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的胡淑云医生在查房过程中被一位患者持刀捅伤,之后,该医院立即展开紧急施救。
1月26日晚,胡淑云医生被紧急转往南昌抢救。
1月27日3:12,胡淑云医生因抢救无效,医院不幸去世。
据悉,他的同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震惊和愤怒,因为持刀伤人者是胡医生之前的病人,在接受治疗时,此人曾擅自出院,拒不配合治疗,出院后此人病情复发,并因此迁怒于胡医生。不过,为啥病不好就怪医生呢?
在这位医护人员印象中,胡医生是一位对病人十分负责的医生,年纪轻轻便已是心内科骨干医生的他,平日里做事时总是亲力亲为,查房时还会亲自给病人拍背排痰。
他还说:没见过他发脾气,不敢相信这种事情会发生在他身上。
事发后,胡医生的同事和他带的实习生们纷纷行动了起来,号召大家为胡医生献血。
胡医生的死再次让医闹进入大众的视野。
近年来,类似的案件多次发生。
在同事们的回忆录中,杨文医生所在的诊室总是排队最慢的那间,面对没有患者,她都是那样的仔细和耐心,他们从未想过,杨文医生也会遇到医闹的事情。
年12月14日,杨文医生接诊了一位95岁的老年患者,这位老人因脑梗塞后遗症长期卧床,医院时已然意识不清。
老人的状况不容乐观,那几位家属却拒绝接受一切检查,并要求给老人输液治疗,输液治疗后,老人的病情并无明显改善,几位家属便认为老人被杨文医生输坏了。
年12月24日,到了凌晨五点钟,杨文医生在伏案工作,凶手却从背后一把抓住了她的头发,在其颈部连砍数刀,几乎割下了医生的头颅。
杨文医生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死了。
年1月16日,杀人者孙文斌被判死刑。
此案后,医闹案件似乎突然变得频繁了起来。
年1月20日,眼科医生陶勇被患者家属砍伤。
年2月6日,去医院看望父亲的唐某不仅不戴口罩,还在输氧的房间内抽烟,被医生制止后,唐某殴打了医生。
在之后的一年,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
是什么致使医闹事件屡禁不绝呢?
胡医生被杀一事被媒体曝光后,评论区中出现了这样的声音:为什么要杀他,总要有原因吧、有的医生缺乏仁爱之心,把治疗患者当做维修机器,不太考虑患者感受、现在很多医生说话很凶,爱理不理的样子。
医院,医院就医的体验的确十分一般。
挂号要排队,就诊要排队,排了几十分钟乃至几小时的队后,医生却总是一副急匆匆的样子,不愿和患者多聊,作为消费者,大家心中多少有些不满。
再加上尚未被完全摒弃的以药养医体制使得医生失去了部分患者的信任,这才致使医患关系更加恶化。
为什么中国患者必须排队就诊,为什么医生不能秉承人文关怀,多给每个病人分配一些时间呢?
因为人手不够。
我国医生数量,尤其是医闹事件多发的儿科、妇产科、急诊科医生数量实际上是严重不足的。
现如今,我国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7%,但全国儿科医生数量仅有不到12万人,每名儿童仅拥有0.52名儿科医生,而在发达国家,每名儿童拥有1.3名儿科医生。尽管国家卫健委为缓解儿科资源短缺出台了一系列新*策,但这些*策实施以来效果并不明显。
急诊科全科医生同样处于严重缺乏状态,从人口比例估算,我国总共需要45万名全科医生,但现如今,我国全科医生数量仅有20.9万名。
产科医生短缺问题也十分严重,妇产科医生工作辛苦,风险较大,但待遇却很低,因产科医生24小时接诊,精神长期紧张,有经验的产科医生流失严重,医院不得不实行产科轮岗制,启用部分缺乏系统性临床训练的医生。
医生短缺致使医患矛盾加剧,医患矛盾加剧,又使得医生们选择逃离医疗行业,医闹问题似乎已经陷入了死循环。
如果无法打破这一次循环,类似的悲剧或将再次发生。面对这一难题,作为患者,我们应当可以多一份耐心,如果医生做错了什么,不妨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将所有医生视作敌人毫无意义。