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做完手术,我的女儿今后就能跟别的孩子一样正常走路,能去上学,不再被病痛折磨身心,心里就特别开心!”近日,医院,小菲赛(化名)的父母看着刚顺利做完足部矫形手术的女儿激动地说,医院的专家,给他们可爱的女儿带来重拾美好生活的希望。“希望我能早点好起来,可以去上学,跟别的小朋友一样跑跑跳跳。”做完足部矫形手术的小菲赛安静地躺在病床上,看着欣慰的父母,脸上挂着甜美的笑容,憧憬着今后像正常孩子那样生活。
手术前
患者小菲赛出生在一个幸福快乐的维吾尔族家庭,还有一个很疼爱她的哥哥,但由于先天性脊柱疾病(硬脊膜膨出症),出生后就发现右脚呈马蹄足内翻畸形。在做足部矫形手术前,小菲赛已在外院做过3次脊神经手术,“孩子从小就只能用脚外侧学走路。”小菲赛的妈妈说,从小到大,因为脚部不便,几乎从未穿过鞋,只能穿着不合脚的大码鞋依靠脚侧面蹒跚前行,时间长了导致右脚侧面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就像一个小小的馒头一样,破溃后很难愈合,还有感染的风险。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奔跑、跳跃,已经10岁的小菲赛因为身体原因,甚至一直无法正常入学。
经多方咨询,小菲赛的父母了解到,医院王成伟院长是足踝外科的专家,只要找到王院长,不出巴州就能为宝贝女儿治疗疾病,这让小菲赛的父母甚感激动,便第一时间带着小菲赛从且末县慕名赶来医院,脊柱手足外科的马超主治医师作为首诊医生,接诊后立即将她安排住院等待下一步治疗。
为了手术期,医院*委副书记、院长王成伟多次专程来病区查房,与主管医生仔细讨论并制定手术方案,并悉心指导住院医生方磊做好小患者的术前准备。10月22日,王成伟院长带领手足外科手术团队亲自为小菲赛实施了“足内翻畸形胫后肌腱转位矫形术”。手术一切顺利,目前小菲赛右脚已恢复了正常的足部形状。
手术前
手术后
据脊柱手足外科主治医生马超介绍说,马蹄足内翻并不可怕,是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婴儿出生后父母仔细观察即可以发现,马蹄足内翻可分为柔软型和僵硬型两种类型,前者大部分可通过手法整复矫正治疗,通常在新生儿出生一周后就可推拿进行治疗,后者僵硬型一般都需进行手术治疗。但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是早发现早治疗效果最好,不但可恢复足部的正常形态,而且能恢复足踝功能,减少后遗症。如今,小菲赛经过治疗后能正常负重和健康行走。
专家介绍
王成伟,*巴音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外科学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会创伤外科与急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医学会健康科学普及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委员;中华足踝教育学院常委、*分院院长;中国骨科医师协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专业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足踝外科专委会常委;医院学会足踝外科学会常务委员、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骨科康复学组常务委员;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肢体功能重建与外固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关节康复学组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委员、足踝外科学组委员、*学组组长;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国际委员。《足踝外科电子杂志》常务编委,《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委,《中华骨科杂志》审稿专家,《*医科大学学报》审稿专家。第一作者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著53篇,其中SCI收录2篇。编写骨科专著六部,其中主编一部,副主编一部。以项目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省部级青年人才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三项,*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一项,市级高新技术项目一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医学科技二等奖,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等奖励。专业特长:复杂骨关节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关节镜下诊断及治疗手术,复杂骨创伤的手术治疗,骨髓炎、骨不连的手术治疗足踝部畸形的矫正及儿麻患者下肢畸形的矫正。
供稿:脊柱手足外科郭沁宜
整理:*建办崔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