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
配镜记
我叫蓝丫丫,自我评价:爱生活、爱思考、上进型;善良、富有同情心;说坚强也坚强,说胆小也胆小,且欠缺乐观……有一点值得肯定:我是一个真诚、正直的人,一个女人,一个中年女人。具体年龄可得儿保密,哈哈哈……
我,最近总觉不妙,眼睛发涩、发酸,视力模糊。尤其看书后,或早上醒来时。六七年前也是冬天,同样的症状,当时还特意去洛阳二院配了一副散光略带点近视的眼镜。可经过近几年几次搬家,到处找遍,且三番五次找了两年,仍不见那副眼镜的踪迹。当时三四百元买的,跑了两趟洛阳才达成的心愿,好生可惜。
昨天晚上,我左右思量,再配一副?还得花钱,有点舍不得;最大的心理障碍是害怕面对检查。万一查出个不好治的眼底儿严重损伤啊(20多年前做过一次近视激光手术)、手术后遗症啊、青光眼啊、白内障啊什么的,多可怕啊!检查的过程,在我看来好比罪犯等待审判结果的过程。这些年来只要是检查身体,或是检查结果说血糖高啊、乳腺增生啊、颈椎病啊、腰椎间盘突出啊……我都害怕的要死。“讳疾忌医”形容我,再恰当不过。
若不配眼镜吧?今后若想多看点书,眼睛会“力不从心”,招架不住。人活着,没有兴趣爱好让自己投入其中,就好比上初中时不让我解几何题,好比孩子年幼时不让我给孩子织毛衣,那生活该多么无趣啊!
再说了,如若连这点面对疾病的勇气都没有,还如何应对今后的狂风骤雨?口口声声说的“坦然面对”不就成了空话?难道从阅读中撷取的精华和感悟只是积累在“读书笔记”上,只是把昂扬的激情、旷达的胸襟和坚强的意志写在纸上,到了该直面的时候就“缩头”?就恐惧?那真成了“叶公好龙”了。口头、书面都只是对自己的鼓励和承诺,兑现承诺的方法只有一条――行动!身教胜于言教。医院呢,原来是受我的不良影响啊。我得先孩子之强而强,先于孩子乐观,先于孩子坦然。
有专家言:如果说智商决定了一个人的成绩,那么情商决定了他的交际处事能力,而逆商才决定了他这一辈子能走多远。看来今后我得加强逆商培养,实现活到岁的梦想。
对自己逆商的培养就从这次配镜开始吧!
决心已定,勇气十足。我要平静地经历检查的过程,乐观地看待检查的结果。就把配镜当作一次自我挑战,若此次能战胜心魔,修炼成功,就可以一通百通,犹如身体披上了铠甲,长矛利箭也难伤其心。一想到此次配镜竟有如此神通之功效,不禁有些小亢奋,还有点花木兰即将代父从*的英勇不屈的壮烈之感。
今天,正好周六休息日。我早早起床打点行装。未进茶饭半点儿,因为想捎带把血糖也给测了。八点整,医院,先挂了简易门诊抽了血,只待十一点半取结果。又挂了眼科专家张大夫,这个没法选择,因为今天眼科只有张大夫坐诊。估计病号会比较多,我排到了16号。眼科在门诊四楼东区。
果不其然,门口长椅上坐满了病号。等待并不算漫长,九点多点儿就轮到了我。与张大夫沟通交流后,我跑上跑下交了费重又回到诊室。瞅准机会把交费单塞到了大夫面前的桌子上,如若干等不主动“进攻”,怕难有进展。大夫眼皮都没顾上抬一下便说:“这是谁的?拿着去斜对面验光。”“好,好!”我赶忙应声,从人缝中用食指和中指夹出交费单和处方。
很快就验了光,自己先拿上结果看不看(大致看得懂),心里还是“格登”了一下,尽管昨晚已做过那么大的思想斗争,是多么想平静对待任何结果的。唉!双眼均近视二百多度,右眼还另带散光度。我可是曾经因为近视做过激光手术的呀,如今又得重新戴起厚厚的镜片,看来二十二年前的手术水平还真是有限啊!再加上这些年经常用眼过度,没有注重保护,现在追悔莫及了。“平静,平静,坦然,坦然,正在修炼,正在修炼”,我在心里不断地提醒自己:既成事实,无法改变,勿追求完美。只祈祷等会儿到暗室查眼底儿时,医生别说“眼底儿太差!有严重的手术后遗症,你咋把眼弄成这样了?”就谢天谢地了!不行,这样祈祷不又犯了老毛病――胆小,总虚设坏结果,放大不幸;这又像是埋了个地雷,随时有可能爆炸,自己把自己炸得体无完肤。不由又想起别人提醒过的话:大风大浪你不怕,别总栽到那小河沟里。的确如此,的确如此。我赶忙恢复从容,身心“优雅”地再次把验光结果从人缝中塞到张医生办公桌上。
病号把医生围得密不透风。我就像个旅行者,迎着秋风,站在熙熙攘攘的街头,静观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又像个“隐身人”,外界的喧嚣似乎与自己毫无关系,只是眼睛在动,而思维停滞。我就这样静静地站在门诊室中央,还能听到时间在嘀嗒嘀嗒地走着……
“蓝丫丫。”终于,张医生看见了验光单,喊了我的名字。“在!”我赶紧拨开人群坐在医生旁边。张大夫说话干脆利落:“坐门口内侧椅子上,散瞳!”我赶忙照做。“抬头!闭眼!”话音刚落,药水已进入右眼,继而左眼,冰冰的,左眼还略微疼。想着医生太忙,也不想再询问散瞳得儿需要多长时间,凭三十年前配镜经验觉得至少得十五分钟,并且得两三个十五分钟。此刻,只得老老实实闭着眼,头靠着墙,乖乖地坐着,像个需要妈妈呵护、抱抱的小孩儿。有点冷。诊室内依旧嘈杂声一片。人多,又乱。终于,张大夫无法静心诊治,忍不住开口了:“都到门外等着,按挂号顺序,我喊到谁再进来,不然都挤在这儿,会更慢!”我能感觉得到,人流涌出门外不少。耳边能清晰地听到张大夫与每位病号沟通的声音了,我巴望着大夫能主动想起还有我这么个病号在等待他给我第二次滴药呢。约摸过去了二三十分钟,我忍不住试问:“张大夫,还用再滴一次吗?”“得好几次呢!”他说着走过来洗了手后,又扒开眼皮为我“服务”。想想医生和教师一样,一个救人,一个育人,都挺辛苦。
时间还在“嘀嘀嗒嗒”地走着,那“嘀嗒”声依然清晰地在耳边响着……
验个光,测个眼,好漫长……内心还像一块石头似的悬着,只是石头不算大,毕竟始终记得“正在修炼”。但还是有些许担心:会不会眼底因手术后遗症已有严重问题?只等一会儿散瞳后检查了眼底才知晓。唉,我也太胆小了,不禁又自责起来。此时,想起了网络作家唐家三少,他平均每天写作字,患了严重的颈椎病,头只能向左右摆动约30度就下不去了,可人家依然笑呵呵、笔耕不缀;又想起放弃演艺界、执着于琉璃脱腊技术的杨惠珊,她今年已六十六岁了,有时连续待在操作间三四天,废寝忘食,站得腿都水肿了也不自知;再想想海伦·凯勒,一岁半失明失聪,后来凭着对生活的爱和对知识的渴求,她读书、游泳、划船、旅游……。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进入剑桥女子中学学习,后又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疾病从未成为他们进步的障碍。与之相比,我遇到的困难真得不算什么,怎能有心理负担呢?即使真面临大病、大灾难,也无需畏惧。心中有梦,有生活的激情,让当下的每一天活得有意义,就是幸福,就该知足。
“不行,不先给俺做手术就是不中”吵嚷声打断了我的思绪。“你说让俺今天上午早点来做手术,等了半天了,又推到下午。孩子为看个眼已请了两回假。今儿俺排的是4号,现在已轮到二十多号,可俺孩子还没做手术,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不中,俺现在就做手术,不做,就退钱,医院……”我不禁睁开眼,疑惑地向“不和谐音符”循去,只见一位大姐坐在大夫对面,衣着时尚阔绰,红围巾格外耀眼,衬托的整个人精神、靓丽。她正气愤加委屈地向医生“开火”。
周围病号投去惊讶与反感之神情。张医生解释说:“手术上午是不做的,一般放下午病号少时才做,需要再预约时间。你看今天这么多病号,我总不能让大家都等着,给你一人做手术吧?”“可昨天孩子特意请假来看病,你说让俺今上午早点来,先给俺做手术的。”这位大姐咄咄逼人。“我不记得答应过今天上午给你做,回去吧,下午来做!”张大夫耐心而无奈地说。“你没说吗?你没说吗?孩子在一高上着学,请回假不容易,来了两回都不做手术。孩子生气给我脸色看,医院也不讲理,让我两头受气。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我排的有号,是今天的4号,又不是没排号?不做了,检查费、挂号费都给我退了,医院!”此时,这位大姐翘着二郎腿,双臂交叉在胸前,脸拉得老长,大有此刻不医院之势!说实话,此刻的大姐,不漂亮,即使皮肤白皙。
她身后一年轻女病号忍不住替张医生辩解道:“按医院规定来嘛!”虽声音不太大,但又成了导火索。大姐扭过头,眼睛瞪得圆圆的,一字一字咬着牙狠狠地说:“轮到你了吗?你去门外等着,医院规定吗?医院规定轮到谁才能进来,你提前进来干啥?”年轻女病号悻悻地灰着脸出了门诊室,一副“不和你一般见识”的神情。张医生有些生气了,说:“你这人有点不讲理,你就是叫我做手术,我也不给你做了,小赵,你进来一下,给她这事处理一下。检查费是没法退的。”“检查费也得退,不退不中!”大姐火气更大了。一位年轻女医生,应该就是小赵,进来了,劝了大姐老半天。大姐就是光说自己的理,一点也不听劝。大姐的儿子站在旁边面无表情,一声不吭。局面僵持而尴尬,张医生也因情绪不好而已经影响到了给其他病号诊治……
我坐在椅子上看着,既理解大姐,也理解医生。看着双方都在气头上,其他病号也着急着赶时间看病,可大姐这样一闹,耽搁的是所有人的时间。也不知从哪儿来的力量,促使我身不由已地起身走过去,抚着大姐的肩,压低声音诚恳地说:“大姐,听妹子说句话吧?今天人多,平时虽人也多,但有好几个专家坐诊,今天不凑巧,只有张大夫。你看这么多人围着,张大夫得对每个人认真诊治,已经很累很不容易了,咱得体谅。若需做手术,的确需要另约时间,手术一般都约在下午。上次我到妇科检查,也是跑了三趟,上午病号多,到下午才安排上。”大姐略微消了些气,委屈起来:“他说过今上午给俺做手术的。孩子请假一回不容易。”我同情地说:“唉,你我同是当妈的,咋会不理解你的心情?老想让孩子少跑一趟,少耽误点学习,早点治好眼,少受点症。”“就是嘛!你看,刚才孩子还对我发脾气嘞,说让他白等了,我是夹在中间,两头受气!”大姐说着,眼眶泛起了泪花。我既而侧转过身对比我还高的清秀的男孩说:“别埋怨你妈,无论啥事都不可能按个人意愿想怎样就怎样的,医生刚才也说了,下午你来,先给你做手术,现在带上你妈先上街转转,吃了午饭早点过来!”男孩没有抬眼,也没多大反应,表情依然不乐意。唉,一个字:犟。我又转向大姐,说:“别再说退钱、换医院之类的*气话了,医院还得重新检查、排号,耽误的还是孩子的病情。”
为了缓和气氛,我扭过头对还正在为其他病号开处方的张医生说:“张大夫,您也消消气,也得理解大姐,她是为孩子的眼着急,为孩子的学习着急,必竟跑了两趟了,无论如何,今天下午第一个给孩子把手术做了。”张大夫眉头舒展了一下,正欲言,大姐突然撂了一句:“已经闹了矛盾,我还怕他不认真给俺孩子做手术呢!”一听这话,张大夫稍舒展的眉头重又揪成了“川”字,气又上来了,对我说:“看见没,人家对我不放心了,医院吧,你这手术我还真做不了了!”这已上升到了怀疑大夫医德的问题上了,再次戳到了张大夫的气点上。好不容易缓和点的气氛又更凝重了。众人纷纷议论起大姐的任性与说话无分寸。
我又赶紧调和:“不会的,不会的,即使生气,医生也不会拿病人*气的。就像老师再生气也会认真教育每个学生是一样的。病人关系到健康,学生关系到前途,医生和教师一样,绝对会尽职尽责,就是受点委屈也会尽责。这一点,大姐你放心,是不是,张大夫?那就这样吧?张大夫,您说句话呗!无论如何今天下午一上班先给大姐的儿子做手术,不会再推迟了。中不中,张大夫?”此时,张大夫抬头看了我一眼,又把目光投向大姐,诚恳地但还有点不高兴地说:“下午来吧,先给你做!”“中了,中了,大姐,医生这话都说了了,你还有啥不放心的。”我又转向男孩:“快,带你妈上街转转,消消气!”男孩依然站那儿不动。大姐火气虽消了不少,但也和她的孩子一样,坐那一动不动……唉!两个“犟筋”。想想我自已又何尝不是个遇事想不开,爱钻牛角尖的人呢?包括配镜这样的小事,都长时间如根刺似的扎在心中,反复折磨与纠结。好在,我深知自己的缺点,正在努力改变中。
门诊室的氛围依然不和谐……
张医生白了她一眼,对我说:“坐那儿,你还得再滴一次药水。”我坐下看了看表,已十一点了,乖乖,今天查个眼,都快下班了,我的三遍眼药水还未滴完。“这大姐,真不好沟通。”想着,眼药水已入眼,依然冰冰的。我的眼底儿啊,但愿没啥大问题!看看,心又小了,真犯毛病,修炼、修炼、挑战、挑战……
大约十一点二十五分,我才被宣到暗室检查眼底,我最在意的结果马上要见分晓了。但,说也奇怪,我竟克服了畏惧心理,不再害怕面对检查结果了,即使结果糟糕,还能比海伦凯勒更糟?猛然发现,自己的逆商似乎提高了。这样一想,心里有些激动,为自己的成长而自我点赞。张医生给我进行了一番认真检查后说:“除了近视、散光,眼底儿还可以。”我连声说:“好,好,那就好!”
我轻松的如小燕子,心顺着走廊先于脚步回到诊室。不见了大姐和男孩的踪影。张大夫让我看了视力表,初步帮我确定了配镜的度数,让我明天再来,散瞳恢复正常后再次复查视力,才能最终确定镜片度数。
我谢了大夫,走出诊室,一眼瞥见那母子俩还坐在门外长椅上。我走过去,坐到大姐旁边,问:“不是说好下午再来?”大姐看着我的眼睛,略带歉意又坚定地说:“谢谢妹子,可我还是想着看今天上午能做手术不能,哪怕走得晚点,不吃饭呢。”我笑了,拉着她的手说:“姐啊,我真服你了,你不饿,医生不饿吗?你逼着他给咱孩子做手术,他又累又饿,你不担心手术效果了?”“没事,你走吧,我再坐会儿。”我趴到她耳朵边压低声音问:“孩子平时犟不犟?”她也背着儿子小声诉苦道:“叛逆,我都管不住!”我更低声音说:“今天的事情,对孩子来说就是课堂。你的言行、性情,他都看着记着呢,咱得先不犟,给孩子做个表率。以后你管理起孩子来会越来越省劲儿的,孩子也会越来越乖的。不信,你试试!”大姐投来赞同的目光。我又半开玩笑地说:“若咱俩是好朋友的话,我可是要批评你今天的任性的哟!”大姐笑了,笑得释怀了似的,笑得轻松愉悦了许多……“嗯,我会再想想你说的话,快回家吧,耽误你的时间了,谢谢!”“谢啥类,咱都是当妈的,咱都得努力当个好妈妈!走了哦,再见!”大姐和我,相视又笑……笑意融合在一起了。
我带着大姐的这份微笑,带着挑战心理初见成效的喜悦,医院的大门。此刻,才记起血糖检测结果还没取,早饭到现在还没吃……
今天这趟配镜,让我――蓝丫丫,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给别人较劲儿,就是给自己过不去;给自己较劲儿,就是作茧自缚。最终受伤的必定是自己和亲人。别把自己往死胡同里逼,别往牛角尖里钻。坦然克服苦难,平静面对祸患。抛去任性,乐观豁达。心宽了,胆就大了。只有放眼至更广袤的空间,循着梦想前行,心才能飞。先把自己养好,先让自己幸福,才能有能力把幸福传递给亲朋好友,乃至路人……才能让心飞翔……
只要具备了让自己幸福的能力,时时都能得到幸福!
写于年元旦前后
赤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