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师傅常常跟我们讲,中医是一门很有人情味的学问。你越钻研,就越能领悟人生的道理。
你看吧,人,在整个诊疗过程中,被看作一个鲜活的、个性的生命,而非一具标本,一个试验品。
所以,中医的方药配伍,深究起来,总是那么的有内涵、有温度。
现在,我给你讲一个例子。
好多年前,我们几个刚参加工作的中医同仁,到社区做医疗卫生服务。
期间,我们遇到了一个中风后遗症患者。
这个人姓王,曾经是某高中的语文老师、教学能手。但是因为一次中风后,整个人就变了,虽然中风得以救治,但是留下了多发性脑梗塞并发脑萎缩的问题。
从前那个在三尺讲台上挥洒自如的才子,如今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光景,连来探望他的学生们,都感到心碎。看着老师的样子,暗自垂泪。
当时,患者才40多岁。他的爱人跟我们讲,想请我们出出主意。因为照顾这样一个病人,所耗费的精力、财力,是无法想象的。家里头这些年,已经过得一天不如一天了。她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
我们几个一听,动了恻隐之心。
刻诊,见患者脉象沉细,尺部尤弱,舌苔薄白,舌质淡,食欲不振,少吃则饱胀,全身倦怠乏力。
我们几个研究,初步觉得患者的问题,辨证是比较容易的,就是脾肾不足、气虚血瘀。
于是,探讨研究了一下,写了一张配伍——
*参,*芪,白术,茯苓,川芎,枸杞子,仙灵脾,制首乌,桂枝,甘草。
水煎服。每日一剂。
此后,我们并没有忘记这个患者。每隔一段时间,就打电话回访一次。
结果,好消息一个跟着一个传来:
用药十剂,患者肢体感觉有力,尤其是从前左侧瘫痪的肢体,如今可以做简单动作。
用药一个月以后,患者忽然对妻子说了一番感谢的话。妻子闻听,当面哭起来。
用药两个月以后,妻子回到家中,发现患者自己在叠衣服,整理床铺。
用药三个月以后,除了思维依然稍慢之外,肢体活动能力和语言能力,皆有明显改善。基本生活也没问题了。
后来,患者妻子带着他来找我们几个,非要请我们吃饭。席间,患者说了很多感谢的话。
老实讲,能恢复得这么好,我们几个也是没想到的。
我觉得,这里头的道理,可以拿出来,给大家分享。
首先,这个人脉象细弱,尺部尤弱,这说明肾气亏虚,气血不丰。再加上食欲不振、纳呆,全身乏力,这就有脾气不足的倾向了。在这个基础上,他气虚血瘀。所以说,要想改善的话,比较简单的思路就是,健脾益肾,补气活血。
方中,*参、*芪、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川芎和桂枝负责活血化瘀。枸杞子、仙灵脾、制首乌负责益肾。如此一来,患者中风后遗症尽可除。
今天,我把这个方子写出来,供我的读者朋友借鉴参考。我不能说,它对于任何一个中风后遗症患者都适合。但对于脾肾不足、气虚血瘀型的患者,确有一定效果。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切忌盲目。业界同仁,也不妨借此抛砖引玉。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中医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中医的方剂,每一首的背后,都有温情。作为一个中医人,我能够在这样充满温情的世界里生活,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