骨强度,促进骨重建,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椎体、非椎体和髋部骨折风险10,11。

地舒单抗不仅在骨质疏松治疗领域拥有长达10年的疗效证据12,而且FREEDOM亚组分析提示可以显著降低合并既往骨折史人群39%的再骨折发生率13。

假体周围骨密度降低会增加假体周围骨折的风险,且骨质疏松会增加翻修的风险14。最新研究显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1-3天及6个月分别给予地舒单抗60mg,可以观察到相较于安慰剂,术后3-12个月,地舒单抗可以有效的抑制Gruen7区及整体假体周围区骨丢失,保持骨强度;同时可以有效的抑制骨转换15。

骨质疏松性骨折后抗骨质疏松治疗,应注重长期干预,药物依从性高也是重要疗效指标。地舒单抗用药方式简单,现有研究多为术后1-3天15或术后1-2周16第一剂,每年只需皮下注射2次,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一项在德国、澳大利亚、希腊和比利时进行的,为期24个月的地舒单抗持续性真实世界研究中,约有75.1~86.0%患者持续应用地舒单抗;约有62.9~70.1%患者依从性较好17。

此外,在10年的时间里,所有接受地舒单抗治疗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而且无发热等副反应,更适合老年患者12。并且对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如肾功能损伤患者,研究证实18:肾功能损伤程度对地舒单抗的药代动力学没有影响。因此,无需因肾功能损伤调整剂量。

跌倒的风险评估和预防也是再发骨折预防的重要内容。地舒单抗关键临床研究FREEDOM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地舒单抗可显著降低骨折相关的跌倒发生率(4.5%vs5.7%,P=0.02)12。

当然,无论是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合并损伤、合并内科疾病及其严重程度等,同时还要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个体化分析手术的风险和由此给患者带来的获益,让“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成为“远离骨折”。

参考文献:

1.陈卫.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84-94.

2.ZhuY,etal.Medicine(Baltimore)..99(5):e.

3.张英泽.临床创伤骨科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MakJC,CameronID,MarchLM,MedJAust..(1):37-41.

5.ParkerM,JohansenA.BMJ..():27-30.

6.中华护理学会骨科护理专业委员会,陈亚萍,佟冰渡等.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2(6):-.

7.BliucD,etal.JAMA..(5):-21.

8.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中华骨科杂志..37(1):1-10.

9.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与关节分会创伤骨科学术工作委员会.中华创伤骨科杂志..19(11):-.

10.BoneHG,etal.JBoneMinerRes..25(5):-47.

11.BenjaminZ.Leder,MarcN.Wein.OsteoporosisPathophysiologyandClinicalManagement.ThirdEdition

12.BoneHG,etal.LancetDiabetesEndocrinol..5(7):-.

13.PalaciosS,MejíaA.Climacteric..18(4):-5.

14.van-LoonCJetal.ArchOrthopTraumaSurg,,(5):-

15.Nystr?mA,etal.JBoneMinerRes..35(2):-.

16.NagoyaS,etal.EurJOrthopSurgTraumatol..28(8):-.

17.Fahrleitner-PammerA,etal.ArchOsteoporos..12(1).

18.BlockGA,etal.JBoneMinerRes..27(7):-9.

说明:本文由安进公司提供赞助,作者刘雷(授权本平台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作者介绍:

刘雷

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院骨科(下肢创伤)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后。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获外科学(骨科)博士学位。年底在重庆医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并分别接受AO组织初级及高级班培训。赴瑞士进行学习。主要从事骨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年门诊量约人,手术约台。

研究方向:1、异种骨修复骨缺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2、足踝部骨折及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3、应用“骨搬运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及Ilizarov技术矫正创伤后马蹄足畸形。4、外伤及手术后骨感染、骨髓炎、骨不连、骨缺损、骨畸形愈合的矫正的治疗。5、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与生活质量提高。

医疗擅长:①骨质疏松性高龄老人并存心、肺、肾脏病症、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髋部骨折的治疗②擅长于复杂的骨盆及髋臼骨折的治疗。③擅长于复杂的髋、膝周围骨折的治疗。④擅长于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内固定术后断裂、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③擅长足踝部骨折和足踝部创伤后遗症(踝关节骨关节炎、踝关节不稳定)以及足踝疾病(拇外翻、平足、跟痛症、距骨坏死)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四川省骨科学分会创伤学组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协会常务委员,医院协会骨感染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创伤骨感染学组委员

科研成果: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并实施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三项,主持四川省科技厅基金二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新型实用专利1项。参与编写《髋部骨折》、《足踝外科手术学》、《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与处理》、《肩关节外科学》等专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共计75多篇。其中MEDLINE收录论文60篇,SCI收录17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远离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