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有人说:”哎呦,我崴脚了”
其实学名叫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是人运动的重要枢纽及承重关节,
其状态的好坏直接决定人的生活和运动质量。
踝关节扭伤多为踝关节周围韧带的过度牵拉撕裂,或小关节的错缝
严重者可伴有撕脱骨折。
崴脚并非小事,如果早期处理不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轻则遗留慢性疼痛,重则导致创伤性踝关节炎,慢性踝关节不稳等后遗症。
崴脚后先判断伤势
脚踝局部的肿胀、疼痛,皮肤温度的升高,严重者瘀血肿胀会很明显,尤其是站立和活动后明显加重的疼痛,以及用手按压也会明显加重的疼痛。一般根据瘀血肿胀的程度来判断损伤的程度,轻的没有瘀血肿胀,损伤严重的瘀血也会很明显。
I度损伤:受伤当时有轻度疼痛,外踝轻度肿胀及局部疼痛,这是外侧副韧带轻微拉伤的表现,很少会出现关节不稳。
II度损伤:非常疼痛,伴有肿胀、僵硬和行走困难,部分可见足部瘀斑,这时外侧副韧带,下胫腓前韧带,可能已经呈现不完全撕裂,胫腓下关节也可能错缝,会有明显关节不稳的感觉,(西医的关节不稳就是中医所说的错缝或错位)。
III度损伤:重度疼痛和肿胀常比较明显,足底出现明显瘀斑,外侧副韧带或下胫腓前韧带可以断定为完全撕裂,胫腓下关节分离,这时关节明显不稳影响正常活动,后遗症也会明显。
根据损伤的部位来分:
踝关节的重要的韧带:内侧的三角韧带,外侧的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内侧的三角韧带比外侧的韧带坚韧,相对不容易被损伤。
外侧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旋后时,会损伤到踝关节的外侧韧带,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很少出现损伤;
内侧踝关节扭伤:当踝关节过度外翻或旋前时,会损伤到内侧的三角韧带复合体;
高位踝关节扭伤:往往损伤下胫腓韧带联合结构。
如何初步判断是否骨折?
崴脚后用手按压以下这些部位:
内踝后缘6公分区域/足舟骨处
外踝后缘6公分区域
第五跖骨基底部
以上这些部位都是崴脚后特别容易发生骨折的压痛点。
崴脚后如果按压有明显的疼痛感,局部严重的瘀血肿胀,同时不能坚持行走一分钟,则需要高度怀疑是足踝部骨折。
在简单的自我判断之后,医院遵医嘱拍摄X线片,以排除骨折。MRI(核磁共振)能清楚地显示软骨、韧带和滑膜的损伤,结合病史和体检,医生就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并予以相应的治疗。
崴脚后的急救处理
崴脚急救,记住五个关键词:1
休息:停止走动,静止休息,护具保护,防止二次损伤,减轻组织渗出、肿胀。冰敷:急性期24以内可间歇性冷敷,每次5~10分钟,每两次冰敷间隔最好超过2小时。加压:使用弹性绷带或弹性大的衣物(例:丝袜),适当加压包扎(松紧适度)减轻肿胀,过度加压会加重肿胀、缺血。抬高:高于心脏水平。增加血液回流,减轻肿胀,促进恢复。就医:及时就医。现场处理医院就诊,拍摄X线片检查,以排除踝关节骨折,必要时行踝关节MRI检查!崴脚后如果反复搓揉会加剧组织的损伤,导致损伤的血管继续出血,局部肿胀加剧,所以崴脚后千万不要揉,应该用复贴手法理顺平复损伤的肌腱,有利于瘀血的消退减少韧带修复过程中产生的疤痕组织。
药物治疗:中药外敷或口服活血化瘀药物;
手法治疗:对于持续存在疼痛或者关节不稳或者反复多次扭伤的患者一定要及时的把错缝的小关节复位。
问当出现踝关节扭伤时需要做哪些处理?答现场简单处理后建议就诊运动创伤专科医生,以免延误病情。问踝关节扭伤,多少天能好?答在大多数情况下,踝关节扭伤经过适当的治疗,是完全可以痊愈的。完全康复所需要的时间,取决于扭伤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是否及时,一般来说,大多数的踝关节扭伤,需要几周时间获得痊愈。而重度的扭伤,或早期没有治疗复位,韧带修复过程中瘢痕过多,则可能需要3个月或以上的时间来恢复或形成创伤性关节炎而反复不愈,在恢复期间,应当重视踝关节的康复训练。崴脚后的康复锻炼很重要
在崴脚2周之后,此时肿胀消退,如果带护踝下地疼痛不明显,在疼痛不增加的前提下做康复锻炼:
①锻炼踝关节活动度,增加其灵活性。
分别向上、下、内、外牵拉脚至极限并停留5秒,每个方向重复10次,每天锻炼1-2次。动作要慢,幅度要大。
上下牵拉内外牵拉
②锻炼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肌肉力量强壮了可帮助韧带共同保持踝关节稳定性。
主要是踝关节抗阻勾脚、绷脚、内翻、外翻四个动作,每个动作坚持5秒,放松,重复10次,每天锻炼1-2次。
抗阻勾脚抗阻绷脚张佐君大夫,医院骨伤科诊疗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罗有明正骨法传人,十余年来专注于中医骨伤科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手法,针灸和药物相结合,辨证治疗。主治: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各种骨关节损伤和脱位,骨折和后遗症电话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