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法方药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而在日常临床实践中有时辨证已明,亦有可用之法,却苦于无信手拈来之方药,“经方”、“时方”是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过而流传至今的精华,应该深入学习,继承发扬,实践运用,出于这个目的,近期准备回顾整理近年临床中验之有效的经典方剂案例,以加深印象,巩固学习。
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同一种病不同的人,不同的发病季节,甚至同一个人同一种病在不同的发病阶段,都可能用不同的方子,因此“一病一方学中医”,仅仅是为了自我学习和总结,切不可对号入座,形成某方治某病的误区,若能得同行指教,则更不胜荣幸之至。
血府逐瘀汤治疗带状疱疹疼痛后遗症案
病案:患者某某,女,56岁,带状疱疹疼痛后遗症,患者数月前患者带状疱疹,疱疹痊愈后遗腰背部疼痛,患者入院时诉腰背部疼痛剧烈,烦躁,夜间不能入睡,同时伴乏力,咽部不适,多汗出,头痛,胸闷心悸,腹胀,纳差,小便不利,舌暗苔白,脉弦细。
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及体征,目前考虑为带状疱疹神经损伤所致的疼痛后遗症,伴焦虑状态,目前西医治疗可应用对症止痛、镇静抗焦虑或神经根阻断术等。
中医辨证为腰痛,气虚血瘀,痰火扰心
取方:血府逐瘀汤+*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方歌: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
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痨。
药用:
生*芪40g桂枝12g当归15g赤芍15g
柴胡12g桔梗10g枳壳10g桃仁15g
红花12g川芎18g川牛膝15g泽泻20g
厚朴10g车前子15g(包煎)生甘草6g
3剂,日一剂,水煎ml,分三次服。
取方依据:患者带状疱疹后疼痛日久,久病入络,不通则痛,腰背痛、头痛、舌暗均为瘀血阻滞之征,汗出乏力,胸闷心悸,气虚不固,咽部不适,烦躁眠差,痰火扰乱心神,治当活血通络,益气固表,化痰宁心,方取血府逐瘀汤以活血通络止痛,*芪桂枝五物汤以益气固表通络。
二诊:患者仍诉腰背部疼痛剧烈,乏力,咽部不适好转,汗出,头痛,胸闷心悸纳少及小便不利症状略有改善,仍有心烦,夜间睡眠略好转,查舌暗苔白,脉弦细。
二诊药用:
生*芪40g桂枝12g当归15g赤芍15g
柴胡12g枳壳10g桔梗10g桃仁15g
川芎18g泽泻20g*连9g生地30g
红花12g丹参30g生甘草6g
3剂,日一剂,水煎ml,分三次服。
患者服该方后腰背部疼痛减轻,头痛缓解,汗出减少,胸闷心悸等症消失,夜间可安卧,患者病程较长,瘀血阻滞非短期能凑完效,需按此方坚持调养方可彻底根治,然基层病人往往略有减轻就很难坚持用药,这种状况非医者所能改变,医渡有缘人。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近代中医理血剂之典范之作,后世应用广泛,久病多瘀,怪病多瘀,后世医家对其功用主治多有发挥,内外妇儿均可应用,深圳名老中医李静医师继承发扬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著有《医学师承讲记》系列丛书,提出衡通理论,创制衡通汤,即是由血府逐瘀汤化裁而来,为血府逐瘀汤原方加三七、山甲等,临床应用出神入化,屡见奇功。
医院坐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住院部三楼脑病科
周一至周四下午,门诊二楼内科四诊室
医院坐诊时间:
周六上午北院二楼专科门诊区
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