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遗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352中风后遗症
TUhjnbcbe - 2021/3/2 15:00:00

(3)吴臣义等灸药结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例。治疗方法∶灸药组先用艾条,以雀啄灸法灸患肢血海穴、三阴交穴各3C分钟,后用低分子肝素0.2ml腹部脐旁2cm处皮下注射,两侧交替,灸疗每日1次,连灸14天,药物每日2次,疗程14天;灸时医者食、中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两侧,通过手指的感觉测知局部的受热程度,随时调节施灸强度,以局部温热、不致造成损伤为度。药物组单用低分子肝素0.4ml,注射部位、方法、频次、时间、疗程完全同灸药组。2组均卧床,抬高患肢,口服肠溶阿司匹林80mg,1次/天。治疗从确诊当天开始,治疗期间对脑梗死、房颤等予相应治疗,避免挤压患肢。治疗结果∶灸药组临床治愈6例(20.00%)、显效15例(48.71%)、进步8例(25.81%)、无效2例(6.45%),总有效率93.55%。药物组临床治愈5例(16.67%)、显效16例(50.00%)、进步7例(23.33%)、无效2例(6.67%),总有效率93.33%。(吴臣义,赵林,刘世伟.灸药结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例.福建中医药,,33(2)∶6~7)

3.温针灸

(1)李淑芝等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观察。治疗方法∶治疗组取穴∶天枢、下脘、中脘、关元、石门。操作∶穴位常规消*后用华佗牌0.35mm×50mm针灸针,直刺进2寸,轻微提插捻转至局部有酸胀感,于针柄上插入2.5~3cm艾条,待艾条燃尽后取针,每日1次,治疗15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酚酞片(mg/片),睡前口服50mg,15天为1个疗程。近期治愈∶2天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伴随症状消失;显效∶2天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伴随症状缓解;有效∶3天内排便,便质先干后软,排便欠畅,伴随症状缓解;无效∶症状无改善。治疗结果∶治疗组例数32例,近期治愈7例,显效18例,缓解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例数32例,近期治愈4例昆效11例,缓解14例,无效3例,总有效习90.63%。(李淑芝,宋曼平.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光效观察.中国科技信息,,9,)

(2)李淑波温针治疗中风后遗症50例疗效双察。治疗方法∶取穴∶头部运动区、足远感区、神庭透百会、患侧上肢极泉、曲池透少海、手三里、外关秀内关、三间透后溪、肩髃透臂糯。患侧下肢髀关透环跳、血海、足三里、阳陵泉透委中、昆仑透照海当骨透三阴交、太冲透涌泉。针刺方法∶极泉、委中穴进针后行苍龟探穴法施术,即针刺穴位后,先退至浅层,然后更换针尖方向,上下左右多向透刺,逐新加深,如龟入土探穴,四方钻剔。要求针感达到手指(趾)末端或上下肢抽动1~3次,强刺激不留针。其他穴位进针后施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单纯针刺组∶留针期间不捻转,不接通电疗仪,每日l1次,10次1个疗程。电针组∶留针期间选相关穴位,接G治疗仪,采用疏密波、弱刺激、快频区,每日1次,10次1个疗程。温针灸组∶留针期间选上述相关穴位,将药艾条剪1寸一段,挂在针柄上,在皮肤与针体之间隔一纸片以防酌伤。从艾段下端点着,每次每穴1~2段,每日1次,10次1

疗程。痊愈∶口眼喝斜、语言骞涩、流涎等症状消,瘫痪的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行走自如,肌力达级至级,生活自理;显效∶瘫痪的肢体、口眼歪斜、语言涩、流涎等症状明显改善,肌力达级,日常生活基本自理;有效∶瘫痪的肢体、口眼歪斜、语言骞涩、流等症状均有好转,肌力达级,独立行走有一定困难;无效∶体征和症状无明显变化。治疗结果∶列患者,治愈例,占83.3%;显效13例,占8.7%;有效6例,占4%;无效6例,占4%,总有效率为96%。(李淑波.温针治疗中风后遗症50例疗效观察.针灸推拿,,3,29)

4.其他灸

1)江小荣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52例。治疗方法∶取穴∶内关、关冲、手五里合谷、血海、足三里、地机、悬钟、复溜、申脉、大敦。操作方法∶采用2号药线,用拇、食指持线的一端1~2cm将线头在酒精灯上点燃,吹灭药线的火苗,快速用线头直接点按于穴位上,火火即起为一壮。灸处有轻微灼热感。一般病人1日1次,重者1日2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治疗结果∶本组52例,基本痊愈22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10例,无效2例。治愈40.23%,总有效率96.15%。(江小荣.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52例.年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四届全国针灸学会研讨论,)

(2)谢心等针刺结合改良雷火灸法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治疗方法∶穴位选取∶百会、风池、肩三针、尺泽、合谷、风市、委中、三阴交、悬钟、太冲、足临泣。药物组成∶雷火灸外用中药水剂选取以舒筋活络、辛香走窜类药为主,拟方∶路路通15g,*芪12g,细辛6g,桑枝15g,羌活12g,独活12g,伸筋草10g,石菖蒲8g,络石藤15g,川芎10g,当归12g,甘草5g。操作方法∶针刺方法为取30号1.5寸不锈钢毫针在上述穴位垂直进针,针刺深度约1寸左右,并行提插捻转,针至局部有麻胀感或放射感为度,行针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每次施灸针数,一般每次灸20~25针,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病残程度0级;显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1~3级;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8%以内。治疗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基本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谢心.针刺结合改良雷火灸法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江西中医药,,36()∶57~58)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24.阿米巴痢疾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25.1.手术后腹胀与肠麻痹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26.1.男性不育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26.2.男性不育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27.不射精症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28.性欲淡漠症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29.1勃起功能障碍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29.2勃起功能障碍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30.癫痫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31.嗜睡症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32.抑郁症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33.焦虑症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34老年期痴呆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35中风后遗症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352中风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