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接种疫苗,防控疾病
守卫健康,守护一生
4月25日为我国
第35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预防接种
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也是儿童的“健康保护伞”
如何安全接种疫苗?
什么时间应该接种哪种疫苗?
哪种情况下不宜接种疫苗?
别着急
小编带大家答疑解惑
快准备好你们的小本本吧~
是用细菌、病*、肿瘤细胞等制成的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剂,通过疫苗接种使接受方获得免疫力。
QingMing
疫
苗
预
防
接
种
是指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人体对其产生反应,产生对相应细菌、病*等微生物的抵抗能力(产生抗体),获得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发生。
这些谣言家长千万不要信!01
没有什么疫苗是必须打的,疫苗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疫苗非但不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反而是免疫系统的“辅助兵”,协助自身免疫对抗各种有害微生物的侵袭。
02
接种疫苗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很大
疫苗应用于健康人群,其安全性要高于治疗用的药品。总体来说,由疫苗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只有百万分之一。
03
一次只接种一种疫苗,别一次接种两种疫苗
现在的通行做法是,尽量安排多种疫苗同时接种,尽量使用联合疫苗,无需担心疫苗不良反应。
04
认为自然免疫比疫苗免疫好
有些疾病(比如麻疹)得过一次后,体内确实会产生免疫保护,以后不会再得了,但很多严重的传染病一旦患上,就可能致残、致死。疫苗让我们既不得病,又有了针对疾病的抗体,保护身体。
我国疫苗分为哪几类?第一类疫苗:*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
主要有: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白破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以及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接种的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端螺旋体疫苗。
第二类疫苗: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随着条件的成熟,许多第二类疫苗也将纳人国家免疫规划。
常用的有:流感疫苗、水痘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口服轮状病*疫苗、肺炎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一些家长认为,第一类疫苗比第二类疫苗更有效、更安全,所以二类疫苗不必要。
其实,一类和二类的划分不单单是以疾病的危害性、疫苗的接种效果或者安全性来区分。有的二类疫苗预防的疾病,危害更大。家长应正确认识预防接种知识,建议经济许可的家庭,最好给孩子进行接种。
什么时间应该接种哪种疫苗?
什么情况下不宜接种疫苗?
1.体温超过37.5℃的发热儿童。
2.患牛皮癣、皮肤感染、严重皮炎、湿疹的儿童。
3.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活动性结核病的儿童。
4.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儿童。
5.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
6.过敏体质及患哮喘、荨麻疹的儿童。
7.正在腹泻的儿童,不宜服用小儿麻痹糖丸。
8.腋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儿童。
如何安全接种疫苗?
1.打疫苗前向医生如实告知孩子的健康状况,比如孩子是否发烧,或者接种前几天吃了什么、有没有服过药等,这些情况都应该告诉医生。
2.接种注射疫苗后应当用棉签按住针眼几分钟,不出血时方可拿开棉签,不可揉搓接种部位。
3.接种完疫苗以后不要马上回家,要在接种场所休息三十分钟左右,防范急性的过敏性反应。
4.接种后让孩子适当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防止触发其他疾病。
5.接种疫苗的当天不要给孩子洗澡,但要保证接种部位的清洁,防止局部感染。
6.口服脊灰疫苗后半小时内不能进食任何温、热的食物或饮品。接种百白破疫苗后若接种部位出现硬结,可在接种后第二天开始进行热敷以帮助硬结消退。
7.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