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年发表在国际癫痫领域专业杂志Seizure:EuropeanJournalofEpilepsy。
01
目的
生命早期的病*性脑炎或细菌性脑膜脑炎可能造成颅内脑实质损伤,从而造成包括癫痫在内的一系列神经系统后遗症。脑炎后癫痫的各种类型中,癫痫性痉挛虽少见但临床治疗效果不佳,预后较差。因此增加对于这一特殊病人群体的认识并选择合适的诊疗方案尤为重要。
02
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20例(男11例,女9例)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儿科就诊的脑炎或脑膜脑炎后癫痫性痉挛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例资料,并随访超过12月,对其预后进行评估。
03
结果
本队列中脑炎或脑膜脑炎的发病中位时间为5.5月龄,癫痫性痉挛发病中位时间11.5月龄。20名患儿中16例进展成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包括全部12例病*性脑炎病史患儿,以及4例具有细菌性脑膜脑炎病史的患儿。脑电图检查提示15例具有高度失律表现,另外5例未见典型或非典型高度失律表现。20例患儿中15例接受了14天的ACTH静脉注射治疗(2.5U/kg,≤25U),12例患儿虽出现短期应答但其中10例在随访中出现复发。接受氨己烯酸治疗的3名患儿均无明显应答。20例患儿中,6例使用了生酮饮食治疗,5例治疗失败,1例因ACTH治疗后直接生酮,疗效无法评估。4例接受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的患儿均呈现出部分应答效果。
04
结论
以癫痫性痉挛为发作类型的脑炎后癫痫患儿,更容易进展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具有病*性脑炎病史者相对细菌性脑膜脑炎病史者预后较差。在选择此类患儿的治疗方式上,低剂量ACTH、生酮、氨己烯酸及迷走神经刺激术均需要进一步评估。
通讯作者
杨光
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儿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年于中国医科大学儿科系毕业后一直医院从事儿科临床与基础工作,专注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难治性癫痫的诊断和治疗,科研上对婴儿痉挛症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9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年获医院医疗成果一等奖(儿童早期癫痫性脑病临床和基础的研究,编号YY,第一完成人);年获*队医疗成果二等奖(婴幼儿起病的癫痫及相关致病因素的研究,编号-2-45,第二完成人);年获*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中国儿童脑血管病临床与相关基础研究,编号-2-56,第四完成人)。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4篇,其中SCI论文13篇,参编参译专著12部,其中副主编2部。
欢
迎
关
注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