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百年卫生红色传承》一书
百年卫生显红色传承群星璀璨耀华夏大地
人物简介张涤生(—年),出生于江苏无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员,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张涤生是中国整形外科和修复重建外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卓越的医学家、教育家、科学家,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一级教授;医院院长、整复外科主任,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张涤生一生获奖颇丰,先后获得40余项国家级、部级及上海市级科技成果奖。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年获“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年入选“上海科技创新杰出贡献人物”和“‘城市*、英雄谱’上海市建国60周年60位杰出人物”;年获“中国显微外科终身成就奖”。张涤生在国际整形外科学界享有隆盛的声誉,是美国整形外科学会通讯会员和荣誉会员、国际显微外科学会理事会员、国际颅面外科学会终身荣誉会员、国际淋巴学会终身会员、国际美容外科协会理事会荣誉主席。世间最宝贵的是生命。人们在有限的生命里演绎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但是,有的人先天畸形,有的人因后天意外造成功能障碍,他们的生命由此暗淡。
作为中国颅面外科的先行者,张涤生为开创发展中国的整复外科奋斗了60个春秋,不仅实现了一个个零的突破,为众多患者重塑美丽人生,而且把我国整复外科推向世界高科技的前沿。
峥嵘岁月练就“神刀”年,张涤生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求学期间加入了进步组织“南京学联”,参与抗日活动。“我学医有些阴差阳错。本来想考上海交通大学的工学院,却被中大口腔系录取了!”一开始,张涤生心不甘、情不愿,不久却改变了想法。年,日*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因为学过“战时救护”,张涤生被无锡学生抗日救亡后援团任命为救护队队长,教学生们包扎伤口、换药。在“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他组织护理淞沪战线转移下来的病员,“逐渐觉得这个专业还是大有用处的”。年,张涤生从中大毕业,被分配前往贵阳市图云关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成为一名抗日救亡医疗工作者。虽然那里地处偏僻,生活艰苦,却有许多可遇而不可求的名师和学习、实践机会。“我在第18医院工作,得到了张先林教授的指导。”张涤生说,张先林是他整复外科的启蒙老师。医院的外科主任,在美国留学期间曾随当时美国整形外科前辈之一韦伯斯特(JeromeWebster)学习整形外科。张涤生主动请缨,做张先林的助手,从而奠定了普外科和整形外科的基础。年,张涤生接受老友薛庆煜的邀请,去缅甸前线为印度远征*服务。报到后不久,师部美*联络官里德(Leed)中校发现,张涤生的外科技术水平比普通*医高很多,而且能讲英语,便向上级汇报了情况,推荐他去美*43流动手术队。前线的伤员很多,有的头颅裂开,有的缺胳膊少腿。张涤生从未经历过这种场面,不免心惊肉跳。一次在八莫前线,张涤生正与其他*医在旷野帐篷中进行手术,只听得耳中传来“嘘……嘘……”两声。他们不以为意,继续手术,后来才知道是两颗炮弹。碰巧炮弹没有爆炸,否则恐怕非死即伤。逃过这一劫,对于生死,张涤生的体验更加深刻了。日*投降、战争结束后,张涤生受到表彰,年被公派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在著名教授艾伟的指导下进修整形外科。他因表现出色受到艾伟的赏识,被破例提拔为艾伟的第一助手。学成归国后,张涤生先后在上海同济大医院(医院)、医院工作,年晋升为教授,任颌面外科主任。年12月, 爆发。张涤生又一次奔赴战场,任上海市 医疗手术队副大队长兼颌面外科中队队长。他发现,前线伤员分散医院,没有专科、专病治疗。为了使伤残伤员能集中治疗,张涤生反复争取,在长春建立了一个战时“冻、烧伤治疗中心”。中心设有60张病床,是新中国第一个整形外科治疗中心。战后,张涤生因此荣获 后勤卫生部颁发的三等*功奖励。年,张涤生参加抢救罕见大面积烧伤患者邱康财成功,受到卫生部表彰,在中国整复外科史上写下重要的一笔。这位患者是上海钢铁三厂的工人,烧伤总面积达92%,三度烧伤面积达22%,最终能够救活在当时是烧伤医学史上的奇迹。这件事经报道后,数以千计的烧伤患者(包括烧伤后期瘢痕挛缩的患者)从全国各地涌到上海,要求接受修复重建治疗。年,医院(医院)成立整形外科。年,他调到上海第二医学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院整复外科任主任。中西合璧治好“象皮肿”20世纪60年代,我国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流行丝虫病。丝虫病到了晚期,患者发生肢体的淋巴水肿,下肢粗肿,形成“象皮腿”。当时对于“象皮腿”的治疗,国内外普遍采用手术切除的办法,即把肿胀的大腿切掉然后植皮,但效果不好,复发率很高。年的一天,张涤生阅读《健康报》时,发现了这样一则消息:医院有一位老中医用砖炉加热烘烤及内服中药治疗大脚疯,效果良好。这是中国古人在长期的治疗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土方法”:用砖块砌成外方内圆的土炉,治疗前先用木柴在炉内燃烧20~30分钟,然后灭火即刻清除余灰,趁土炉尚温热时,将患腿伸进炉内烘烤。温度的高低以患者的耐受力为度,一般在80摄氏度上下为宜,不宜低于60摄氏度,直到砖炉转冷为止,时间可维持1小时。烘烤完毕后,擦干患腿汗液,从脚趾到膝盖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除平卧睡眠外,应随时维持在包扎状态。看到这条报道,张涤生灵机一动,“造个砖炉多麻烦,天天生火,烟熏火燎的,又不好控制温度,显然没有用电方便”。年,在一位技工老师傅的帮助下,张涤生制备成了一台电热烘疗器。电热烘疗器可通过调节器由低温逐渐调至高温,患者可根据自己的耐受力自行调节,最低不低于60摄氏度,个别患者可耐受至~摄氏度,一般维持在80~摄氏度。每天治疗1次,每次1小时,连续20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同样需要用弹力绷带包扎患处。—年,张涤生用这种方法治疗了0多例淋巴水肿患者,都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年2月,张涤生参加在泰国曼谷召开的第二届亚洲整形外科学术会议。他将积累了15年的淋巴水肿治疗经验写成论文,在大会上报告。因该论文研究的课题在东南亚国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大受好评,被评为会议最佳论文。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医疗界开始流行微波治疗,这给了张涤生启发。烘绑疗法治疗肢体慢性淋巴水肿虽然疗效满意,但疗程与每次治疗时间均较长,治疗时患者出汗较多,体力消耗较大。如果用微波代替普通电热炉,效果岂不更佳?年,上海九院整复外科与复旦大学联合研制了微波烘疗机。3个长条形的辐射天线间隔度,均匀排列于铅板制成的圆形微波烘箱内壁。烘箱严密封闭,其一端开口容肢体伸入。治疗时肢体伸入烤箱,置于托架上,开口处用屏蔽布包裹肢体直到距开口处10厘米处。张涤生用微波烘疗机治疗了98例患者,单侧肢体淋巴水肿有效率达到了%,优良率达75%。年,张涤生主持的“烘绑疗法治疗肢体慢性淋巴水肿、微波烘疗器研制及临床应用”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年7月,张涤生获国家教委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烘绑疗法是一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例证,其被国际淋巴学会所承认,被认为是世界上治疗肢体“象皮肿”最好的保守疗法之一,在不少国家推广应用。显微镜下拓展修复乾坤利用精细的专用器械及缝合材料,通过手术显微镜的放大作用,对细小的组织实施精细手术,这就是外科手术中的高端技术——显微外科手术。显微外科技术的出现,促进了显微血管外科、显微淋巴管外科和显微神经外科等的发展。在临床上进行许多自体组织(如皮瓣、骨骼、肌肉、神经、肠组织、大网膜等)的游离移植,周围神经的修复和移植,颅内颅外血管搭桥手术、淋巴管外科手术等,为治疗各种创伤和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和畸形开辟了新的途径。中国对显微外科技术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年,陈中伟成功完成世界首例断手再植手术,引起了外科学界的震动。在此之前,张涤生一直为整形外科发展遇到的瓶颈所困扰。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精神为之一振,思路也豁然开朗——如果具备了成熟的组织血管吻合技术,皮瓣游离移植就不再遥不可及。陈中伟吻合的桡、尺动脉和静脉,口径有3~4毫米,操作完全可以在肉眼下进行,而皮瓣的供血血管细得多,对操作的要求也高得多。张涤生带领的研究小组既没有手术显微镜,又没有微细的缝线和缝针,只能绞尽脑汁自制代用品。比如取一段细钢丝,一端磨尖,另一端用小槌打平,并钻出一个小孔,用作缝针;将6~0的缝线分成5~6股,用作缝线。缝线的另一来源是护士的青丝,拔下几根细发,常规消*以后就成了小血管缝合线。最困难的是没有手术显微镜,如果不把手术视野放大2~4倍,仅凭着肉眼吻合小口径血管(1~2毫米)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一开始,张涤生只搞到一种国产放大镜,使用效果欠佳,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副有6倍放大率的德国放大镜,如获至宝。器械的问题解决后,张涤生决定先从动物实验入手,在动物身上磨炼手术技巧。年夏季,张涤生以大白鼠、兔、犬为实验对象,从股动脉和股静脉开始循序渐进,逐步将吻合血管的口径从2~3毫米缩小到1毫米左右。两个月以后、张涤生和两位年轻医生都熟练掌握了小血管的吻合手法和技巧。年夏季,这个三人小组又开始了第二期的显微外科动物实验,进一步把小血管吻合技术用于皮瓣的游离移植。他们首先尝试的是犬腹股沟皮瓣,在大的腹壁上解剖出腹股动脉及大隐静脉分支后,分别再做原位再植和对位移植。同年,张涤生在《中华外科杂志》上发表题为《大块皮肤组织瓣游离再植的实验研究》的论文,这是中国第一篇有关显微外科血管吻接游离皮瓣移植获得成功的文献。—年,在张涤生的领导下,上海九院整复外科致力于将显微外科技术扩展应用到人体各个部位的组织修复,开创了不少新的修复手术,增加了整形外科的治疗手段和治疗范围。比如,各种游离皮瓣修复面部伤残缺损,肠段移植修复食管缺损,大网膜移植修复头颅部慢性溃疡,头皮撕脱再植,阴茎一期再造,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手部撕脱伤早期处理等。年,张涤生开展了国内第一例肠游离移植再造食管手术。年,陈中伟、杨东岳、张涤生主编的《显微外科》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国显微外科领域的第一部专著。年,张涤生成功进行了世界第一例一次性阴茎再造手术,轰动了国际医学界,该术式被称为“张氏阴茎再造术”“中国卷筒技术”。而在过去,阴茎再造至少要半年或一年,经过三至五次手术才能完成。精雕细琢巧施“改头换面”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颅面外科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因为骨科医生并不涉及头面部的骨骼,整形外科医生又只涉及骨骼以上、皮肤以下的部分,专科医师只能做一些小的修补手术,对复杂的颅面畸形束手无策。年,张涤生偶然读到了世界颅面外科巨匠、法国医生PaulTessier的文章,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鼓舞。已满60岁的他,决定做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除尽力搜索、熟读Tessier的所有论文外,张涤生联系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准备在尸体上模拟开颅手术。每个星期日的上午,张涤生和一名助手在解剖室里反复模拟开颅、眼眶截骨、去除中央部位的鼻骨、将两侧眼眶向中间靠拢固定等手术步骤。没有电锯,没有电钻,没有任何现代化器械,用的是手拉锯、钢丝、骨凿、小锤子等简单工具。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连续做了6次尸体解剖后,张涤生对手术设计和手法技巧都有了深入的体会。年5月,6岁的小女孩金凤从佳木医院整复外科就诊,经张涤生诊断为先天性眼距增宽症。经过反复推敲,张涤生决定使用Tessier的方法,做经颅内径路的眼距修复术。之前,Tessier在年治疗一例先天性眼距增宽症获得成功,直到年,世界上无第二例成功手术。而对小金风来说,除采用这个手术方案外,别无选择。张涤生决心冒一次风险,主刀为小金凤施行中国第一例眼距增宽症矫治手术。在神经外科和麻醉科医师、助手和护士等的配合下,经过7.5个小时的奋战,张涤生终于将小金风的眼距从6.5厘米缩短到3.5厘米,接近正常人的眼眶距离。手术中出现几次险情,如颅内压增高、眼球突出、血压下降等,但在张涤生沉着冷静的指挥下,一一得到了控制。术后,小金风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或后遗症。中国颅面外科的发展由此拉开序幕。—年,医院整复外科开展颅面外科各类手术例,成功率达95.4%。除眼距增宽症外,治疗涉及颅面畸形的病种还有颅缝早闭所致的狭颅症、Crouzon综合征、各类上下颌骨畸形、颅眶骨纤维异常增生症、颧骨畸形、严重颅面外伤。双重“盾牌”修补缺损胸骨胸骨裂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它压迫胸骨前壁,使两侧肋骨在中央部位合拢、融合,把心脏挤出胸腔,患者存活率极低。年2月,张涤生在《报刊文摘》上读到一篇文章。湖北省仙桃县的9岁小女孩吴青不幸患上了这种疾病,医院,均被拒绝救治,只好通过报纸求救。张涤生设法联系到孩子的父母,请他们来医院整复外科就诊。张涤生判断吴青的症状属于先天性胸骨裂畸形合并腹壁疝突出症。他查阅国内外文献了解到,世界上当时只有44例这种畸形病例的记录,而中国还没有记录。多数先天性胸骨裂畸形患者同时合并心脏畸形,所以手术非常困难。在当时已经掌握的18例此类手术中,只有1人存活。虽然深知手术的危险性,但张涤生对吴青深怀同情,80岁的他决定亲自手术。手术的关键,是为心脏再造坚实的屏障。保险起见,张涤生设计了双重“盾牌”。首先是“骨盾”,选择髂骨作为骨片来源。术前测量胸骨裂两侧软骨缘的间距、最大处宽约6.5厘米,长约9厘米。若切取肋骨,势必对患儿造成较大的损伤,术后被吸收的可能性也较大。而从腰带下方的髂骨取骨,其中央区的骨组织骨质坚实、厚度均匀,且不会损伤骨化中心,不会影响患儿日后行走。其次是“肉盾”,即通过局部皮瓣转移来覆盖髂骨,重建胸壁。年4月2日上午8时,在张涤生的指挥下,吴青在医院的手术室里开始接受手术。6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4月4日,吴青度过危险期。4月10日,张涤生正带领几位医生到病房看望吴青,护士递给张涤生一封从北京寄来的快件。张涤生打开一看,是中国工程院寄来的通知书,祝贺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场的医护人员和患者兴奋地为张涤生祝贺,获此殊荣,他当之无愧。吴青手术成功后,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张涤生又创造了整形外科领域的一个奇迹。3年后,吴青回医院复查,植入的骨片质地致密,生长良好。生如夏花 死亦奉献“行医道路不可能是一条坦途,患者病情可以千变万化,疑难杂症又是那么千奇百怪,但这才是考验医生技术和医德水平的试金石。要做一名能获得广大患者信赖的医生,还得要树立勇于探索、敢担风险的精神。”张涤生说。张涤生很少对患者说“不”,他在遇到疑难危重患者时总是想办法“跳一跳”,把“不可治”转化为“可治”。这种敢担风险、无私无畏的精神和行动,成就了他医学生涯中的无数个第一。生如夏花,死亦奉献。年8月9日,张涤生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享年岁。在世时,他几乎穷尽一生,为患者造福;死后仍然为患者、为医学事业献上最后一份力。90岁生日那天,张涤生为自己准备了一份特殊礼物——遗体捐献书。捐献书中,张涤生这样写道:“捐献仍可应用的本人的组织及脏器,以造福病友,如角膜、皮肤、骨骼等组织,以及仍存良好功能的脏器,以挽救延长患者的生命,此点还得请专家及早诊断给予决定。遗体可进行病理解剖,我患颈椎病多年,腰椎病变,椎管狭窄,骨质增生,但近年来又逐渐趋向康复,症状趋向平稳,相信病理解剖可以观察到这种病变的病理过程。我在年曾接受过左下肺部癌肿切除手术,也可观察一番术后病变情况。如体内某些器官可制成标本,以利教学之需,亦可摘除进行制备。”(本文根据《健康报》年11月13日报道的《张涤生:重塑美丽人生》和年上海九院院报刊发的相关内容综合整理)(供稿:健康报社 乔宁)感谢你在学海无涯的征途上选择了我
———————————————
网刊阅读:登陆中华外科杂志官方网站或在各大应用商店下载“中华医学期刊”APP,购买“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读者会员俱乐部”会员年卡、期刊年卡,或单篇付费下载,可阅读您感兴趣的文章的全文。
杂志订阅:识别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